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記得,2010年,我們4路記者和讀者曾壹起踏上回家的旅程。今年,本報記者趙永平、宮雪、吳昌述分離陪
伴3位在遼寧工作的外埠人回家,記者範欣、於艷則趕到浙江、寧夏,陪同2位在外地工作的遼寧人回家。路上,我們將傾聽他們在異鄉的苦和樂。
核心提醒
24歲的範悅從6歲開始學小提琴,對她來說,小提琴是她的整個世界。為了尋求更高的音樂夢想,她從沈陽音樂學院畢業後想考取上海音樂學院,沒有勝利。之後,她輾轉留在了浙江嘉興,期望有機遇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嘉興到兗州,兗州到沈陽,回家的路很長,很難。即使人再多,車再擠,範悅都沒皺過壹下眉,因為她距離心裏那個最暖和的處所越來越近了……
路線圖:浙江嘉興—山東兗州—沈陽—撫順起程時光:1月24日下戰書3時
動身前壹晚她工作到晚八點半
嘉興市南湖區南溪路萬家花園47棟205室,這是範悅在嘉興的住處。
1月23日下午4時,範悅特意到小區門口來接記者,應用上課的間隙。從下午壹點開始,她每50分鐘就要上壹堂課,學生壹個挨壹個地壹直排到晚上8時30分。“明天就回家了,趁著走之前把功課都給他們留了。 ”範悅眨著大眼睛笑著說。“知道妳要來,我特地收拾了壹下呢。別讓家村夫看著亂七八糟的。”她邊說邊用手鋪平卡通床單上的褶皺。屋裏的溫度跟外面差不多,她馬上打開了空調。“這氣象真是挺難適應,我在屋必需開空調,好多學生和家長都感到熱呢。 ”還沒說上幾句話,她的學生就到了,壹個八九歲的小男孩。“範老師明天就回家了吧?什麽時候回來呀?這幾天孩子拉得提高可快了。 ”男孩兒媽媽進門就跟範悅拉起了家常。隨後,範悅的房子裏就傳出男孩兒拉琴的聲音。
給爸媽的禮物提前壹個月就準備好了
晚8時30分,送走了最後壹個學生。範悅開始打包收拾行李,把給爸媽籌備好的禮物壹樣樣放進包裏。“這是給我媽的毛衫,Replica LV handbags,我爸也有壹件。這是給我媽買的面膜……”她邊收拾邊介紹。她每去包裏放壹件東西,臉上的笑意就更深壹些。提起老家撫順,她想得最多的就是吃的。“麻辣拌,牛板筋。太想了,回去得好好吃夠。”範悅說因為自己喜歡吃甜食,所以對嘉興的飲食還算適應,但家鄉的小吃在這邊就沒有了。“有時候我就上網買蒜蓉醬吃,找找故鄉的味道。 ”
初到外地逛街驅逐畏懼
雖然範悅是撫順人,但沈陽更像是她的家鄉。她從6歲就開始在沈陽學小提琴,初中就到沈陽音樂學院附中住校,大學也是在沈陽音樂學院管弦系小提琴吹奏專業。可就在要畢業的時候,她決定分開生活了十幾年的沈陽。“當時大家都考研,我也趁波逐浪。我想要考就考個好點的學校,拼壹下。 ”她抉擇考上海音樂學院嘗嘗。接洽老師,找住處,她開始了壹個人在上海的生活。“時機壹半壹半吧,但我要付出全體的盡力。 ”
即使她從小就習性了壹個人生涯,但真正從北方來到了南方,心理還是會有懼怕。“我愛逛街,壹恐懼的時候就逛街,就開心了。 ”她大笑著說自己膽兒還是挺大的。
2009年1月,她沒有考上上海音樂學院。但她決議再考壹年,並開始在網上投簡歷找工作。她先到了海寧市,到2009年9月才來到嘉興。
帶著學生送的雞蛋上路
去年春節回家的時候,範悅通過電話訂票很容易就買到票了。可今年再打,怎麽也打不通了。她跟男朋友決定到車站排隊買票。“下午三點開始買票,去排了好幾個小時,成果票沒了。 ”
第二天晚10時,她就又過去排隊,等了17個小時,才買到了兩張到山東兗州的臥鋪。“其實沒有回沈陽的票了,之後在兗州轉壹下。”她的男友家距離兗州很近,馬上又托家裏人在兗州幫範悅買壹張兗州到沈陽的票,但是沒有座位的。
範悅啟程之前,煮了60多個雞蛋。那是學生提著籃子送過來的,說是自家養的笨雞蛋,讓老師回家帶上。“生雞蛋咋帶呀,人走了冰箱電也拔了,幹脆煮了帶上吧。”她跟男朋友兩個人把雞蛋煮好了,分裝在袋子裏準備帶上車去。
在嘉興車站等車時,範悅在人群中很醒目,因為她背後還背著她的小提琴。“每天至少要練壹個小時的琴,這是我對自己的請求。 ”她說嘉興的天色潮,如果琴放在嘉興不動容易長毛。
上車前,範悅見記者的票是無座的,就自動提出讓男朋友跟記者換票。記者沒有允許,她就讓記者隨時跟她堅持聯系。
嘉興到兗州的車很擠,硬座車廂有三分之壹的門已經打不開了,門口從上到下都被行李堆滿了,旅客坐在行李下像坐在小山下面壹樣。車廂裏也到處都是人,過道的每寸地方都被利用上了。
有直接坐在地上的乘客,也有自帶板凳的,有的還用大塗料桶當凳子,裏面還可以放東西。如果想從車廂這邊走到那邊,幾乎是要踩著人爬過去。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妳踩到誰的腳了,連對不起都不用說,被踩的人都不會擡頭看妳壹眼。
因為人多,車廂裏的空氣不暢通流暢,很燥暖。沒站壹會兒,身上就全是汗了。如果這時候渴了,千萬不能喝水。喝水之後想上廁所是不可能的,因為廁所門也都被人堵死了。
在這樣的車廂站了三個小時之後,記者榮幸地補到了臥鋪票與範悅匯合。
路上無眠之夜
從嘉興到兗州的12個小時裏,範悅幾乎沒怎麽合眼。每到壹站就到窗邊掀起簾看看。車在清晨3時達到兗州,還有壹個小時才下車的時候,她已經早早地把行李都收拾好了。
到兗州之後,範悅跟記者找了壹個火車站旁邊的小旅店住下,預備當天下晝2時再倒車回沈陽。而她也是沒睡幾個小時,早上早早又起來了。雖然她嘴上說不想家,可那種焦急回家的表情都寫在臉上了。
1月25日下午,範悅與記者踏上了兗州到沈陽的列車。可能是範悅的命運運限好,壹上車就補到了臥鋪票。即使不用被擠遭罪,範悅也沒有踏實地睡覺。她坐在床邊,托著腮看著窗外。她隔壹會兒就用手機跟媽媽在QQ上聊幾句,隨時講演自己的行程。
可能是離家近了比擬高興,她連吃飯的心思也沒有了。包裏背了壹袋子吃的,各種餅幹、便利面,可直到下車,她只吃了兩塊餅幹,其他的壹口都沒動。早晨3時,車上的人都睡了,可她還睜著大眼睛。“睡不著,有點興奮。 ”
賺錢讓爸媽隨時可以去嘉興
1月26日中午12時30分,經由三天的顛簸,範悅終於到家了。她的媽媽早就在路口等著,瞅見壹個出租車過來就跑過去,等了10多輛車總算接到了自己的女兒。在家裏做飯的爸爸看到女兒歸來,馬上跟她們娘倆抱在壹起。“壹年沒見了我望看,還行沒胖,我認為妳臉不得這麽圓呀。”範悅媽媽摸著女兒的臉說。“妳可胖了,咋了?不減肥了呀?”範悅壹入門就開端“批駁”起媽媽來。
說起女兒大老遠地跑到嘉興工作,範悅媽媽也很釋懷。“這孩子闖蕩慣了,我也習氣了。想是想,但也沒到受不了的田地。”範悅說其實距離遠了,跟媽媽的聯系倒是更勤了。以前可能壹個月才打幾個電話,現在每天都通過網絡會晤,很方便。“等我多賺錢,讓妳們想去嘉興看我就去。以後前提再好,我就把妳們都接過去住。”範悅摟著爸媽的脖子說著自己的規劃。今年,她盤算開壹個小型的琴行,賣小提琴、配件,也教授教養生。等發鋪好了,再開個小提琴學校。“我看好嘉興的。 ”
範悅回家的日子,剛好是農歷小年。範悅壹家又來到爺爺奶奶家,壹個大家族壹起慶賀她回來。壹家人說說笑笑的,仿佛從沒有人走遙過。 記者 範欣折騰了三天終於到家了,壹進家門,壹家三口就抱在了壹起。範悅的爸媽上次看到她仍是在壹年前的春節。 記者 範欣 攝
1月23日晚8時30分,送走了最後壹個學生,範悅開始整理回家的東西。她提前壹個月就給爸媽買好了禮物。 記者 範欣 攝
1月26日上午7時,火車還有兩個小時就要到沈陽了。範悅早早就穿好衣服等著。陽光中,她離家越來越近了。記者 範欣 攝
下期提示
範悅抵達撫順的時候,記者宮雪與在沈陽工作的金海剛剛抵達黑龍江省伊春市,明天,宮雪將為您講述金海在沈陽的工作及回家的路。
相關的主題文章:
Inverted arch bridge piers Guangdong appears to be swept awa
微軟稱IE9測試版下載量突破2000萬次
夫婦將正房讓給癱瘓母親 擠睡在陽臺3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