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埃政權建立後,蘇聯政府曾經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過多次閱兵。
然而,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紀念日這壹天舉行的紅場閱兵卻異乎尋常,因為此時恰逢蘇聯軍民拼死保衛莫斯科最為關鍵、也最為艱難的時刻。
戰爭時代如此,在和平時代,閱兵的意義也同樣是如此。
面對壹時的挫折,面對不利的形勢,面對激烈的輿情和低落的民心,不猶豫、不喪氣、不為壹時的困難所嚇倒,不怕有人在閱兵那天發出罵聲,按既定的方針,做好該做的事。
1941年5月1的閱兵式是蘇聯在衛國戰爭之前的最後壹次閱兵,在此次閱兵後的6月22日納粹德國實施了巴巴羅薩作戰計劃即對蘇作戰,蘇聯衛國戰爭全面爆發。
10月底,德軍兵鋒距離莫斯科只有70到100公裏。當時蘇軍白天黑夜都在戰鬥,將壹切都獻給了前線28日,斯大林盯著莫斯科軍區司令阿爾捷米耶夫:“用莫斯科閱兵紀念十月革命24周年,準備閱兵吧!壹定要找到所需的部隊。炮兵總局會以炮兵相助,坦克也會有的。”
此前,紅場已經根據戰役偽裝計劃的要求整個穿上了“迷彩服”,現在要搞成過節的樣子,難度可想而知。斯大林指示,壹切多余的東西都要弄走,列寧墓要解除偽裝。為應對空襲,斯大林提出要準備好急救車和衛生隊,他特別強調:“總而言之,不論發生什麽情況,我們都不會中止閱兵。”
莫斯科岌岌可危,全世界的目光都瞄準了這座紅色首都!
歷史不會忘記,在1937年的南京保衛戰當中,中國守軍盡管頑強抵抗,但是由於指揮部的嚴重失誤造成了南京城防禦作戰的壹次巨大的悲劇!
使得5萬多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被日軍屠殺!30多萬民眾慘遭殺戮。而現在,幾乎同樣的情景在莫斯科上演。大家都在看,在首都兵臨城下的時候,蘇聯是如何保衛自己的首都?
決不屈服——這是斯大林和蘇聯最高統帥部向全世界的回答!
在莫斯科紅場閱兵中,斯大林發表了重要講話,現做部分摘選:
紅軍和紅海軍戰士、指揮員和政治工作人員、男女遊擊隊員同誌們!全世界都註視著妳們,把妳們看作是能夠消滅德國侵略者匪軍的力量。處在德國侵略者壓迫下被奴役的歐洲各國人民都註視著妳們,把妳們看作是他們的解放者。偉大的解放使命已經落在妳們的肩上。妳們不要辜負這個使命!妳們進行的戰爭是解放戰爭,正義戰爭。
總的來說,這次閱兵活動的組織實施都相當成功,在整個過程中只發生了壹些小紕漏。
例如在閱兵儀式中,2輛排在受閱隊列末尾的T-34/76坦克剛剛經過觀禮臺就突然轉彎。事情很快查明,原來坦克兵在來到紅場之前就接到通知,敵人有可能在閱兵期間發動進攻,要求他們在閱兵結束後立即返回戰場。
不過,壯觀是壯觀,從戰術角度,蘇聯在二戰時期的表現還是讓人詬病。
蘇聯武裝力量在整個二戰期間的死亡總數達到了2640萬人,這對於的地廣人稀的蘇聯來說,簡直就是個非常難以想象的數字。
蘇聯無論是進攻和防禦,都強調服從、勇敢和氣勢,對戰術的研究不夠、士兵的相應訓練也不夠。
或許,斯大林和朱可夫對這方面的準備過於忽視,芬蘭戰爭的失敗教訓並沒有認真的總結,以至於在戰爭的開始階段,完全沒有想到是德國坦克數量3倍、飛機數量5.5倍的蘇軍,卻不堪壹擊。
被蘇聯宣傳為光榮勝利的普羅霍夫克坦克戰,實際上德國只損失了5輛坦克,另有54輛坦克和突擊炮損壞。
蘇方損失了334輛坦克和自動火炮,另有400輛受損,完全不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