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為什麽現在很多年輕人普遍感覺到自己很孤獨

為什麽現在很多年輕人普遍感覺到自己很孤獨

1 單身族在壯大,我們在學習全新的生活方式

陌生的東西總會讓我們焦慮。從未有過任何壹個時代,有這麽多年輕人單身,選擇獨居,沒有了媒妁之言的限制,在更廣闊的選擇中,反而沒有了選擇。

空巢是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必經的壹個階段,大都在嘗試去適應,在學習,在改變。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克裏南伯格在其所著的《單身社會》壹書中所描繪的,單身壹族正在不斷壯大,我們正在學習單身,並由此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不管妳出於空巢青年的那個階段,或者妳是空巢青年的父母,或者同伴,去了解,去學習這種生活方式都很有必要。

2 精神慰藉靠那般?

空巢青年選擇獨自居住,獨自生活,而這份選擇背後,大多是無奈和被動的。進而成了“開開心心”享受寂寞的人,然而他們並非真正享受這份孤單,這不是新的物種,也不是新的人種,只是壹種新的生活方式,對交往的渴望,對群體的向往,對親密關系的需求。

從精彩熱鬧的大學生活,走進熙熙攘攘的社會,再加上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在很多人還沒有爬起來的時候就已經被打趴下了。

於是有了更多的社交網站,有了更多的網購平臺,買買買的背後,都是精神的慰藉和心理的需要。

3 壹人壹居室,世界兩重天

聽到很多朋友羨慕《愛情公寓》的這種居住方式,有很多小夥伴壹起生活,有說有笑,有情調,有生活,有愛,也有性生活。要麽羨慕《生活大爆炸》中群聚的居住環境,壹群人熙熙攘攘在壹起生活,仿佛年輕人就應該吵鬧壹點,互動多壹點。

而我們的生活基本都是壹人壹居室,房門壹關,自此世界兩重天。走不出房門的妳,自然不會獨自走更遠,期待的是自己的老同學,老朋友,圈子並沒有擴大,或者說我們太害怕去交往,太害怕受傷。

4 壹邊是享受著的寂寞,壹邊是滿足不了的需求

空巢青年,看上去大都很瀟灑,灑脫的生活,積極正能量的朋友圈,不是在加班工作,就是在努力生活,或者奔走在各個旅行社團中,或者是拼命的跑步健身,然而看著灑脫的身影背後,留下的都是寂寞的身影。

其實空巢的大多數,工作積極上進,在努力賦予生活情調和意義,咨詢中接待過很多類似的,有人說工作壹直很努力,但總覺得缺點什麽,於是和朋友結伴去旅行,旅遊總是好的,花時間花錢讓自己開心,可是回來如舊;

有人說壹個人太孤單,總的需要把日子充實起來,於是每天晚上健身跑步,揮灑青春的荷爾蒙;

有人說因為回去也只有自己,現在習慣在公司呆著了,沒事幹看看書,看看電影,也挺好的。

5 網絡成了救贖式的寄托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年輕人的社會生活越來越少,真實社交圈的缺失,讓網絡很容易便成為壹種救贖式的寄托。

就社交而言,不管是封閉社交的微信,還是公開社交的微博,我們活躍其中,看著別人的故事,說著自己的故事,去發現,去分享,滿足我們與周圍人和環境鏈接的需求。

還有很多散發荷爾蒙氣味的社交軟件,填補很多人的生理和情感空白,卻也讓他們更加空虛和寂寞,這就像癮,壹旦有了,戒掉就很難了,或者說舍不得戒掉。

生理需求在很多地方可以得到解決甚至互換,情感需求同樣可以,和陌生人不著邊際的聊天,情色信息和心態的交流,釋放著壓力,也走向著真實。

“如果壹個人說他很孤獨,那麽他是在描述壹種狀態。如果壹個人說他很寂寞,那麽他是在描述壹種需求。”無論狀態還是需求,網絡確實是很多人的寄托,如果網絡不是,那麽手機壹定是,很多時候也不知道刷屏在期待什麽,但就是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