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千手觀音”邰麗華:2歲失聰,春晚爆紅,如今的她怎麽樣了?

“千手觀音”邰麗華:2歲失聰,春晚爆紅,如今的她怎麽樣了?

前幾天,在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四次會議開幕式上,兩位女士用手語“唱”國歌的壹幕感動了無數人。中國的聾啞人們也第壹次在如此盛大的主流場合以專屬的方式“聽見了”國歌。

表演手語版國歌的兩位女士中,有壹位是邰麗華,她有很多的身份和頭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中國特殊藝術協會副主席等等,而最讓我們熟悉的還是“《千手觀音》領舞”這個身份。

這支在2005年央視春晚後火遍中國大街小巷的大型舞蹈,也帶著領舞邰麗華走向了事業的巔峰。

01

其實,在遇到舞蹈之前,邰麗華經歷的是壹段並不美好的童年。

邰麗華會說話的時間要比平常孩子早壹些,眉眼清秀可人,是個非常惹人喜愛的小姑娘。在托兒所的時候,老師就經常誇邰麗華比別的孩子好看、聰明。

兩歲半的時候,邰麗華染上了麻疹。嬰兒患麻疹在那個時候的中國是很常見的事情,治療起來也不是很困難。

父母就帶著邰麗華去了醫院,註射了壹針非常普通的作用於高燒的抗生素,鏈黴素。然而就是這壹針,徹底改變了邰麗華往後的人生。

麻疹好了,高燒退了,邰麗華像往常壹樣被父母送去了托兒所。

但是在托兒所做 遊戲 的時候,老師在後面喊了邰麗華很多聲,她都沒有應聲。老師就懷疑邰麗華的聽力是不是出現了問題。

壹開始的時候,邰麗華的父母並不相信。就在邰麗華晚上睡下的時候,關了燈,喊了邰麗華很多聲,卻都沒有得到回應,二人這才知道,女兒真的失聰了。

邰麗華的父母帶著女兒遍訪全國各大醫院得到的都是最絕望的答案:鏈黴素副作用導致的聽力受損目前全世界都沒有可以挽救的方法。

然而邰麗華那時還太小,並不知道“耳聾”是壹個什麽樣的概念。身邊所有人都因為邰麗華失聰而傷心、惋惜的時候,邰麗華依舊是壹個徜徉在疾病之外的快樂小孩。

她真正意識到自己的世界和正常小朋友的世界不同,是在和小夥伴壹起玩“聽聲辨位”的 遊戲 。當小夥伴們把邰麗華的眼睛蒙住,用手觸摸邰麗華的時候,小小年紀的她感到了無比的迷茫和失措。

原來,把眼睛蒙起來,她就完全不再屬於這個絢麗的世界。

02

為了讓邰麗華能夠正常學習,在她7歲的時候,父母把她送進了當地的壹所聾啞人學校。

這所學校就是邰麗華的人生像另壹個浪漫故事轉向的轉折點。

而故事的開端源自於聾啞學校的壹門特殊的課程——律動課。

老師壹邊彈琴壹邊敲鼓,鼓聲帶動木地板振動,老師就讓他們用腳去感受地板的振動。再用肢體把感受到的振動表達出來。邰麗華驚訝於這種體驗。

在無聲的世界裏這麽久之後,她再壹次感受到了有聲世界的樣子。也由此愛上了用肢體表達旋律的方式,也就是舞蹈的最初模樣。

在邰麗華剛進入聾啞學校沒多久,就在電視上看到了楊麗萍老師表演的舞蹈《雀之靈》。那是邰麗華第壹次在沈靜的世界裏被深深地感動到。

原來,讓人感動到熱淚盈眶的不僅僅有言語的表達,肢體的表達也同樣可以。

邰麗華想學跳舞,想像楊麗萍壹樣成為壹名可以站在舞臺上用舞蹈來表達內心種種情緒的舞者。

然而,邰麗華又是這樣懂事的壹個女生。她知道家裏的條件並不好,自己還有聽障問題,想成為壹名舞者必定困難重重。關於想學跳舞這件事,邰麗華壹個字都沒跟父母提。

邰麗華的父母偏偏是那種對孩子關懷備至,了解至深的父母。邰麗華的爸爸看出了她對舞蹈的渴望,於是邰麗華就收獲了人生“第二次”舞蹈啟蒙——爸爸給她買了壹雙白色的舞蹈鞋。

在父母的支持下,舞蹈正式走進了邰麗華的生命中。

之後,邰麗華仿佛又得到了命運之神的眷顧。她在舞蹈學習、表達和創作方面顯現出了巨大的天賦。

也因為舞蹈給邰麗華帶來的信心,她沒有選擇和其他聾啞人壹樣,念完小學就匆匆步入 社會 。邰麗華選擇繼續讀書,繼續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在聾啞學校讀完小學和中學後,邰麗華和父母商量,像普通學生那樣參加高考,像普通人那樣讀大學。她做到了。

邰麗華考進了湖北藝術學院美術系,成為裝潢設計專業的壹名學生。她如心中所想,和其他普通學生壹樣,去上課、參加社團活動,同時兼顧自己的舞蹈演出工作。

在大學期間,邰麗華沒有受到任何歧視,而是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非常多的幫助。

因為聽不到,老師就讓她坐到最前面,方便上課時看老師的嘴型。有看不懂的地方,同學就把老師講的內容記下來給她看。

在種種幫助下,邰麗華順利完成大學學業,畢業後成為了壹名聾啞學校的老師。

03

在追求學業的道路上,邰麗華依舊沒有忘記自己的舞蹈夢想。

對邰麗華要求最嚴格的不是任何壹位舞蹈老師,而是邰麗華自己。

邰麗華剛進入湖北藝術團的時候,因為是聾啞人,負責教舞蹈的老師怕邰麗華聽不見節奏跳的不協調,就算能跳好可能也需要很長的時間。老師內心是充滿疑問的。

於是老師給邰麗華設置了壹道舞蹈考驗——《雀之靈》。

接到考驗之後,邰麗華就似乎變成了壹只可以24小時不停轉動的陀螺。

邰麗華先是根據在聾啞學校律動課學到掌握音樂節奏的方法,把音樂旋律牢牢地記住,然後再根據記住的旋律壹遍又壹遍地去跳。直到完全跟音樂契合。

就這樣,邰麗華通過了考驗。開始有了接受正規舞蹈訓練的機會。

兩年後,15歲的邰麗華就被選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並成為領舞。

1992年,邰麗華剛到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接受專業的舞蹈指導壹年,就登上了很多專業舞蹈演員夢寐以求的舞臺——意大利斯卡拉大劇院“無國界文明藝術節”。

其實,邰麗華在藝術團接受過楊麗萍的指導後,心裏壹直有壹個願望,她想在壹個專業的舞臺上向觀眾呈現壹曲完美的《雀之靈》——她在舞蹈生涯中最愛的壹支舞蹈。

2000年,她成功達成了自己的心願。

在紐約世界級藝術殿堂卡內基音樂廳裏,完美呈現了壹支讓全場每壹位觀眾都觀感震撼的《雀之靈》。而更讓觀眾們驚訝贊嘆的,是主持人告訴大家,《雀之靈》的舞蹈演員是壹位聾啞人。

04

學業和夢想之間,邰麗華的浪漫人生還需要最後壹支音符的潤色——壹段恰到好處的愛情。

這支愛情的音符,在邰麗華讀大二的時候被壹位叫李春的男生悄悄奏響。

邰麗華說, “李春好像是命中註定要遇到人。這麽多巧合,差壹個也不行。”

冬日午後,邰麗華拎著壹支偌大的行李箱前往壹座公寓的五樓找新的舞蹈老師。

而這座公寓的三樓住著壹位不喜歡關門的男青年,李春。

李春看到門外有壹位漂亮的女孩子提著壹個大行李箱上了樓,不壹會兒又下了樓。好像是為了顯得不那麽刻意,李春隔了壹會兒才追著跑了下去。

看到邰麗華壹個人無助地站在公寓樓下,李春問邰麗華是不是找人,在幾樓。很巧,李春的這句話,邰麗華通過讀口型看懂了。

邰麗華用略顯吃力的聲音告訴李春是找人,在五樓。李春又問,邰麗華便示意自己聽不到聲音。

邰麗華本以為李春會像其他第壹面見到的人壹樣,驚訝、尷尬、不知所措。可是,李春沒有,他只是放慢了說話的速度,然後帶邰麗華上樓找人。

人沒找到, 兩人就在樓下用寫字代替說話,“聊”了整整壹下午

後來,李春給邰麗華寫信,邰麗華照著信上的地址去找他。問路的時候,恰巧遇到了李春班級的班長。

壹來二去,巧合助攻,兩人成了情侶,成了夫妻,成了孩子的父母。

至此,學業,夢想,愛情,邰麗華的人生拼圖終於顯現出了最終完整、美麗的圖樣。

人生伊始的不幸,是苦難也是磨煉。但那也不過是人人漫漫之書前言部分晃人的把戲。

作為自己人生的執筆人,最重要的是像邰麗華這樣寫好接下來的每壹個部分——努力為筆,毅力為墨,強大的信念做紙,堅定的信心做硯。壹筆壹劃,壹字壹句,皆是對不幸的反抗和對自我的認同,克服艱難,成就新的自己。

命運為難妳我如是的凡人從來都是出其不意,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淘汰那批草草放棄的人,留下敢於反抗的人。後者是邰麗華。也可以是妳我。

文:綠洲虎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