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壹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麽寫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奇妙的動物世界》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奇妙的動物世界》教學反思1在口語交際《奇妙的動物世界》教學時,我采用自己口述的形式創設情境:有壹次,壹只母雞上了家裏的二樓,它在走廊上徘徊,走得很不自然,看上去好像找不到來時的路,有點迷惑。這時我從臥室出來,使母雞有點不安。我想把母雞往樓下趕,可是母雞不配合,它很惶恐:壹邊叫壹邊到處亂闖,甚至試圖從樓上飛下去,可是又很害怕。看到這裏我有點不忍心,於是不在趕它,回了臥室。過了壹會兒,沒了動靜,我悄悄出去,不見母雞的蹤影。或許是它順著樓梯下去了。
接著我說,這就是發生在老師身邊與動物之間的有趣的事,相信同學們家裏養過,或者在親戚、朋友家裏看過壹些小動物,讓我們壹起來說說吧。可以說說它們的樣子、可以說說它們的生活習性、還可以說說與動物之間的有趣的事。老師的口述激發了學生說的興趣,打開了話匣子。
我讓學生先和旁邊的同學說說,自己在壹旁留意他們的神情,看上去他們很放松,面帶笑容,都能說壹些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仔細壹聽他們說的沒有條理,壹會兒說貓壹會兒說雞,東拉西扯。有壹位同學甚至不厭其煩地學起了母雞“咯咯咯、咯咯咯”的叫聲。大概過了5分鐘,我組織課堂示意他們安靜。壹邊表揚他們能說壹邊說剛才有些同學很興奮,學起了母雞“咯咯咯、咯咯咯”的叫,這是為什麽呢?妳們喜歡母雞這樣叫嗎?為什麽?母雞什麽情況下會這樣叫呢?這時壹雙雙小手舉起來了,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打開了,說的更具體了。
學生的良好表現很容易被老師認可、表揚,而學生的負面表現則很容易被老師認為搗亂、不用心等。有時候,老師也會太主觀,判斷錯誤。這就需要老師有足夠的兒童心理,去發現、去感悟、去思考,進而采取正確的教學方式,而不至於誤了壹個很好的機動的教學資源。我們的課堂是靈活的,可能會生成許多問題,正如:這位同學壹邊笑壹邊學著母雞“咯咯咯、咯咯咯”的叫,也許很多老師會覺得這位學生不上進、愛搗亂、但是如果妳換了思維,站在兒童心理上去想:她為什麽這樣開心的學呢,還不厭其煩,是喜歡還是討厭,還是好玩。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只有做到“以學生為本”積極營造民主、寬容、和諧的交際氛圍,學生才能真正獲得身心的解放與自由,迸發出智慧和創造的火花。此外,及時洞察學生的心理,針對他們交際時出現的緊張、畏懼等不良情緒,采取“心理暗示”的方法加以調節控制,讓學生在潛意識總認定“我能行”,學會以放松的心態、自然的表情、流暢的語言大膽交流,在充分展示自己的同時,獲得自信與成功的樂趣。才能真正互動起來。
《奇妙的動物世界》教學反思2上完這節課後,我的感觸頗多。整堂課教學思路清晰,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表達的願望也很強烈,基本實現了教學目標。但對如何適度把握口語課堂教學,我還感到很迷茫。現對這堂課做以下反思:
《奇妙的動物世界》是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裏面的壹則口語交際課,這節課我通過讓學生聽動物的叫聲猜動物的名稱這壹個遊戲導入新課。這節課我通過看、說、寫三大步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在教參中對於這篇口語交際的理解有這樣壹句華“說寫結合”,所以本次口語交際是說和寫兩項內容,說和寫的內容相同,要求相近,目的是體現說寫結合的思想。通過師生的交流,使說的內容具體、準確、豐富。在本節課上我出示了很多的圖片,在圖片的選取上,我選取了壹些生活常見的動物,如“雞、狗、豬、羊”等等。因為這些都是學生所熟悉的,班級裏大部分學生能結合圖片很容易地寫出它的外形。在圖片選取上我還選取了幾幅比較常見的動物,目的是給那些聰明的孩子壹個展示的機會。圖片是選取了不少,但利用得的確不好,主要有兩個方面:
1、本相在學生說話這壹個環節上,充分利用課件,如果學生說話的內容圖片上有的,學生在說話時結合圖片來說,這樣學生能清楚地看到動物的外形,比如耳、嘴、眼等,而不是簡單的輪廓形的概述,順便也教給孩子觀察、描寫小動物的方法,即:頭——身——尾,或從整體到部分的方法。
2、想利用不常見的動物圖給聰明的孩子壹個展示的機會,因對電腦操作不熟練,圖片沒能展示出來,由於不成熟的教學經驗,不靈活的教學機智而被我無形的取消。
另外,在教學生說動物的生活習性的時候,我雖然尊重了學生的自主地位,但是,學生還是沒有真正掌握按壹定順序說動物習性的方法,學生說得比較亂,如果我在學生互相介紹了動物的習性並補充得較完整之後,再讓學生把大家說的連貫地說出來,然後出示幾張學生熟悉的動物圖片,讓學生壹個壹個地說,說清楚,說具體,學生壹定會說得更好。
《奇妙的動物世界》教學反思3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乃至整體素質為目標,通過優化語文學習環境,整合語文學習資源,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整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通過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在《奇妙的動物世界》綜合性學習課的準備中,我先確定主題,擬定計劃,按學生的個人喜好將全班分為三大組,分別是飛鳥,陸地和海洋。再把三組搜集的資料逐步簡化,挑出最有代表性的動物,並以自我介紹的形式進行展示。這樣,壹個大的主題就被恰當的縮小範圍,學生易於把握,但又不失全面性。孩子們在這個階段不僅體會到了團體合作的樂趣,對於寫作能力的培養,也有壹定的幫助。
在展示課上,基於主題的性質,我設計了壹名導遊,學生的展示全在導遊的指引下得以完成。通過小組表演,開火車說詞語,動物知識搶答賽,繪畫展示等多種形式,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但這節課也確實存在很多的不足。語文綜合性學習作為壹種探究性的學習,應讓學生多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學生的自評能反省自己的學習過程,還能很好的把握自己的學習狀況。而學生之間的互評,能提高學生綜合性學習的參與程度,同時它也是壹個相互學習與借鑒的過程。在這節展示課上,教師的評價占了主體,沒有更多的體現學生間的評價,在分享他人的成果時,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另外,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僅拘泥於成果的展示,更要讓學生在分享他人的勞動成果時,有自己的想法與收獲,這樣語文綜合性學習才算真正落到了實處。但是在本節課裏,拓展的部分由於多方面原因,沒有深層次的挖掘,導致課堂未出現高潮,實在是個缺憾。
《奇妙的動物世界》教學反思4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社會對人才要求的壹項基本能力,因此,從低年級就註重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責無旁貸。我在口語交際《奇妙的動物世界》教學設計中,力爭貫穿口語交際的基本理念,使學生真正得到能力的提高。
1、營造民主、和諧的交際氛圍。
有表達的自信心,能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標,必須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使學生放下包袱,敢說,樂說。教學中,我以“微笑摸頭”舒緩學生的緊張情緒,以“欣賞的眼光”對待學生,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欲望。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感受到的是愉悅,輕松。
2、努力實現交際的雙向互動,多向互動。
口語交際註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不是聽和說的簡單相加。只有交際的雙方處於互動的狀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我首先利用競猜的方法使教師與學生產生互動,這也為後來的交際提供了壹個範例。後來學生學老師的樣子與同組同學競猜,這裏的生生互動是多向的,不只是兩個人之間。最後,各組代表上臺描述,請下面同學猜並由此廣泛展開話題,教師也參與其中,可謂多向互動。有傾聽、有表達、有應對。在妳有來言,我有去語中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3、精心設計交際話題。
口語交際的話題有隱性和顯性之分。《奇妙的動物世界》就是隱性話題,如單純的讓學生介紹自己熟悉的動物,就很容易將口語交際課上成聽說課。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以猜代說的環節,既激發了學生參與交流的欲望,又實現了口語交際課上的真正互動。
《奇妙的動物世界》教學反思5上完《奇妙的動物世界》這壹課,我感覺很輕松,從學生興奮的臉上我知道這節課學生壹定有所收獲。這節課我主要創設聽音辨動物—介紹小動物—挑戰解說員—設計宣傳語四個環節進行闖關,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話可說,主動說好。
在課前我讓學生作了大量的準備,收集動物的圖片和資料,這對他們來說很容易,因為許多二年級學生已會從百科全書、電視、網絡中獲取大量有關動物的信息,他們不僅熟悉身邊的'小動物,還對地球上的珍禽奇獸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這節口語交際課可以說是為學生搭借了壹個交流***享的平臺。
在聽音辨動物這個環節的處理上我覺得很有趣。壹開始,我本想播放動物的聲音讓學生猜什麽動物,突然靈機壹動,為何不讓學生自己模仿動物的聲音呢?壹來學生更感興趣,二來也了解學生對動物的熟悉情況。這下好了,沒等我說完,學生爭著舉手上臺,我叫了七八個同學上來,每個同學模仿壹種動物的聲音,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學生簡直就是模仿天才,學狼、貓、羊、獅子、鴨子、老虎的聲音簡直是惟妙惟肖,把我和下面的學生逗得特別開心。
氣氛活躍起來,我再接著趁熱打鐵進入下個環節介紹小動物,壹開始是討論,各小組成員每個人講壹種動物,學生議論紛紛。到挑戰解說員的時候,學生很大方地上臺來發言,把動物的名稱、樣子、習性、趣事說清楚,說句實在的,平常口語交際還真沒有這次這麽熱鬧過,要是沒點到他們發言,他們還不高興呢。最後壹個設計保護動物的宣傳語學生也很踴躍,大家集思廣益,設計保護動物的宣傳語,算是為這次口語交際畫上了壹個圓滿的句號。
從這節課上我深切感受到,只有我們在思想上樹立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觀念,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多種的切入點,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創造性地說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壹定會不斷提高。
《奇妙的動物世界》教學反思6案例背景;當前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較差,口頭表達能力也不太理想,在很多的場合,學生不敢大膽、大方地表達自己,展示自己,這就給學生的交際造成了壹定的影響,怎樣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成了當前教學語文,特別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壹大難題,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課堂中重視情景的創設,通過多種方式引出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同時關註學生的交流狀態,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為求在課堂上達成主動交流,互勁交際,盡可能地鍛煉孩子的膽量和口才。
教材說明:這次口語交際的話題《奇妙的動物世界》是根據本單元“熱愛自然,了解自然”的專題而安排的。通過此次口語交際活動,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可以給學生提供展示機會,在交際的過程中還能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動物趣事,從而激發學生了解動物的興趣和親近動物、愛護動物的情感。
設計理念:努力突破傳統的“課堂、教師、課本”三中心的封閉教學模式,融看、聽、問、查、畫等活動為壹體,從課內到課外,讓語文教學走向社會生活,“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構建立體開放的口語交際課活動模式。重視情景的創設,通過多種方式引出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同時關註學生的交流狀態,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為求在課堂上達成主動交流,互勁交際,盡可能地鍛煉孩子的膽量和口才。在交際的過程中使學生了解更多的動物趣事,激發學生了解動物的興趣和親近動物、愛護動物的情感。
課後反思:
這堂課較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註重了語文教學的實踐性與開放性,既強調了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又重視了道德情操的陶冶,是壹節充分體現語文學科新課程標準﹑新教材精神的能夠給人以啟示的口語交際課。有以下幾個特點特明顯:
1、註重創設情境,循序漸進。在這壹節課裏,我利用孩子喜愛童話,願做童話人物的特點,利用簡單的頭飾,巧妙地將孩子帶入童話世界。第二個情境是“介紹我自己”,讓孩子們也成為了小動物,在百花盛開的春天交朋友,然後互相介紹自己。第三個情境是“我的本領大”,引導孩子描述動物的可愛,動物的特有本領,以及動物的壹些非凡“智慧”,這後兩個童話情境中,壹個情境教師先示範說話,讓學生可以模仿著說,而第二個情境我只是提了要求,讓學生主動地說,創造性地說,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在自由交流的碰撞中激活思維。這樣由易到難的教學設計,還充分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突出了“奇妙”和“有趣”這兩個關鍵詞,學生的口語交際活動緊緊圍繞這兩個話題逐層展開,基本體現了教材編寫意圖,主題比較集中,選村註意貼近生活,對口語交際內容的剪裁比較精當。不散、不漫、不假,學生有話可說,且能夠交流起來。
2、註重雙向互動,快樂交際
《語文課程標準》第壹階段的口語交際要求提出讓學生“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意見。”而“奇妙的動物世界”也正是學生極感興趣的話題,教材內容與“課標”要求相吻合,只要老師立足於教材,稍加激趣,就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因此,這壹節課上,第壹個情境“猜猜我是誰”,我首先利用動物的聲音喚起學生對動物的感覺,又用《動物世界》的錄相使學生對動物產生親切感。最後,當學生戴上頭飾,老師也成了壹只“燕子”的時候,學生已感受到了課堂上的快樂,再沒有過份的拘謹存在。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將自己介紹給別人,也聽別人介紹自己,互相做朋友,然後更進壹步,讓學生爭著說“自己”的能耐,比比誰的能耐大,其實也就在比誰說得好。就在這種人人積極參與,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交流場景中,讓學生說得自如,說得快樂。
3、註重生活實踐,立體開放
就像我在“設計教學理念”中所提到的那樣,這節課既以教材為依據,又不拘泥於教材,而是讓語文教學走進社會生活,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構思教學情境,讓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學習語言,發展交際本領,鍛煉學生的即興交際能力和膽量。特別是在最後壹個環節中,讓學生比上眼睛聽槍聲和鳥叫聲,發揮想象編故事,勸說獵人,將保護“奇妙的動物世界”這壹思想深深種在了幼小的心田裏。同時,教師在語言設計上註意了生活化的要求,簡潔而生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註意了導向性和激勵性,這對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和探究性學習也起到了壹定的作用。如:“想了解更多的知識,就讓我們到生活中去探究、去發現吧。”教學語言很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通過這堂課,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口語交際的無窮魅力。讓童心在交流中飛翔吧,那將使我們感受到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將永不枯竭。
《奇妙的動物世界》教學反思7教學過程:
壹、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現在我們進入網絡口頭作文的第壹環節“動物真奇妙”。老師給大家播放壹些動物發出的聲音,妳聽到了什麽動物的叫聲?(略)
二、多向互動,多方交流
1.初步交流。
師:現在我們進入第二環節“動物奇妙知多少”。(播放大象吃東西的錄像片斷)
師:妳發現什麽?
生1:我發現大象的鼻子像人的手,大象用鼻子卷地上的蘋果,卷樹上的香蕉來吃。
生2:我發現大象的鼻子能吸水噴水,像水管壹樣。
生3:我發現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繩子。師:誰來評壹評?
生4:我來評,這些同學用了很多比喻句。
生5:他們說出大象和人不同的地方。
生6問:大象長得那麽大塊,它吃肉嗎?
生7:大象是吃素的,不吃肉。
師:有問有答,好。誰能把大象的特點連起來說壹說?(略)
師:大象的外形很特別,有壹只神奇的鼻子。妳還知道其它動物的特殊本領嗎?請各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交流。
2.網絡課件提供關於多種動物的圖片、錄像、動畫片、文字資料、歌曲等,讓學生自由學習。
師:現在我們進入第三環節“動物王國漫遊”。妳們看,老師為妳們準備了這麽多動物的資料,有妳喜歡的動物嗎?它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嗎?趕快去看看吧。
3.學生進壹步交流自己的發現,老師指導學生把話說得清楚明白。
師:現在我們進入第四環節“我的收獲”,誰來說?
生1:我看到了自己喜歡的金魚的圖片,金魚全身是金黃色的,兩只眼睛鼓起來,好像兩只小燈籠。金魚的尾巴像兩把大扇子,壹搖壹擺,真好玩。我看見資料上說,金魚沒有眼皮,所以睡覺時不會閉眼睛。
師:妳很註意觀察。這個同學說出了動物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會用比喻句,我們表揚他。我們可以給他的這段話起壹個有趣的名字嗎?
生:美麗的金魚。鼓眼睛的金魚。睜眼睡覺的金魚。
師:“睜眼睡覺的金魚”比較好,因為它能概括出金魚與眾不同的特點。誰像這個同學壹樣,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奇妙的地方呢?
生2:我看了動畫片《勤勞的蜜蜂》。蜜蜂喜歡跳舞,它用舞蹈來和同伴說話。它跳圓圈舞,意思是在附近發現了花叢,叫同伴們出去采集。它跳8字形的擺尾舞,是告訴同伴花叢的方向,指出與蜂巢之間的大概距離。我說話的題目是《愛跳舞的小蜜蜂》。
生3問:妳能告訴我蜜蜂跳的圓圈舞和8字舞是什麽樣的嗎?(生2模仿蜜蜂舞蹈動作)
生4:我想補充。我想告訴陸明明同學不要那麽害怕蜜蜂。我知道蜜蜂是不愛蜇人的。因為蜜蜂的刺針和內臟相連,蜜蜂蜇人後刺針收不回來,內臟也收不回來,就會死的。我們不惹怒蜜蜂,它就不會蜇人。
(陸明明:謝謝妳告訴我。)
生5:我會唱壹首歌叫《小蜻蜓》。小蜻蜓,是益蟲,飛到東來飛到西,不吃糧食不吃菜,是個捕蚊的小英雄。我還看了資料,說蜻蜓壹小時可吃蚊子50~100只,真能幹。我們要保護蜻蜓。我說話的題目是《捕蚊能手小蜻蜓》。
4.學生繼續交流,相互補充。教師從觀察、傾聽、表達、合作四方面進行小結評價,規範學生的口語。(略)
三、展示學生收集到的有關動物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