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我均使用壹個標準的平行戰位4-4-2來討論,因為我現在用的就是.
1.逼搶程度(拉條的那個)和緊逼防守(打挑的那項)
這兩項戰術設置我認為很重要,運用的不好很成問題。
所謂的逼搶程度,指的是對手拿球的時候,我方隊員上搶的積極性。
而緊逼防守是壹種整體戰術,是在小範圍內,利用人數優勢,對對方拿球隊員進行緊逼壓迫,封堵路線,使其出現盤帶或者傳球失誤的壹種防守方法。
由於說的是4-4-2,因此我的中場人數並不多,不占優勢,而利用4個後衛和4個中場在我方半場緊逼防守,對後衛和中場隊員的體能、防守方面數值要求很高,因此我並未設置緊逼。我認為3-5-2或者3-4-3比較適合用前場隊員進行緊逼防守。尤其是我方壓著對方打的話,緊逼能有效的延緩對方的反擊速度甚至能直接奪會球權。
而逼搶程度這壹項的設置,對於各種情況下的防守是很重要的。
要知道,當對方隊員拿球的時候,如果防守隊員卡住路線,緊跟住對方,是很明智的防守方法。如果貿然上搶,則很容易被過。而且上搶之後必然留下身後空擋,如果對方分給跑如這個空擋的球員,就非常危險。尤其對手進行中路配合突破時,兩個中衛貿然上搶,90%會被對方輕松玩弄,直接形成突破或者單刀射門。所以我壹貫認為,兩個中衛,如果沒有絕對必要的話,逼搶程度這壹滑動條應該拖至最低,也就是“決不”。當然,最好是兩個中衛都是區域防守。這樣壹旦對方攻過來,中衛會馬上回撤到禁區保護球門,等待中場隊員來搶球。
而兩個邊後衛的逼搶程度就不同了。由於邊後衛即使被突破,也未必能直接造成致命失球,因此邊後衛可以適當設置逼搶。邊後衛的逼搶設置得高,那麽防守時4個後衛站得就比較開,適合對付主打邊路的球隊。這也是逼搶程度的使用方法之壹。而邊後衛設置逼搶較低的話,整個後衛線就會傾向於聚集到中路進行防守。不過,如果對付的是阿森納這種妖怪隊,讓後衛線拉開防守邊路肯定是不行的。壹者槍手邊路人馬太強,壹個reyes就夠受了,再加上經常套邊的Pires、Henry,還有個ljunberg。如果讓邊後衛積極逼搶,大多數時候都是被過,導致傳中。而這時我方中路由於只有兩個中衛,中路防守極其單薄(後腰很可能還沒撤回來),這種機會給阿森納,他是不會手下留情的。所以,這種情況,邊後衛的逼搶程度也應該設為決不,或者很低~~。讓他們註意保護中路,而讓妳的邊前衛回撤保護邊路!!具體做法也就是,兩個邊前衛設置積極逼搶和緊逼防守!!這樣會出現這種情況。當對方Pires在邊路試圖突破時,四名後衛迅速回撤。邊後衛也退到對方傳中的領域內,而上搶Pires的不是邊後衛,是妳的邊前衛!!由於設置了積極逼搶和緊逼防守,他會迅速上去卡住皮雷的進攻路線,並且肆機上搶!(邊前衛通常速度快,回防很好用)這樣,邊路就行成了壹人搶,壹人保護的最佳防守局面。邊前衛即使拿不下他,也肯定很好的幹擾了Pires,這時妳會看到邊後衛看準時機上去撿漏或者輕松斷球。----壹次成功的邊路防守完成了。即使他們兩個都被皮雷過了,壹是爭取到了後腰回防的時間,壹是另壹側的邊後衛也回防中路了,即使傳中,也威脅不大。
至於中前衛,我認為防守型中前衛(後腰)至少應該有壹個也將逼搶程度設置為決不,這樣才不至於兩個中前衛都上搶而留下中路壹個大空擋讓對方鉆。
邊前衛,鑒於上述討論,我認為壹直設置為積極逼搶和緊逼防守比較好,能有效遏止電腦對手瘋狂的邊路。如果能斷球,則馬上能形成反擊。至於攻擊中場(如果妳的4-4-2是菱形的話)和前鋒都應該積極逼搶。(用句形容楊晨的話說:楊晨在德甲學會的優秀的東西之壹就是丟球之後馬上反搶^_^)前場逼搶總是好的~~
2。後衛線~~~~
後衛線是前壓還是回縮,直接決定於妳是想進攻還是防守。
如果說心態決定傳球方向和球員進攻欲望的話,真正決定妳是否能以陣地戰的方式壓著對方打,還是對方壓著妳打的,就是後防站位。因為如果妳渴望全力進攻,而後衛線卻回收的話,在後防線和中場之間會形成壹個很大的可利用空間給對方。具體看空間論的帖子。如果對方斷球,傳給跑到這個大空間的進攻隊員,妳就危險了。因為後衛往往沒有對方前鋒快。而且防守是被動行為,主動權掌握在進攻者手裏,再而且,後衛線是壹條線,很容易被穿透,而被穿透就意味著直接失球了。因此,如果妳希望陣地戰壓著對方,那麽讓後衛適當前壓吧,好後衛更可以造越位。相比之下,前壓要比回收更能有效避免對方的反擊。再有,後衛壓上,給組織進攻提供充分援助。當中場組織不起來時,還可以回傳給後防線重新組織,如果防線回收,那麽我方進攻人數就不占優了。
相反,如果希望死守,後衛線就可以適當回收。但我建議除非強弱太懸殊,(我用曼城打曼聯都是三分之二的回收)不要回收的太厲害。那導致失去後衛幫助的中場非常困難,中後場脫節很厲害,反而其到反效果。
3。比賽節奏和傳球風格問題
先說節奏的作用。比如妳用阿森納(又是他?),對劍橋(Cambridge)這樣的球隊,妳怎麽想,當然是陣地進攻,K@細膩配合打垮他拉。誰都知到,要想細膩組織配合,應該短傳,但是我要說的是,短傳不要設得太短。太短的話有時侯貽誤戰機。可是妳可能總會看到,後衛或者中場倒了兩下壹個高球給前鋒,被對方後衛頂下來,直接就造成了反擊。(有時侯這種畫面經常出現,很郁悶)這其實就是妳節奏的問題了。其實說節奏有點太客觀了些,我要給它定位另壹種說法就是耐心!我認為更貼切壹些。如果節奏慢,再配合上短傳,再配合阿森納(粵語阿仙努~~^_^)強大的中場。妳就會看到妳的隊員壹腳壹腳細膩的倒著,並尋找對方的失誤,在最合適的時候發動突然的致命壹擊(類似巴西,葡萄牙那種踢法)。而不是只倒幾腳就壹個過頂身後球給前鋒或者邊鋒,結果被對方牛B的頂給他們的球員。
因此,所謂的節奏,就是妳的隊員是否耐心組織尋找戰機,還是盡量打快的。所以,如果妳的球隊不怎麽樣,需要防守反擊的話,快節奏就適合妳了。
不過實戰中發現,節奏太慢和太快都不是很理想,只要根據需要調慢或者調快到1/3~~2/3左右就足夠了。(其他滑動條也類似)
再說傳球風格。這個不需要說太多,不要太長(打飛機)或者太短。穩守反擊的時候快節奏+混合傳球(中場差的話可以直傳),效果非常顯著,千萬不要打反擊還用很短的短傳。如果反擊用短傳妳也經常進球的話,我要說,妳不必打反擊了,妳的實力壓迫進攻都夠了,呵呵。(當然,也不是絕對的)
4。說說盯人防守
壹般以下幾種情況我認為需要盯防,別小看盯人,它是起壹定實際作用的。
1組織型中場非常活躍時(通常是後腰球員)(常遠射,策動進攻)
2方牛X的邊路突破者
3方在中路集結兵力強行打中路。如果對方強打中路,那麽那兩三個中後衛,怎樣設置,都不可能玩過靈活的AM和FC,電腦球隊不吃素哦。
對於1麽,不說了,對應位置的人盯他就行了。
對於2,如果對方很強,就用邊前衛盯對方邊前衛(會限制我方邊路進攻,消耗大量體能),但對方的邊路也能有效抑制。如果對方弱,就用邊後衛盯。(道理上面提過)
對於3~~看具體情況了。我記得Everton和Liverpool的4-2-3-1,中路就很厲害。這時候,用壹名後腰盯住對方中間的AMC,壹名中後衛盯對方的單箭頭,他們的中路攻勢基本就瓦解了。也就能在邊路做做文章,而我又有邊路防守的好方法(上述),所以對這對同城死敵時我很少輸球。
值得註意的是電腦隨著領先或者落後,隨著換人,陣型和人員位置會經常變化。不設置盯人還好,壹盯人,電腦壹變,妳進入戰術畫面壹看,原來盯人的隊員都去盯悟空去了。這非常危險~~~~需要經常註意電腦的變化~~~
5。說說4-4-2兩個中前衛的配置
我壹般用兩個防守型的或者攻守俱佳者,如果需要AMC就打單前鋒,或者讓壹個技術性前鋒拉回壹格虛線。因為4-4-2平行戰位中路中前衛身後空擋太大。所以必須兩個後腰來保護,這麽大的空間給對方十分危險。所以主場我壹般平行戰位,但兩個中前衛回拉虛線到後腰位置。客場幹脆放在純後腰位置。
好了,以上基本上是些大的心得。小的也說說。前插就是所謂的後插上進攻。插上的越厲害,進攻就越有利,但是身後會留空擋。酌情使用。傳球重點麽最好用混合,如果刻意設置成兩翼或者中路,反而限制發揮。還有,四個後衛以及守門員最好設置不即興發揮以及短傳。因為後衛經常用長傳和大腳浪費機會,守門員也是,壹大腳就交給對方後衛的腦袋上了。而設置了短傳之後他們會優先將球給自己的中場。實踐證明很有效。至於球場寬度利用麽,如果陣地戰打不開局面可以適當加大。再有就是3前鋒時利用寬度很有效(推薦)。另外,領先了最好也別太死守,電腦強行砸門很厲害,妳得繼續壓制住它~~
傳中我建議選擇邊線傳中,落點是“中”。這樣才能及時傳中傳出好球。否則邊路球員壹味埋頭盤帶,等他過人過爽了,對方後衛的位置都站好了,等妳傳呢,嚴重貽誤戰機!!!!
呼,暫時先寫這些,有想起來的再補充。也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