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陳繼儒著
余少從四方名賢遊有聞輙掌錄之已復死心茅茨之下霜降水落時弋壹二言拈題紙屏上語不敢文庶使異日子孫躬耕之暇若粗識數行字者讀之了了也如雲安得長者之言而稱之則吾豈敢
吾本薄福人宜行厚德事吾本薄德人宜行惜福事
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
靜坐然後知平日之氣浮守默然後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後知平日之費閑閉戶然後知平日之交濫寡欲然後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後知平日之念刻
偶與諸友登塔絕頂謂雲大抵做向上人決要士君子鼓舞只如此塔甚高非與諸君乘興覽眺必無獨登之理既上四五級若有倦意又須賴諸君慫恿此去絕頂不遠既到絕頂眼界大地位高又須賴諸君提撕警惺跬步少差易至傾跌只此便是做向上壹等人榜樣也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士君子盡心利濟使海內人少他不得則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吳芾雲與其得罪於百姓不如得罪於上官李衡雲與其進而負於君不若退而合於道二公南宋人也合之可作出處銘
名利壞人三尺童子皆知之但好利之弊使人不復顧名而好名之過又使人不復顧君父世有妨親命
以潔身訕朝庭以賣直者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宦情太濃歸時過不得生趣太濃死時過不得甚矣有味於淡也
賢人君子專要扶公論正易之所謂扶陽也
清苦是佳事雖然天下豈有薄於自待而能厚於待人者乎
壹念之善吉神隨之壹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黃帝雲行及乘馬不用回顧則神去令人回顧功名富貴而去其神者豈少哉
士大夫當有憂國之心不當有憂國之語
屬官論劾上司時論以為快但此端壹開其始則以廉論貪其究必以貪論貪矣又其究必以貪論廉矣使主上得以賤視大臣而憲長與郡縣和同為政可畏也
責備賢者畢竟非長者言
做秀才如處子耍怕人既入仕如媳婦要養人歸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廣誌遠願規造巧異積傷至盡盡則早亡豈惟刀錢田宅若乃組織文字以冀不朽至於鏤肺鐫肝其為廣遠巧異心滋甚禍滋速
大約評論古今人物不可便輕責人以死
治國家有二言曰忙時閑做閑時忙做變氣質有二言曰生處漸熟熟處漸生
看中人看其大處不走作看豪傑看其小處不滲漏
火麗於木麗於石者也方其藏於木石之時取木石而投之水水不能克火也壹付於物即童子得而撲滅之矣故君子貴翕聚而不貴發散
甔甔子每教人養喜神止庵子每教人去殺機是二言吾之師也
朝廷以科舉取士使君子不得已而為小人也若以德行取士使小人不得已而為君子也
奢者不特用度過侈之謂凡多視多聽多言多動皆是暴殄天物
鯤鵬六月息故其飛也能九萬裏仕宦無息機不仆則蹶故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有嘿坐獨宿悠悠忽忽者非出世人則有心用世人也
讀書不獨變人氣質且能養人精神蓋理義收攝故也
初夏五陽用事於乾為飛龍草木至此已為長旺然旺則必極至極而始收斂則已晚矣故康節雲牡丹含蕋為盛爛熳為衰蓋月盈日午有道之士所不處焉
醫書雲居母腹中母有所驚則主子長大時發顛癇今人出官涉世往往作風狂態者畢竟平日帶胎疾耳秀才正是母胎時也
士大夫氣易動心易迷專為立界墻全體面六字斷送壹生夫不言堂奧而言界墻不言腹心而言體面皆是向外事也
任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此二語其宰相臺諫之藥石乎
乘舟而遇逆風見揚帆者不無妬念彼自處順於我何關我自處逆於彼何與究竟思之都是自生煩惱天下事大率類此
用兵者仁義可以王治國可以霸紀律可以戰智謀則勝負***之恃勇則亡
出壹個喪元氣進士不若出壹個積陰德平民救荒不患無奇策只患無真心真心即奇策也
凡議論要透皆是好盡言也不獨言人之過
吾不知所謂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謂惡但使人恨者即惡也
講道學者得其土苴真可以治天下但不可專立道學門戶使人望而畏焉嚴君平買蔔與子言依於孝與臣言依於忠與弟言依於弟雖終日譚學而無講學之名今之士大夫恐不可不味此意也
天理凡人之所生機械凡人之所熱彼以熟而我以生便是立乎不測也
青天白日和風慶雲不特人多喜色即鳥鵲且有好音若暴風怒雨疾雷閃雷鳥亦投林人亦閉戶乘戾之感至於此乎故君子以太和元氣為主
頤卦慎言語節飲食然口之所入者其禍小口之所出者其罪多故鬼谷子雲口可以飲不可以言
吳俗坐定輙問新聞此遊閑小人入門之漸而是非媒孽交構之端也地方無新聞可說此便是好風俗好世界蓋訛言之訛字化其言而為訛也
富貴功名上者以道德享之其次以功業當之又其次以學問識見駕馭之其下不取辱則取禍
天下容有曲謹之小人必無放肆之君子
人有好為清態而反濁者有好為富態而反貧者有好為文態而反俗者有好為高態而反卑者有好為淡態而反濃者有好為古態而反今者有好為奇態而反平者吾以為不如混沌為佳
人定勝天誌壹動氣則命與數為無權
偶譚司馬溫公資治通鑒且無論公之人品政事只此閑工夫何處得來所謂君子樂得其道故老而不為疲也亦只為精神不在嗜好上分去耳
捏造歌謠不惟不當作亦不當聽徒損心術長浮風耳若壹聽之則清凈心田中亦下壹不凈種子矣
人之嗜名節嗜文章嗜遊俠如嗜酒然易動客氣當以德性消之
有穿麻服白衣者道遇吉祥善事相與牽而避之勿使相值其事雖小其心則厚
田鼠化為鴽雀入大海化為蛤蟲魚且有變化而人至老不變何哉故善用功者月異而歲不同時異而日不同
好譚閨門及好談亂者必為鬼神所怒非有奇禍則有奇窮
有濟世才者自宜韜斂若聲名壹出不幸而為亂臣賊子所劫或不幸而為權奸佞幸所推既損名譽復掣事幾所以易之無咎無譽莊生之才與不才真明哲之三窟也
不盡人之情豈特平居時即患難時人求救援亦當常味此言
俗語近於市纖語近於娼諢語近於優士君子壹涉此不獨損威亦難迓福
人之交友不出趣味兩字有以趣勝者有以味勝者有趣味俱乏者有趣味俱全者然寧饒於味而無寧饒於趣
天下惟五倫施而不報彼以逆加吾以順受有此病自有此藥不必校量
羅仲素雲子弒父臣弒君只是見君父有不是處耳若壹味見人不是則兄弟朋友妻子以及於童仆雞犬到處可憎終日落嗔火坑塹中如何得出頭地故雲每事自反真壹帖清涼散也
小人專望人恩恩過不感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難忘
好義者往往曰義憤曰義激曰義烈曰義俠得中則為正氣太過則為客氣正氣則事成客氣則事敗故曰大直若曲又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此八字受用壹生
醫以生人而庸工以之殺人兵以殺人而聖賢以之生人
人之高堂華服自以為有益於我然堂愈高則去頭愈遠服愈華則去身愈外然則為人乎為己乎
神人之言微聖人之言簡賢人之言明眾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欲見古人氣象須於自己胸中潔凈時觀之故雲見黃叔度使人鄙吝盡消又雲見魯仲連李太白使人不敢言名利事此二者亦須於自家體貼
泛交則多費多費則多營多營則多求多求則多辱語不雲乎以約失之者鮮矣當三復斯言
徐主事好衣白布袍曰不惟儉樸且久服無點汙亦可占養
河洛卦範皆圖也書則自可鉆研圖則必由討論古人左圖右書此也今有書而廢圖故有學而無問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其惟圖乎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晦翁雲天地壹無所為只以生萬物為事人念念在利濟便是天地了也故曰宰相日日有可行的善事乞丐亦日日有可行的善事只是當面蹉過耳
夫衣食之源本廣而人每營營茍茍以狹其生逍遙之路甚長而人每波波急急以促其死
士君子不能陶鎔人畢竟學問中火力未透
人心大同處莫生異同大同處即是公論公論處即是天理天理處即是元氣若於此處犯手者老氏所謂勇乎敢則殺也
孔子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不說士大夫獨拈民之壹字卻有味
沓假山無巧法只是得其性之重也故久而不傾觀此則嚴重者可以自立
後輩輕薄前輩者往往促算何者彼既賤老天豈以賤者贈之
有壹言而傷天地之和壹事而折終身之福者切須檢點
人生壹日或聞壹善言見壹善行行壹善事此日方不虛生
王少河雲好色好鬥好得禽獸別無所長只長此三件所以君子戒之
靜坐以觀念頭起處如主人坐堂中看有甚人來自然酬答不差
入鳥不亂行入獸不亂羣和之至也人乃同類而多乖睽何與故朱子雲執抝乖戾者薄命之人也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順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馬牛為人穿著鼻孔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不知世上壹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為馬牛者幾何哀哉
世亂時忠臣義士尚思做個好人幸逢太平復爾溫飽不思做君子更何為也
凡奴仆得罪於人者不可恕也得罪於我者可恕也
富貴家宜勸他寬聰明人宜勸他厚
天下惟聖賢收拾精神其次英雄其次修煉之士
醉人膽大與酒融浹故也人能與義命融浹浩然之氣自然充塞何懼之有
會見賢人君子而歸乃猶然故吾者其識趨可知矣
出言須思省則思為主而言為客自然言少
只說自家是者其心粗而氣浮也
壹人向隅滿堂不樂壹人疾言遽色怒氣噀人人寧有怡者乎
士大夫不貪官不受錢壹無所利濟以及人畢竟非天生聖賢之意蓋潔己好修德也濟人利物功也有德而無功可乎
未用兵時全要虛心用人既用兵時全要實心活人
孔子畏大人孟子藐大人畏則不驕藐則不諂中道也
少年時每思成仙作佛看來只是識見嫩耳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益厚矣
進善言受善言如兩來船則相接耳
人不易知然為人而使人易知者非至人亦非真豪傑也黃河之脈伏地中者萬三千裏而莫窺其際器局短淺為世所窺丈夫方自愧不暇而暇求人知乎
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積銖累自成富翁
掃殺機以迎生氣修庸德以來異人
金帛多只是博得垂死時子孫眼淚少不知其他知有爭而已金帛少只是博得垂死時子孫眼淚多亦不知其他知有親而已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以舉世皆可信者終君子也以舉世皆可疑者終小人也
漢人取吏曰廉平不苛平則能在其中矣廉能者後世不熟經術之論也
古人重俠腸傲骨曰腸與骨非霍霍簸弄口舌聳作意氣而已郭解陳遵議論長依名節
清福上帝所吝而習忙可以銷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謗可以銷名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使人恕我
文中子曰太熙之後述史者幾乎罵矣嗚呼今之奏疏亦然
用人宜多擇友宜少
不可無道心不可泥道貌不可有世情不可忽世相
心逐物曰迷法從心曰悟
儒佛爭辨非惟儒者不讀佛書之過亦佛者不讀儒書之過故兩家皆交淺而言深
後生輩胸中落意氣兩字則交遊定不得力落騷雅二字則讀書定不深心
古之宰相舍功名以成事業今之宰相既愛事業又愛功名古之宰相如聶政塗面抉皮今之宰相有荊軻生劫秦王之意所以多敗
周顒與何胤書雲變之大者莫過死生生之重者無逾性命性命於彼甚切滋味在我可輕故酒肉之事莫談酒肉之品莫多酒肉之友莫親酒肉之僧莫接
嗜異味者必得異病挾怪性者必得怪證習陰謀者必得陰禍作奇態者必得奇窮莊子壹生放曠卻曰寓諸庸原跳不出中庸二字也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又難有禮
憐才二字我不喜聞才者當憐人寧為人所憐邵子曰能經綸天下之謂才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凈土
讀史耍耐訛字如登山耐亥路踏雪耐危橋閑居耐俗漢
孔子雲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蓋聖人之氣不與兵氣合故知其不害於桓魋今人懶習文字者由其氣不與天地之氣及聖賢之清氣合故不得不懶也
跋
陳眉公每欲以語言文字津梁後學故熱鬧中下壹冷語冷淡中下壹熱語人都受其爐錘而不覺是編尤其傳家耍領政如水火菽粟開門日用之物具眉目者所竝需也人亦有學語於齊學步於邯鄲固不若手壹編閑閑下捷即日遊眉公彀中可也沈德先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