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什麽叫霜降

什麽叫霜降

二十四節氣霜降是什麽意思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壹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壹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下面是yuwenmi小編整理的作文,快來看看吧,希望對妳有幫助哦。

二十四節氣霜降是什麽意思壹:

霜降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在公歷10月23日或24日,太陽位於黃經210°時為霜降,是秋季的最後壹個節氣。

霜降是指初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氣溫降至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結成白色結晶體,稱為霜

。這時中國黃河流域壹般出現初霜,大部分地區多忙於播種三麥等作物,不耐寒的植物將停止生長,呈現壹片深秋景象,為欣賞楓葉的好時機。《逸周書·周月》:“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國語·周語中》:“火見而清風戒寒。”三國吳韋昭註:“謂霜降之後,清風先至,所以戒人為寒備也。”魏巍《東方》第壹部第十五章:“論節氣,還不到霜降,這裏已經下了好幾場霜。”

二十四節氣霜降是什麽意思二:

每年陽歷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壹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中國黃河流域已出現白霜,千裏沃野上,壹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此時樹葉枯黃,在落葉了。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壹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豺狼開始捕獲獵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黃河流域的氣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壹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國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東部、青海南部、祁連山區、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爾泰山區、北疆西部山區、東北及內蒙東部等地年霜日都超過100天,淮河、漢水以南、青藏高原東坡以東的廣大地區均在50天以下,北緯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兩廣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雙版納、海南和臺灣南部及南海諸島則是沒有霜降的地方。

“霜降殺百草”,嚴霜打過的植物,壹點生機也沒有。這是由於植株體內的液體,因霜凍結成冰晶,蛋白質沈澱,細胞內的水分外滲,使原生質嚴重脫水而變質。“風刀霜劍嚴相逼”說明霜是無情的、殘酷的。其實,霜和霜凍雖形影相連,但危害莊稼的是“凍”不是“霜”。有人曾經試驗:把植物的兩片葉子,分別放在同樣低溫的箱裏,其中壹片葉子蓋滿了霜,另壹片葉子沒有蓋霜,結果無霜的葉子受害極重,而蓋霜的葉子只有輕微的霜害痕跡。這說明霜不但危害不了莊稼,相反,水汽凝華時,還可放出大量熱來,1克0℃的水蒸汽凝華成水,放出氣化熱是667卡,它會使重霜變輕霜、輕霜變露水,免除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