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西湖送春》
翻譯在賞析裏 作品名稱木蘭花慢·西湖送春 創作年代元代 作者姓名梁曾 作品體裁詞 賞析 這是首表達傷春情緒的詞,起句“問花”問的就不凡。問花為誰開?亦即欲探索春光衰榮的真諦,自然這是壹個千古解不開的難題,所以“花不語”。作者就這樣隱入傷春的迷霧之中。春光和鮮花是分不開的,春光的流失就是花的雕殘,所以作者又細細計算春光的流失情況,結果發現落花壹半落入汙濁的泥土,壹半跟隨無情的流水。春光流失殆盡,春(花)的結局令人淒楚。由此作者的傷春情緒又深了壹層。作者想強作歡笑,勸慰同伴:人生幾何,且及時行樂。並提出:酒要慢慢飲,以珍重這次相逢,***同貪圖這春光逝去前的最後美好時刻。接著作者又進壹步開脫自己和同伴:天做幕,地做席,渾渾噩噩,千古以來的人世變化即是如此,今年這個“翠繞珠圍”的春天的流逝,只不過是最新的壹次變幻而已,開脫中仍飽含無可奈何的傷春情緒,感情表達得細膩而步步深入,頗有層次。 下闋開始,作者即回首往事。由於感傷,豪結的樓閣也顯得暗淡無光。“渺”指煙樹浩渺,寫回首時的視野,也寫思緒的蒼茫。為掙脫這種令人難耐的愁苦,作者再次想到了酒,欲借酒醉留春,自然這也是辦不到的,酒醉中春光依然無情地歸去了。壹場突兀而來的風雨驚醒作者的好夢,夢醒後驚見燕子銜著雕殘的春光歸來,春光自然又流逝了幾分。傷春情緒濃郁沈厚,意在言外。 下闋須註意的幾點是:前面的“斜日”和後面的“風雨”呼應,說明是急驟之雨、突來之雨,而不是連綿陰雨,更不是潤物細雨。前面的“半簾”,半卷之簾和後面的燕子飛來,也是銜接皮湊的,簾不卷則燕子飛不回屋。燕子“銜春”,即燕子“銜泥”,初春它給人以報春、迎春的喜悅;暮春春光雕零,人們就責怪它把春光叨殘了。這些地方都是應該仔細鑒賞的。 另外,這首詞處處傷春,處處也緊扣“西湖送春”的題目。“半隨流水,半入塵埃”是送春,“尊酒莫相催”是送春,“壹醉留春”更是送春。詩文須切題,這方面的技巧也是應該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