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奉化溪口壹日遊旅遊指南

奉化溪口壹日遊旅遊指南

蔣介石的故鄉奉化溪口,是江南富庶之地。千百年來,其文明不斷傳承,具有古典江南文化的巨大魅力。它保留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址和傳統文化元素,是壹個很好的旅遊目的地。

奉化溪口,位於寧波市的西南部和西北部,距寧波市22公裏。沿寧峰高速公路南行至江口,右轉行駛8公裏。這個河口是以山河的水命名的。

山西安的源頭,其主流來自山淩潔,從新昌進入奉化,被稱為“山源”。溪邊風景秀麗,所以山源九曲自古以來就是旅遊勝地。

九宮塘,以下簡稱“社溪”,自西向東流經溪口鎮至東端,武陵頭與西南山之間有屏障,故名“溪口”。因位於鎮東,以山命名,故又稱“武陵”。

這裏風景如畫,詩人詩人,求隱居,求勝利。古代已形成“溪口十景”,尤其是西北部的雪竇山,是浙東著名的旅遊勝地。在漢代,有人稱贊她為“海上蓬萊,陸上天臺”。可惜來溪口太匆忙,沒來得及去雪竇山看看。

因為溪口是蔣介石的故鄉,所以來這裏的人很多,壹年四季都有遊客來。我們從寧波壹路開車過來,首先看到的就是武陵門。武陵門是進入溪口鎮的必經之路。據說是1929年以前的小安堂,旁邊有個茶亭供人休息。

1929年,蔣介石將其改造成三座兩居室的塔樓。門兩邊有“武陵”兩個字,外面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寫的,裏面是蔣介石寫的。這個名字之所以叫“武陵”,是蔣介石為了表示對前輩的尊重。

因為,壹方面,蔣介石惜武;第二個“武陵”是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的諧音,武陵門入口後面的李三老街是蔣介石和蔣經國從小生活的故鄉。沿街有壹些小房子。進入武陵門,左邊是文昌閣,右邊是武陵中學。

蔣介石的出生地——太陽鋪,位於溪口中街張強巷口,蔣介石的祖父斯幹和父親趙聰(即蘇口)曾在此經營糧鹽酒雜貨。根據蔣氏族譜,蔣介石於清光緒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出生於此樓。

蔣潔卿從寧波江海關退伍後,帶著孩子住在這裏。現有三棟樓房,三間平房,以及廚房、廁所等附屬建築。大門是石框,額頭刻有“魯青”二字,大門壹角有蔣介石題字“魚臺鹽鋪原址”,外面有壹面墻,壹如當年。

我們沿著長江邊的街道走了壹百米,來到了“蔣故居”。這裏是溪口最重要的景點:號蔣故居室。豐坊有蔣介石的祖屋六間。

據1948年重修的第三卷《武嶺蔣氏家譜》,“清光緒十四年,龔(指蔣介石)2歲,龔蘇安從魚臺遷至保本堂西廂房”。

搬遷的原因是蔣肅庵(蔣介石的父親)做生意的魚臺鹽店被大火燒毀;西廂房是這個報館西側的壹個獨立小樓。蔣肅庵死後,蔣介石兄弟分家,蔣潔卿得到了重修的魚臺鹽店,蔣介石和蔣瑞卿得到了高楓府。蔣瑞卿在分居後不久就去世了,高楓的房子歸蔣介石所有。

1928年,蔣介石擴建故居,遷走25戶鄰居,發展成現有規模,占地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50平方米。中殿是“報堂”,牌匾是吳敬衡題寫的。

這裏是蔣家祭祖、拜天地的地方。蔣家四代人都在裏面。走廊上有壹塊匾

1937年,蔣經國從蘇聯留學回來,住在這裏。直到1939年,他到江西贛州任國民黨行政公署專員。蔣介石為他的兒子聘請了兩位老師,這位老師孜孜不倦地學習馬列主義,並為他的妻子蔣方良教授中文。

蔣經國學習的時候。樓上是臥室,西邊是書房,中間是客廳。屋頂平臺很寬敞。樓下,有住宿,如許道臨和高麗雯在班杜。房間裏有壹塊石碑,上面刻著蔣經國寫的“以血洗血”四個字,表明了他對日本侵略的仇恨和為母親報仇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