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夜月
於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譯文
春天的'山中有著太多的美好事物,賞玩到入夜了都忘記了歸去。掬起壹捧水來,天上月就落人在手中,就如手捧壹輪月;擷幾枝野艷山花,馥郁的香氣便溢滿衣衫。興致高昂,哪管路遠路近呢,想要離去卻憐惜那楚楚的花草。翹首南望,夜風送來了陣陣鐘聲;遠處的樓臺忽隱忽現在壹片青翠的山色之中。
賞析
世所稱好詩者,或有奇思,或具佳構,或出語不俗,或所見精微。占其壹者已勝,況“四美”皆具。良史,飄逸遜於太白;沈郁輸與少陵;然藉此詩堪可與“仙”“聖”壹角。
何年不春?何處無春?春者,景明也,賞心也,勝事亦多也。巨細不捐,是為冗雜,取舍乏當也。良史,雖非唐詩之大家,卻深諳於詩家之此道。不寫天朗月明,不描花態柳情,不書鳥之幽鳴,不敘竹之青蔥,非功力未到,乃無獨步之俗見,棄之也。只擷趣事兩幀——“掬水”,因水之柔,不意,卻恰似將溪中之月影,撈入手,燦然矣,陶然矣,此不言其為真情趣言何也?“弄花”,因花之嬌,孰料,離去時衣衫暗香仍濃,醉矣,美矣,此不言其真趣味又當言何也?介甫所言極是:“動人春色不須多。”由此“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終成享譽當世醉倒後人之千古絕唱,乃不誇之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