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
曾看過壹篇描寫張家界的文章,贊美張家界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變化,桂林之秀麗,稱頌迷人的張家界是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但張家界真的如此嗎?懷揣著這種半信半疑的心態和無上的憧憬,暑假期間我和媽媽等壹行人來到了張家界。
“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家界”。我們在張家界登上的第壹座山就是黃石寨,黃石寨雖不算太險,駭人的是它有三千多級的石階曲折而上,深入雲間。我們登壹陣,歇壹會兒,壹段壹段地往上爬,直累的氣喘噓噓,腰酸腿痛。經過好長壹段時間,大約中午時分,終於登上了美麗的黃石寨。說真的,攀爬時,我累的實在擡不動腳,真想把手都用上。原來,做什麽事情都不是那麽容易的!在上黃石寨時,沿途有不少景點,有的叫“雄獅回首”,有的取名為“定海神針”,還有的被稱為“母鷹餵子”等。其中以“定海神針”最為壯觀。那是壹根渾然天成的石柱,從地面拔地而起,高聳入雲,獨峙群山中,上面覆蓋著郁郁蔥蔥的翠林,好似孫悟空長期未用的金箍棒,銹跡斑斑,真是鬼斧神工!登上黃石寨,有不少觀景臺。有壹觀景臺名曰:摘星臺,建於絕壁處,遊客在護欄內觀景,護欄外則是萬丈深淵,使人膽顫心驚。站在臺上遠望,正前方是連綿起伏的群峰,它們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鱗次櫛比;又似十八羅漢,形態各異。山頂雲霧繚繞,看上去朦朦朧朧,像蒙著面紗的含羞少女,不肯露面;又似壹架屏風,豎於這天地之間。左邊壹座山峰巍然屹立,宛如壹個巨人為這仙境把守門戶。右邊則山勢險峻,層巒疊翠,猶如壹方美玉,熠熠生輝。那遠山在天地交匯處,若隱若現,真酷似壹幅淡墨山水畫。
從黃石寨下來,我們又走向金鞭溪。金鞭溪的水奔騰不息,清澈見底,大有不到大海終不止的味道。因水流湍急,金鞭溪的水面似老人臉上的皺紋,高低起伏,壹深壹淺,把水面折射的晶瑩透亮,猶如光彩奪目的鉆石。金鞭溪曾是《西遊記》的外景拍攝地,故溪邊的四座山峰也以唐僧師徒之名命名。乍看之下,還真像那麽回事。金鞭溪邊有許多景點,像“劈山救母”,“雙龜峰”,“仙人峰”等,最著名的要屬“金鞭巖”。那是壹根指向蒼穹的金鞭,剛勁有力,棱角分明,仿佛要替天行道。在這黃昏時分,落日的余輝給它鍍上了壹圈金邊,顯得格外莊嚴美麗。天色漸漸暗下來了,此時的山中好靜,靜的只聽見溪水在流淌,壹切都融入了暮色之中,群山也似乎睡著了……第二天壹大早,我們進入了黃龍洞參觀。這是壹個很大的溶洞,洞頂很高,洞內很暗,用彩燈照明。溶洞內石筍、石鐘乳群立,與那大氣磅礴的崇山峻嶺相比,別有壹番風韻。順石梯而上,就到達壹處平臺,立於臺上往上望,有壹大片石筍高低不同,粗細各異,形成很大的反差,鮮明的對比,在燈光下,五彩繽紛,各展英姿。有的石鐘乳還在往下滴水,“啪嗒”、“啪嗒”正好落在下面的石筍上,導遊說它們還在不斷地生長。在洞內,有許多這樣的石梯,我們觀看景色,就必須沿著石梯朝上爬。壹大群人跟著導遊熙熙攘攘地蜿蜒登梯,那情景好不壯觀。有趣的是,洞內也有壹根“定海神針”,那是洞裏最高的石筍,再長六萬年——大約壹萬年長壹米,也就是再長六米,就能到達洞頂啦。這“定海神針”在燈光變幻中,宛如壹位身材苗條的淑女,不停的換裝,真是罕有的珍奇。此洞名為“黃龍洞”,自然與龍有關。果不其然,洞中有“龍王寶座”,甚至還有龍王的“導彈發射基地”,龍王的“浴池”呢!只是那龍王怕羞,躲進“浴池”不肯出來,僅僅露出了壹對尖尖的龍角在池上,真是可惜啊!隨後,我們坐船觀光“兩岸”的風景。大家深為洞中美景所折服,壹時間竟想不出任何語言來形容,只是壹個勁地說“好美”!
走出了黃龍洞,我們仍沈浸在洞中的美景中,壹路上不停地感嘆著,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天子山腳下的“十裏畫廊”。“十裏畫廊”,顧名思義,壹定風景如畫。它到底有多美呢?帶著這份好奇,我們踏上了“十裏畫廊”那木板鋪設的棧道。漫步在林蔭棧道上,我們饒有興致地觀賞左邊的風光。這裏群山連綿,使人浩氣長舒,不似黃石寨周邊怪石嶙峋,山勢險峻,令人望而生畏。如果說黃石寨那兒是無邊的豪氣,那麽這裏便是不盡的柔情;如果說黃石寨那兒是梟雄俠士,英姿颯爽,那麽這裏便是絕代佳人,風情萬種。這裏翠 *** 流,叢林盡染。特有的濃綠使“十裏畫廊”倍添嬌媚。看,那食指峰曲線優美,引人註目,是五指峰中的主角;瞧,采藥老人身背背簍,正彎下腰來專心致誌地尋覓藥草;遠望前方,“三姐妹峰”相依相偎,我仿佛看到她們彼此手挽手,肩並肩,沖我莞爾壹笑……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這裏,賦予了它靈氣與芳姿!
“遠芳侵古道,青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我口中輕吟著白居易的詩句,心中滿是“萋萋”的別情。我最後又望了望那靜寂的山巒,它們此刻都默然了,無語地望著我,似乎不願我離去。太陽又要落山了,晚霞像胭脂似的,濃濃的塗在天際。張家界的夕暉灑在山上,灑在樹梢上,也最後壹次灑在我身上…… -
我的..記(作文)700字
幸福,是每個人都想追求的東西.而就有些人不用壹顆平常.火熱的心去擁抱進在咫尺的幸福,還在暗自抱怨...... 我常常也在想幸福到底是什麽?而今天,我知道了幸福是什麽了. 在運動會場上,激烈的比賽正進行著.此時,我正在800米比賽的起跑線上.我心裏擔心著,我熬的過4圈的煎熬嗎?”砰”熟悉的槍聲響起,我帶著壹顆擔心的心---身體會出狀況嗎? ”加油!加油!”壹陣陣加油聲響起,我憑著意誌終於熬到終點線了!幸好,我除腿腳無力,累之外沒有其他的疼痛.我高興的接過水,走回休息處.壹位同學過來扶我了.呀,我的眼前怎麽什麽也看不見啊?腳也無力起來.我疲憊了,坐了下來,我身體實在難受極了.我手用力抓住同學的手,”抓吧!沒關系,希望能好點.”同學說到.但,我想忍住難受的手,在同學手上抓出紅道道來了.但是她,卻絲毫沒有表現出來壹絲不快.原來朋友是這麽......我從心裏感到幸福.原來這就是幸福.幸福再也不是那幼稚的想法了.這,壹點壹滴身邊的小事,朋友的關心,讓我感到幸福所在.以前理解的幸福是多麽可笑.吐了壹地.不管認識不認識的都來關心我.”好點了嗎?怎麽了?.....”這句句關心的話語又和幸福緊緊聯系在壹起,回蕩在我耳邊. 難受更加”攻擊”我.同學們臉上的擔心更是著急了.”我要回家...”我終於 吐出小聲的話.”我們扶妳回去吧.”同學們異口同聲.她們扶我,慢慢挪移了.我實在走不了了.雙腳無力.同學們似乎看出來了.”走不動吧,用車載妳.”說著便把我扶上車.同學奮力的踩著車,想早點到家,減輕我的難受.我靠著背,臉上流出幸福的淚花.她們並不是丟下幾句話了事.她們行動了.那壹字壹句,壹舉壹動都是幸福的影子. 要上樓了.她們二話沒說,壹左壹右扶我上樓.她們都汗留夾背,汗水濕透了衣服.兩張小臉透出對我的關心.她們把我扶到奶奶身邊,我躺在床上,沒等等我說聲”謝謝”,她們已悄悄的關上門,走了.那麽辛苦把我送回家,壹口水沒喝就走了.悄悄的走了...... 這是多麽幸福的事啊!在妳需要關心,幫助的時候,受到朋友.同學的關心幫助,難道不幸福嗎?等同學.朋友使妳受到溫暖,感受到友愛的快樂,難道不幸福嗎? 其實幸福並不遙遠,妳用心傾聽它向妳走來的腳步聲......聽,它來了! 讓我們去擁抱明天的幸福吧! 聽,它來了......感悟幸福 有的人認為幸福就是腰纏萬貫,有的人認為幸福就是找到意中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對邪惡幸福,“從明天起做壹個幸福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蔬菜和糧食,我有壹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是海子的幸福。
壹千種人就有壹千種對幸福的理解。
我對幸福的理解就是:幸福使簡單而平凡的,是無處不在的! 我的牙疼得奇怪而頑強:不是這顆牙疼就是那顆牙疼;不是吃冷的疼就是吃熱的疼;不是白天疼就晚上疼;不是壹陣陣的疼就是針紮般的疼。
疼得我茶不思飯不想;疼得我六神無主,疼得我不知是過白天好還是過夜完好,疼得我心情壞脾氣也壞,看到別人笑都生氣。
突然壹天早上起來,覺得心情出奇的好天空格外的藍,小鳥叫聲歡快,空氣清新,陽光明媚。
我問自己這是怎麽了? 忽然發現原來是自己的牙不疼了。
我從床上跳起來,歡快的跳著唱著。
猛然壹悟,幸福離我竟然這麽近,竟是這麽簡單。
我壹直覺得幸福應該是偉大的,是驚心動魄的,是轟轟烈烈的,其實幸福是平凡的,是簡單的,就像牙不疼了壹樣平凡壹樣簡單。
加分啊!!!!!!!!!!!!!!1
雞足山遊記作文700字
雞足山,多麽美的名字啊!原來是:雞足山前列三峰,後拖壹嶺,形如雞足,故名雞足山。
是佛教五大名山之壹。
遊雞足山呀,妳可別忘了登上金頂看日出。
雞足山看日出要趕早!我們頭天晚上就登上金頂住下。
第二天淩晨4點,人們就陸陸續續的起床。
5點左右,金頂寺門口就已經人山人海了。
四周壹片漆黑,萬籟寂靜,人們昂首東望,等著、盼著日出。
過了壹會兒,對面山頂浮雲中露出壹片魚肚白,而且不斷升騰、擴大,上部漸漸泛出了淡淡的紅 *** 。
隨著那紅色越來越深,範圍越來越大,把整個東方都變成了濃濃的紅色。
頓時人生鼎沸,太陽出來了。
山頂像是壹雙巨大的手拉開了天邊的帷幕,比紅色的雲霧更火紅、更光亮、更鮮艷的大火球露出了壹條邊弧,並緩緩上升。
圓弧的底部好象拖著壹根系在山頂的粗大紅線,隨著“火球”不斷上升,那根紅線越來越細,直至扯斷。
太陽終於露出了她圓圓的、紅紅的臉盤,光芒四射,映紅了天地江河、映紅了山峰樹林、映紅了金頂觀日出的妳我他…… 金頂觀日出的人們沈浸在拍照攝像的歡樂之中,我也為登上金頂觀日出而感到自豪。
雞足山日出確實是壹幅難得賞見得絕妙圖畫。
柳林的作文700字導遊記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姓羅,大家可以叫我羅導。
我代表安慶秀麗導遊團歡迎大家來長城遊玩。
希望大家旅遊愉快。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
OK,那就先給大家介紹壹下長城:長城很長,總長有壹萬三千多裏,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做的。
而“關”呢,是長城的出入口,大多都設在險要的地區內。
長城上比較有名的關口有山海關、嘉峪關、居庸關等。
現在,就讓我們去城墻頂上看看吧!城墻頂上鋪著平整的方磚,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壹起在上面走。
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成排的垛子。
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是讓屯兵瞭望和射擊用的。
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壹座方形的垮臺,是屯兵們的住所,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八達嶺上的那壹段長城由三臺兩墻組成。
三臺分別是:城臺、敵臺和煙火臺。
煙火臺又稱狼煙臺,壹旦敵人來犯,就點燃煙火通報軍情。
兩墻嘛,就是指外側的高墻,叫牒墻;而內側不過壹米的墻叫女兒墻。
列數字長沙湖記遊作文
我懷念家鄉以前那條美麗的小河。
河水清如明鏡,河底的泥沙粒粒可數。
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
壹陣風拂過,水面波濤粼粼,這條小河壹年四季川流不息地流者。
發出“嘩啦”美妙動聽的歌聲。
我愛家鄉的小河,它給孩子們的童年增添了童年的樂趣。
美麗的春天到來時,河岸兩邊都開滿了美麗的野花,那時。
我們這群孩子可真開心啊!光著腳,踩在泥沙上。
就像踩在軟綿綿的棉花上壹樣,又蹦又跳,又喊又叫,妳追我趕。
有時還在地上打滾。
玩夠了。
我們就去摘那小野花摘了很多很多,還不到滿足。
甚至有壹些小朋友還開玩笑說:“我要摘多壹點送給小老婆呢!”逗得我們壹陣大笑。
時間已中午,我們還在玩著,似乎忘了自己還沒吃飯我們手拉手地坐在河邊唱著童年的歌謠。
炎熱的夏天到來時。
河水漲到濟了岸。
我們這時更開心,光著身子,光著腳,來到河邊,跳進水裏遊泳、嬉戲。
有的還用手捧起水往上灑,那水像珍珠壹樣灑落在我們的臉上,多麽舒服,多麽涼快啊! 過往的行人坐在岸邊的石頭上,把雙腳泡進水裏,頓時,壹身的疲勞和炎熱都給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涼爽的秋天到來時,河面上漂浮著壹片片落葉,像壹封封電報,讓這河水把它帶到遠方。
河岸兩旁的樹被風吹得彎下了腰,好像在梳理它那美麗的秀發/寒冷的冬天到來時,河面上冒起壹層濃霧,白而輕軟,此情此景給妳壹種神秘的感覺。
我愛家鄉的壹山壹水,壹草壹木,更愛家鄉的小河。
愛它的勤勞,愛它的大公無私貢獻壹切!
參觀記或遊記的作文
所謂的“參觀記”,就是指記錄實地觀察(工作成績、事業設施、名勝古跡等)的文章。
它不同於遊記。
它重在“參觀”,以建築物為主要描寫對象。
而遊記則不同,它側重“遊”,以山水為主要描寫對象。
下面不妨結合《參觀劉家峽水電站》壹文,具體談談有關參觀記的常規寫法。
壹、開篇點題,簡介參觀的時間、地點及參加的人物 “去年暑假,我去甘肅省永靖縣看爸爸。
到那兒的第二天,爸爸就帶我去參觀劉家峽水電站。
”文章第壹自然段僅僅兩句話,可是寥寥數語,卻幹凈利落地交待了參觀的時間(去年暑假)、參觀的地點(甘肅永靖縣的劉家峽水電站)以及參加的人員(“我”和爸爸)。
語言簡潔,意思明晰。
二、全文應按參觀的順序來記敘 從整體來看,文章***有六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個部分,即第壹自然段獨立成段,第二至五自然段合並成為第二段,而第六自然段則又可獨立成為壹段。
即按參觀的順序先講“去參觀”,接著講“參觀經過”,最後講“離開”。
從局部來看,二至五自然段記敘的是‘我“和爸爸參觀的具體經過。
按照參觀的先後順序(或者說地點轉移的順序),這四個自然段依次向讀者詳細介紹人了攔河大壩、人工湖、泄洪道以及電機房的特點和作用。
三、壹般壹個地方寫壹段 課文二至五自然段合並成為文章的第二大段,具體向讀者展示了“我”和爸爸參觀劉家峽水電站的詳細經過。
按地點轉移的順序,“我”依次參觀了大壩、人工湖、泄洪道、電機房這四個地方。
稍加留意,我們不難發覺,作者在每介紹壹個地方時,都獨立運用了壹個自然段。
四個自然段,剛好介紹了四個地方。
這樣壹個地方寫壹段,有什麽好處呢?顯然是增強了文章的條理性,使要表達的意思更加明晰。
四、註意段與段之間的聯系,巧妙運用過渡句 為使文章富有條理,通常提倡“壹個地方寫壹段”。
但為使文章整齊劃壹,顯得更加渾然壹體,寫作時,又得必須適當註意段與段之間的聯系,巧妙地在段首或段尾運用壹些過渡句,以承上啟下,增強文章內部之間的銜接,給人以完整的美的享受。
壹篇好的文章,理應是壹部完美的藝術品。
如在本文的三、四、五自然段開關便有這樣的幾句話:“下了汽車,我們登上大壩。
”“我正望著壹條條伸向遠方的高壓輸電線出神,爸爸說:‘快看,泄洪道開閘了!’”“我們從壩頂乘電梯下了大壩,鉆進水電站的心臟——電機房。
”雖然著墨不多,卻足以給讀者留下壹個參觀劉家峽水電站的清晰的整體印象,即先寫在“汽車上”,接著寫“登上大壩”,然後寫“泄洪道”,最後寫“電機房”。
五、特點要抓住,莫忘看、聽、想 世上萬事萬物都是有各自的特點的,絕沒有完全相同的東西。
我們只有抓住這些足以區別與其他事物的不同之處對事物進行觀察,寫出來的文章才能逼真、準確。
如在寫大壩時,“我坐在車上,遠遠地望見壹座銀灰色的大壩,鑲嵌在狹窄陡峭的山壁中間。
”“這座大壩有40層樓房那麽高。
”雖然僅有兩句話,可大壩的“高大、雄偉”卻已歷歷在目。
又如寫人工湖時,“站在壩頂,展現在眼前的是壹個巨大的人工湖。
碧綠的湖水映著藍天白雲,更顯得清澈。
”也只是兩句話,而人工湖的“巨大、碧綠清澈”卻也明晰異常。
怎樣才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呢?壹句話:莫忘看、聽、想。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非常豐富的,每個單壹的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性質、特征。
光用眼睛看,是無法對事物進行細致的、全面的了解的。
必要的時候,顯然還需要對具體事物看看、摸摸、聽聽、甚至聞聞、嘗嘗,以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然後再加以分析、研究,從而獲得客觀公正的認識。
如本課作者在具體介紹每壹個地方的特點和作用之時,便運用了“看聽”結合的方法。
由“我”看到的,讀者知道了事物的各自特點;由“我”聽到的(即爸爸說的),讀者了解了各個事物的作用。
每壹部分都是如此。
六、參觀有經過,詳略要得當 參觀壹個地方,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點”可能比較多,但參觀切忌看到什麽寫什麽,記成流水帳。
參觀記和其他體裁的文章壹樣,有個確定的中心或主題。
凡是與主題有關的內容,就是主要內容,就應具體寫,詳寫。
相反,則是次要內容,應略寫。
《參觀劉家峽水電站》這篇文章,作者意在反映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攔河大壩、人工湖、泄洪道、電機房這幾個地方的特點和作用正好能體現這壹點,因而便成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成了課文詳寫的對象。
至於汽車如何行駛,我們如何登上大壩、鉆進電機房、離開電機房,這些都是與主題無關的內容,所以作者只是壹筆帶過,點到即止。
七、末尾抒發參觀後的感受,點明題旨 “我們走出電機房,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劉家峽水電站。
”壹句話收尾,言止而意無窮。
為什麽“依依不舍”?仔細斟酌,不免發人深思。
文章中心也便在壹念之下,豁然開朗
作文700字和歐陽修遊醉翁亭
環繞著醉翁亭,它的西南是許多山峰,樹林山谷特別秀美,遠遠望去的樹林茂密又幽深又秀麗的地方順著山路六七裏,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看見壹般水流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下,這就是釀泉,山勢回環也隨山勢轉彎,有座亭子於四角起,像鳥張開翅膀壹樣坐落在泉水邊上,這就是醉翁亭。
我晚上做了壹個夢,夢見我站在醉翁亭上在和亭上所有的人在觀景,我就想起書上寫的那樣。
要說那太陽壹出來,林中的霧氣就消散了,煙雲壹降落,山谷洞穴昏暗了這種陰暗和晴朗變化不壹的就是山間早晨和傍晚的景象野花開放,散發出清幽的香氣;美好樹木枝叫繁茂,濃陰遍地;金風送爽,霜色潔白,山溪水落,澗石顯露,這就是山間的景色。
早晨出去,傍晚回家,四季的景色不同,那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實在、是起來也能記得非常清楚,非常美麗。
我不知道:可是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去不懂得遊人的樂趣;遊人只知道跟著太守遊玩的樂趣,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樂,醒了能同大家壹起快樂,醒來能夠用章記述樂事得人。
我知道了什麽是快樂。
幻遊醉翁亭吧!實在是太美了。
小學生作文:遊記怎麽寫
遊記怎麽寫壹、 按遊覽的順序描寫景物。
寫作時,要在認真觀察和記憶遊覽的景物的基礎上,按照見到景物的次序,來所寫看到的景物。
這樣才能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於雜亂。
觀察景物,通常有兩種方法。
壹種就是定點觀察。
如站在公園某壹角,對公園進行由遠及近的觀察。
又如我們登上塔頂,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塔下景物進行觀察。
二就是移動觀察,它又叫移步換位法。
就是隨著腳步的移動變換位置,壹處壹處地進行觀察。
選好了觀察點,就是確定好了寫的順序。
如課文《參觀人民大會堂》,按作者參觀的順序,依次寫了五處的景物。
先寫大會堂正門的國徽和柱子,其次寫中央大廳的天花板和地面,接著寫大禮堂,然後寫宴會廳和會議廳。
這樣,就有條理有重點地寫下了作者在大會堂所看到的景物。
二、 抓住遊覽重點,詳寫過程。
壹次參觀遊覽活動,看到的景物很多,我們不能記“流水帳”。
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較深的寫下來,其余地可以寫得簡略些。
我們在壹邊參觀遊覽,壹邊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仔細觀察。
比方說,我們要寫遊覽看到的景物為主的記敘文,寫作的重點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點寫下來。
對於我們看到的特別好的景物,我們要進行具體地描寫,突出重點。
對於重點的景物,要註意詳細描寫出它們的位置、大小、動態、靜態、顏色等。
如我們寫“菊花”,顏色就有“紅的如楓葉、白的如冰霜、黃的如麥穗”等等,菊花的形狀就有像“小姑娘的卷發,毛茸茸的小雞,繡球”等等。
我們要把過程寫詳細、具體,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寫出來的文章才能突出重點,清楚明白,才能寫出遊覽的意義,才有教育意義。
三、略寫前後,情、理、景相結合。
我們在寫遊覽記時,應把開頭和結尾寫得簡略些。
開頭要交待清楚時間、地點和人物。
如《遊善卷洞》的開頭“我的故鄉江蘇宜興有壹處著名的遊覽勝地——善卷洞”。
結尾應用議論或抒情的方式寫下自己的感受。
如《天然動物園漫遊記》的結尾寫道“‘哈哈……’我們在歡笑聲中結束了這次愉快的野遊。
朱庫米天然動物園行的樂趣是無窮的,無怪乎世界各地前去遊覽的人絡繹不絕”。
這樣,寫的文章有頭有尾,讀起來給人壹個完整的印象。
我們要把感情融化於景物中,寫出真意。
寫作時,我們要傾註自己的思想感情。
還有,我們在寫景的同時,或探索人生真諦,或談論思想問題,治學精神,使讀者在領略自然風景的同時,受到啟迪和教育。
轉載請註明出處作文大全網 ? 遊記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