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壹個非常特殊的年份,今年年初我國爆發了非常嚴重的疫情,受此影響,現在全國的經濟都還沒有完全恢復,而且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與此同時,2020年還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但是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講,現在農民的負擔真的很重,下面我們就來壹起聊聊,農民日益增長的負擔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第壹、農村老人養老負擔
現在我國正在逐漸地進入老齡化社會,農村裏老人的數量不斷增長,這成為很多70後,80後的農民頭上最大的負擔之壹。因為在我國農村,養老仍然是以家庭養老為主的,其他的養老模式都只是輔助,而且農村的養老保險也並不能全部覆蓋,解決農民的養老問題,所以養老的重擔也就壓在了農民身上。對於現在70後和80後的農民來講,他們的父母都已經五六十歲甚至過了70歲了。由於上了年紀的老人,常年從事體力勞動,到了晚年之後,多多少少都有壹些身體方面的疾病,如果是小病還好壹點,如果是大病,那真的是不好辦了,這樣很容易導致壹個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再加上很多年輕人要進城務工,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照顧老人,所以現在和即將到來的未來十年農村的養老問題將會成為農民最大的負擔之壹。
第二、子女生活教育負擔
農村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通過讀書來實現,而在農村裏面,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學校的壹些基礎設施,跟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雖然很多農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想要解決並不容易。條件稍微好壹點的農民,可能會將子女送到城鎮裏面去上學,如果條件不好的話,仍然只能留在村裏的學校了。但是每個服務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盼望他們通過讀書出人頭地。所以他們想方設法,哪怕是自己再辛苦,也要給子女創造壹個更好的教育環境,有壹些家庭甚至不惜專門有壹個人來照顧子女的生活起居,來解決子女的生活後顧之憂,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在教育本身方面提供更多的幫助,所以他只能在生活方面盡可能的關照,希望給他們創造壹個更好的生活環境,但是這樣的話就會將更多的壓力交給另壹個在外打工的父親或者母親身上,而這種壓力可能在未來還會進壹步的顯現。
第三、子女婚姻負擔
現在農村大齡青年結婚難的問題也讓很多父母頭疼。因為現在農村裏面的很多市裏女性都已經外出打工或者生活,而很多人最終選擇嫁到外地,這就導致本來男女比例失調就很嚴重的,農村大齡青年找對象的壓力劇增。再加上現在農村女性結婚的時候會有各種各樣的要求,比如說在彩禮方面,要求男方有車有房。這對於男方的父母來講,將會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和實際的經濟壓力。與此同時現在的婚育觀念跟過去不壹樣,過去可能20出頭就已經結婚生娃了,而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就不著急結婚,到了30歲,還是光棍或者是剩女,這也讓農村父母倍感壓力劇增,負擔加重,總是擔心自己的女兒或者兒子嫁不出去或者娶不到老婆。
第四、人情往來負擔
由於中國是壹個傳統的人情社會,禮尚往來是很正常的壹件事情,但是現在社會發展到今天,農村的很多人情往來已經不像以前那麽樸素了,如今有的已經變成了變相斂財的壹種方式。有些人會動不動就舉辦壹些宴席,召集親朋好友來參加,然後收取禮金。而且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送禮的金額和標準跟過去也不壹樣,送少了吧,別人會看不起,送多了吧,自己又無法承擔的起。所以現在人情往來是農民最頭疼的問題之壹,壹個正常的家庭壹年下來至少要壹兩萬塊錢的人情往來費用。這對於本來收入水平就不是很高的農民來講,是壹個沈重的負擔。
第五、家庭大額開支負擔
在正常情況下,農民吃得下苦也能省得下錢。但是,有壹些大額的開支是沒辦法避免的,比如說農村裏面要蓋房子,至少要幾十萬。如果想要裝修好壹點的話,費用應該會更高。而這些費用對於壹個普通農村家庭來講可能是辛苦工作壹輩子都掙不來的錢。
總體而言,國家壹直在不斷地推動農村地區的建設和發展,農民的收入水平雖然越來越高,但是農民的消費水平也在不斷的增長,負擔依然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