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折桂”是什麽意思?

“折桂”是什麽意思?

折桂,讀音:[zhé guì]

釋義:折,摘取;桂,桂樹的枝條。古時科舉考試正處在秋季,恰逢桂花開的時候,故借喻高中狀元,故古代把奪冠登科比喻成折桂。獲得第壹。

造句:

1、只要吳剛老爹修桂樹的玉斧砍下壹枝半枝,肯賜給我們老爺,我們老爺就可以中舉,名叫蟾宮折桂。

2、這次高考,小明同學蟾宮折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名牌大學。

3、屢試不中的範進,終於聽到自己蟾宮折桂的喜訊,頓時喜極而瘋。

“折桂”壹詞出自《晉書·郤詵傳》:" 武帝 於 東堂 會送,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壹,猶桂林之壹枝, 昆山 之片玉。 '"

歷史故事:

晉武帝泰始年間,吏部尚書崔洪舉薦郤詵當左丞相。後來郤詵當雍州刺史,晉武帝問他的自我評價,他說: "我就像月宮裏的壹段桂枝,昆侖山上的壹塊寶玉。"用廣寒宮中壹枝桂、昆侖山上壹片玉來形容特別出眾的人才,這便是"蟾宮折桂"的出處。蟾宮即月宮。晉武帝大笑並嘉許他。唐代以後,科舉制度盛行,蟾宮折桂便用來比喻考中進士。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先考中進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後來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寫詩祝賀說: "折桂壹枝先許我,穿楊三葉盡驚人。"

近義詞:金榜題名、功成名就、加官進爵、金榜掛名、名列前茅、獨占鰲頭、榜上有名、壹舉成名

反義詞:名落孫山、榜上無名、壹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