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淚眼影後”劉雪華:情斷劉德凱,丈夫墜樓身亡,她的愛情太難了

“淚眼影後”劉雪華:情斷劉德凱,丈夫墜樓身亡,她的愛情太難了

文/七月

眾所周知,瓊瑤選人有三大標準:

壹是美,二是會哭,三是哭得美。

能同時具備這三點的不多,而劉雪華不僅全都滿足,還成為了其中之最。

“我最愛的女演員不是趙薇和林心如,也不是蔣勤勤,而是合作十年的劉雪華。”

作為早期的“瓊女郎”,劉雪華無疑是壹個特別而又無可替代的存在。

1985年,她主演了人生第壹部瓊瑤劇《幾度夕陽紅》。

那壹年,她26歲。

算不上年輕,甚至比起歷來的“瓊女郎”還有點年長。

但即便如此,劉雪華還是憑借代表性的哭戲,開創了獨屬於自己的"苦情"戲路,成為了與瓊瑤合作最長時間的女演員。

在瓊瑤劇裏,她時常以悲情角色示人。

而當走出熒屏,她的愛情故事似乎又是另壹種悲劇。

1959年,劉雪華出生於北京。

5歲時,她跟隨父母舉家遷往香港。

因為父親是知識分子,思想上尤為傳統。他要求自己的女兒必須儀表端莊,舉止優雅。

然而劉雪華從小就很皮。

雖然不敢與父親正面沖突,但背地裏卻壹直暗暗較勁。

她不顧父親的反對在學校偷練鉛球,將裙子的壹邊掖在腰間是她擲鉛球的標準動作。

因為總是參加 體育 活動,她的白球鞋穿臟了也不敢拿回家。

不僅如此,劉雪華從小就幻想力十足,有著極強的表演欲。

在家裏,看到樓梯她就能腦補壹出"富家小姐下樓發脾氣"的戲碼。

坐公交時,她也會假裝流淚,或者身體不舒服。當有乘客過來關心她時,她就會在心裏竊喜:別人註意到我了,證明我演得很好。

劉雪華的表演天賦在那時便可見端倪,遺憾的是,她的演員夢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

“他不喜歡自己女兒出去拋頭露面,他只想讓我學國畫,做個大家閨秀。”

壹家之主的權威不容挑戰,直到父親壹個出身電影世家的好友出面,才同意劉雪華進入演藝圈。

1978年,19歲的劉雪華考入香港長城電影公司。

在4年合約期裏,她只拍了四部作品,都反響平平。

但幸運的她卻因此被無線看中,借去與任達華合作拍攝了《他的壹生》和《妙手神偷》。

對這兩部作品,劉雪華寄予厚望。

她以為自己會壹炮而紅,卻不曾想竟因為劇組的詭異打光而被觀眾嘲笑“兇眼”。

壹開始,劉雪華也會質疑自己。

但短暫的沮喪過後,她又迅速調整好心態:

“就算拍了不少戲還沒成名,但我還是喜歡演戲,我也相信自己遲早有壹天能紅。”

曾有人說,林青霞的美裏帶著點英氣,蔣勤勤的美裏帶著絲靈動,劉雪華的美裏則帶著股倔強。

而在那段不溫不火的日子裏,劉雪華將這股倔強貫徹到了極致。

演戲是她心中摯愛,即便不被認可,她也始終滿腔熱血。

心懷希望的人,總會等來花開。

1982年,劉雪華與邵氏電影簽約。

此後,她拍攝了多部武俠電影,都以俠女形象示人。

唯壹拍的壹部劇情片,就是1983年她與亞視合作的《少女慈禧》。

但也正是這部作品,讓她在香港得以嶄露頭角,並因此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瓊瑤。

那時的瓊瑤作為造星教母,已經捧紅了林青霞、秦漢等壹眾新人。

能與她合作,成為了不少演員心中的夢想, 對於壹直渴望演文藝片的劉雪華同樣如此。

所以當被瓊瑤欽點與秦漢搭檔主演《幾度夕陽紅》時,她激動不已。

“有種多年以來的夢終於實現的感覺。”

而更令她倍感榮寵的,是瓊瑤在聽聞自己還有未完成的戲約時,寧願再等幾個月,延遲開機,也不願更換女主。

劉雪華最終沒有辜負瓊瑤的期望。

1986年,《幾度夕陽紅》壹經播出便引起收視狂潮,而首次出演瓊瑤劇的劉雪華也在臺灣壹炮而紅。

在這之後,劉雪華開啟了自己的“瓊女郎”生涯。

許是“瓊瑤劇”中的慣用套路,她演繹的角色個個命運多舛。

《幾度夕陽紅》裏的李夢竹,出身大家,溫婉自持,卻因愛上有婦之夫深受情傷。

《煙雨濛濛》裏的陸依萍,外表強勢,內心脆弱,在愛情與復仇間左右煎熬。

《庭院深深》裏的章含煙,壹介采茶女,偶遇真愛,嫁入高門後卻飽受門戶之見帶來的歧視。

《啞妻》裏的方依依,天生聾啞,幸而覓得良人。卻因生下殘疾孩子,使得夫妻離心,分別十載。

要塑造這些苦情角色,自然離不開哭戲。

對此,劉雪華信手拈來、堪稱壹絕。

熒幕上的她,壹雙美目脈脈含情,濃密的睫毛纖長而卷翹,再加之幾滴飽滿而晶瑩的淚珠,任誰看了,都有壹種“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的我見猶憐之感。

她不僅可以隨時隨地壹秒入戲,眼淚說來就來,更能精準地把握流淚的時間點和位置。

瓊瑤劇的禦用導演劉立立曾說,同壹場戲,不管是拍正面,還是拍側臉,她都能在同壹句臺詞落淚。而且連"左邊臉壹行淚,右邊臉兩行淚"也能完美壹致,十分接戲。

因為精湛而有美感的哭戲,劉雪華被封為“淚眼皇後”。

瓊瑤對她也是贊譽有加:

“我只能說是上帝賞了這碗戲飯給她吃,她在演戲方面天賦異稟。”

許是演多了瓊瑤劇,劉雪華本人也是絕對的愛情至上主義者。

而她的感情生活,確實比戲裏面更要曲折。

劉雪華曾說,自己很喜歡談戀愛,談過的次數也不少,而真正印象深刻的有三段。

第壹段的男主角,叫張佩華。

1989年,因為秦漢不願束縛於瓊瑤劇男主角的熒幕形象,選擇了出走。

瓊瑤不得不為劉雪華尋覓新的搭檔,而張佩華最後在壹眾人選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秦漢的接替者。

同年,張佩華與劉雪華合作拍攝了瓊瑤“六個夢”系列中的《三朵花》。

因為這部劇,兩人相識相戀。

同劇組的人說,劉雪華很重視這段感情。

為了對方,她連最愛的打麻將都漸漸遠離,取代的,是張佩華喜歡的品茶養狗。

只是這段感情僅僅維持了幾個月便宣告結束。

“他全心都在狗上,以致於讓我覺得自己被忽略了。”

兩人的閃戀閃分連瓊瑤都措手不及。

聽聞兩人戀愛,瓊瑤專門為他們寫了《雪珂》。沒想到寫完時,兩人竟已經分手了。

但因為是和平分手,劉雪華和張佩華還是拍完了這部劇。而在戲外,兩人依然以朋友關系相處。

只是劉雪華接下來的第二段感情,就沒能這麽好聚好散,甚至成為了她壹生最慘痛的記憶。

1990年,劉雪華與劉德凱合作了單元劇《風裏的愛》。

戲裏,劉德凱帥氣而深情;戲外,更是成熟溫柔,魅力十足。

“我想讓妳做我的女朋友。”當他站在劉雪華面前說出這句話時,劉雪華淪陷了。

他們相戀了。

然而,劉雪華沒有想到的是,劉德凱竟是有婦之夫。

他壹直欺騙劉雪華自己已經和美國的前妻離婚,直到被媒體曝光才坦白。

就這樣,劉雪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小三”。

女人總是心軟的。劉德凱的壹紙離書,騙得劉雪華回心轉意。

1996年,劉雪華懷孕了。

那時的劉德凱正在法國拍攝《壹簾幽夢》,他允諾回國就舉行婚禮。

劉雪華天真的以為對方真的會娶她,卻不曾想等來的是分手另娶的消息。

劉德凱在法國遇到了小他23歲的安琪,兩人迅速閃婚。

而慘被拋棄的劉雪華在壹次洗澡中不慎跌倒,失去了肚子裏的孩子。

相戀6年,卻以背叛、流產告終。

這樣的教訓無疑是慘痛的。

坊間傳言劉雪華壹生沒能再有孩子,就是拜這段感情所賜。

也正因如此,在和劉德凱分手的很長壹段時間,劉雪華壹個字也不願提及對方。

那段難捱的歲月,被她以酒精麻醉自己。

她甚至也曾抑郁成疾,為情自殺,但好在最終走了出來。

“現在想想,我應該感激他。因為他的離開,我才有機會遇到屬於自己的真命天子。”

劉雪華口中的真命天子,就是她後來的丈夫——鄧育昆。

1999年,在壹次朋友聚會上,劉雪華見到了鄧育昆。

在這之前,兩人雖然認識,卻沒有什麽交集。而這次見面,讓彼此的關系有了些許不壹樣。

“她出現的時候,感覺瞬間有壹束光照了進來,讓人眼前壹亮。當時,我就在心裏想:這女孩,我的。”

臨走時,身為編劇的鄧育昆發揮了自己的才子優勢,送給了劉雪華壹張紙條:

冰心勝雪,春萼其華。

詩箋贈佳人,愛慕之心不言而喻,劉雪華也自然心領神會。

只是經歷了上壹段的感情重創,她不敢再輕易相信任何人的真心。

最後,她選擇了無視。

然而鄧育昆並未氣餒。

借著同在壹個劇組的良機,他總是悄悄為劉雪華準備各種驚喜。

冬日裏的餃子,房間裏未留署名的鮮花,時不時的情詩卡片,點點滴滴都溫暖著劉雪華已經冰封的心。

最後的結局自是抱得美人歸。

1999年9月18日,已經在壹起的兩個人和蘇有朋等幾個朋友壹起吃飯。

鄧育坤突然說:如果明天結婚,9.1.9不是很好聽嗎?我們結婚吧!

“好啊。”

就這樣,9月19日淩晨9分,在朋友的簽字見證下,兩人正式結婚。

那時,劉雪華40歲,鄧育坤53歲。

真愛是無關年紀的。婚後,不被媒體看好的他們恩愛非常。

鄧育昆說劉雪華起床要哄,睡覺要拍著背。

去劇組拍戲時,對方也會帶壹件自己穿過的衣服伴著入眠。

劉雪華說鄧育昆總會給自己寫情書,還會不顧花粉過敏經常送花。

兩人也有生氣的時候。

有時鄧育昆忙於寫劇本,冷落了劉雪華,他就會在屋子裏貼滿七八十張的道歉紙條。

因為身體原因,他們壹直沒能有孩子,劉雪華把對孩子的愛都傾註在了老公和前妻的子女身上。

壹家四口,其樂融融。

鄧育昆更是為兩人的愛情寫下了“***白首,看天涯遼闊,比翼雙飛”的美好希望。

然而,遺憾的是,這段感情沒能實現白首之約。

2011年,鄧育昆因調整衛星天線失足墜樓,不治身亡。

瓊瑤劇中都不敢出現的劇情就這麽在現實中發生了。追悼會上,劉雪華哭成淚人:

“我至今都不敢相信。在我心裏我只當他去旅行,很快就會回來。”

曾經的恩愛眷侶,如今只留壹人。

這種突如其來的死別,恐怕任誰都無法承受。

年輕時遇人不淑,導致終生無兒無女;人至中年遇得真愛,卻不幸天人永隔。

有人說,劉雪華的壹生比瓊瑤劇中的女主還要悲慘。

然而她本人卻不這麽認為。

“誰的人生沒有苦痛呢,我只在乎怎麽才能更好的活。”

不同於熒幕上的弱柳扶風之態,生活中的劉雪華樂觀豁達,自有壹股韌勁。

丈夫離世後,她也曾傷心過度,瘦成紙片人。

但為了轉移自己的悲痛,她7天後便回到劇組完成戲約。

後來,回憶起那段日子,她直言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麽熬過來的,只知道拍戲讓她變得充實起來。

而當站在歲月的渡口,她似乎也明白了:面對失去,最好的態度,是珍惜還擁有著的現在。

逝者已去,生者自當如斯。

如今,61歲的劉雪華整日運動 養生 ,閑暇時也會帶著和丈夫壹起養的寵物狗遊玩。

伴她度過漫漫歲月的,還有她最愛的演戲。

熒幕上,她已不復當年“瓊女郎”的青春靚麗,而是成為了《甄嬛傳》等熱播劇裏的太後。

瓊瑤曾說,舍不得劉雪華演媽,劉雪華自己卻看得很開。

壹如淡看愛情裏經歷的離合悲歡,對待事業上的年齡危機,她也同樣從容。

什麽樣的年紀,就演什麽樣的角色。

不論主配,不計青春與年老,這樣的演藝生命,才是鮮活而有意義的。

當被問及是否還會期待愛情,她笑著說:“我會渴望愛情。”

劉雪華經半生愛海浮沈,卻依然能對愛情抱有期許,這種樂觀與豁達,都是因為她活得率性通透。

她用力去愛,用力去生活,這樣的人生才恣意無悔。

壹如她曾說過得那句話:“愛過,恨過,失去過,也擁有過。除了沒有孩子,我的人生再無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