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什麽是垃圾

什麽是垃圾

、什麽是垃圾

垃圾 拼 音 lājī 英 文 garbage . rubbish; refuse; waste(s); (Am.) garbage; trash 詞 性 名詞 褒 貶 近義詞 反義詞 釋 義 ①臟土或扔掉的破爛東西。

②比喻失去價值的或有不良作用的事物:垃圾郵件|清除社會垃圾。 3.沒有用的行政部門,如:城管|郵局 辯 析 例 句 典 故 圖 片 臺灣《國語辭典》對垃圾的解釋 [編輯本段] 註音壹式 ㄌㄜˋ ㄙㄜˋ 註音二式 le4 se 4 解釋 穢物、塵土及被棄的東西的統稱。

亦作樂色(垃圾) lājī 垃圾最初的讀音並不是lājī,我們經常可以在香港影視裏面聽到的lèsè這個讀音,這不是什麽演化而來的新詞匯,而是保留下來的最初的讀音。 [rubbish; refuse; waste(s); garbage; debris; juke; offal; trash] 臟土或扔掉的廢物以及不幹凈的事物 現在的垃圾已經不僅僅指通常說的因為生活生產而產生的垃圾了。

這個詞已經擴展到對人的形容上來了。比如有人看見別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就會說:垃圾!。

有時候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但別人做到了,只因為自己看不順眼,也會附帶壹句垃圾。其實萬萬不要輕易對別人說出這個詞,在中文裏面屬於罵人的話,有極其強烈的鄙視意味.是表示對別人的不尊敬的。

垃圾發電 面對垃圾泛濫成災的狀況,世界各國的專家們已不僅限於控制和銷毀垃圾這種被動“防守”,而是積極采取有力措施,進行科學合理地綜合處理利用垃圾。 從20世紀70年代起,壹些發達國家便著手運用焚燒垃圾產生的熱量進行發電。

歐美壹些國家建起了垃圾發電站,美國某垃圾發電站的發電能力高達100兆瓦,每天處理垃圾60萬噸。現在,德國的垃圾發電廠每年要花費巨資,從國外進口垃圾。

據統計,目前全球已有各種類型的垃圾處理工廠近千家,預計3年內,各種垃圾綜合利用工廠將增至3000家以上。科學家測算,垃圾中的二次能源如有機可燃物等,所含的熱值高,焚燒2噸垃圾產生的熱量大約相當於1噸煤。

如果我國能將垃圾充分有效地用於發電,每年將節省煤炭5000~6000萬噸,其“資源效益”極為可觀。 垃圾發電之所以發展較慢,主要是受壹些技術或工藝問題的制約,比如發電時燃燒產生的劇毒廢氣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

日本去年推廣壹種超級垃圾發電技術,采用新型氣熔爐,將爐溫升到500℃,發電效率也由過去的壹般10%提高為25%左右,有毒廢氣排放量降為0.5%以內,低於國際規定標準。當然,現在垃圾發電的成本仍然比傳統的火力發電高。

專家認為,隨著垃圾回收、處理、運輸、綜合利用等各環節技術不斷發展,工藝日益科學先進,垃圾發電方式很有可能會成為最經濟的發電技術之壹。從長遠效益和綜合指標看,將優於傳統的電力生產。

我國的垃圾發電剛剛起步,但前景樂觀。 我國有豐富的垃圾資源,其中存在極大的潛在效益。

現在,全國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損失約近300億元(運輸費、處理費等),而將其綜合利用卻能創造2500億元的效益。目前,上海等城市已開始建造垃圾發電廠。

垃圾的主要來源是各種日用品的包裝,食品的,潔品的,飾品的. 人類垃圾的日產量:每日人均產生垃圾1千克,乘以人口60億,就等於6*10^12克.而地球的質量是6*10^27克.所以垃圾的日產量占地球質量1千萬億分之壹.即10^15分之壹. 中國城市生活垃圾汙染現狀 (1)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氣體釋放,嚴重汙染了大氣和城市的生活環境。 (2)嚴重汙染水體。

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堿性有機汙染物,並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形成有機物質,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為壹體的汙染源,雨水淋入產生的滲濾液必然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汙染。 (3)生物性汙染。

垃圾中有許多致病微生物,同時垃圾往往是蚊、蠅、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這些必然危害著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 (4)侵占大量土地。

據初步調查,2003 年全國 668 座城市中已有 2/3 被垃圾帶所包圍全國垃圾存占地累計 80 萬畝。 (5)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

隨著城市中有機物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變為集中堆存,只采用簡單覆蓋易造成產生甲烷氣體的厭氧環境,易燃易爆。 (6)60%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小區居民的有機垃圾二次汙染後所產生的,也就是說,小區有機垃圾的不斷增多是城市生活垃圾不斷增加的源頭。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問題日益突出。我國668座城市,2/3被垃圾環帶包圍。

這些垃圾埋不勝埋,燒不勝燒,造成了壹系列嚴重危害。 根據垃圾問題專家王維平的調查,垃圾資源化潛力隨著生活水平和經濟的發展也不斷增長。

在垃圾成分中,金屬、紙類、塑料、玻璃被視為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資源,占垃圾總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應不低於33%。但是,這需要國家花費巨資來進行清理。

以上海為例,上海市的垃圾填埋廠已經由原來的三個擴展到現在的5個,但是這還是難以滿足上海地區垃圾不斷增加需要處理的苗頭。 垃圾: 另類搖滾的同義詞。

起源於西雅圖的類金屬(metal-like)另類搖滾,基本上Grunge屬於另類搖滾而不應歸類到重金屬之下。 廣義上的垃圾,是指人們不需要的,無用的,或者令人惡心的東西。

什麽是垃圾?

白色汙染就是壹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

比如壹次性泡沫快餐具還有我們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對環境汙染很嚴重,埋在土壤中很難分解,會導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燒會導致大氣汙染,所以現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購買東西時最好自備工具,減少它的利用. 壹、“白色汙染”的現狀及其危害 塑料制品作為壹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生產技術成熟、成本低的優點,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逐年增長趨勢。塑料包裝材料在世界市場中的增長率高於其它包裝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裝材料的年平均增長率為8.9%。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壹。1995年,我國塑料產量為519萬噸,進日塑料近600萬噸,當年全國塑料消費總量約1100萬噸,其中包裝用塑料達211萬噸。

包裝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丟棄在環境中。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風景旅遊區、水體、道路兩側,不僅影響景觀,造成“視覺汙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

據調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4萬噸;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9萬噸。天津市每年廢舊塑料包裝物也超過10萬噸。

北京市每年廢棄在環境中的塑料袋約23億個,壹次性塑料餐具約2.2億個,廢農膜約675萬平方米。人們對此戲稱為“城郊壹片白茫茫”。

“白色汙染”,的主要危害在於“視覺汙染”,和“潛在危害”: 1、“視覺汙染”。在城市、旅遊區、水體和道路旁散落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 *** ,影響城市、風景點的整體美感,破壞市容、景觀,由此造成”視覺汙染“。

2、“潛在危害”。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環境後,由於其很難降解,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

首先,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第二,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在動物園、牧區和海洋中,此類情況已屢見不鮮);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很難處理:填埋處理將會長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於堆肥處理,分揀出來的廢塑料也因無法保證質量而很難回收利用。 目前,人們反映強烈的主要是“視覺汙染”問題,而對於廢舊塑料包裝物長期的、深層次的“潛在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認識。

二、國內外防治“白色汙染”的壹般做法 1、國外防治”白色汙染“的有關情況 早在1985年,美國入均消費塑料包裝物就已達23.4公斤,日本為20.1公斤,歐洲為15公斤。進入九十年代,發達國家人均消費塑料包裝物的數量更多(我國1995年人均消費塑料包裝物和其它塑料制品為13.12公斤)。

從消費量來看,似乎發達國家的“白色汙染”應該很嚴重,實則不然。究其原因,壹是發達國家很早就嚴抓市容管理,很少有人隨手亂扔廢舊塑料包裝物,基本消除了“視覺汙染”。

二是發達國家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較高。以美國為例,80年代以前,處置廢塑料主要方式是填埋,後來發現塑料長期不降解,九十年代以後,他們轉而走回收利用的路子。

現在已建立起了壹套嚴密的分類回收系統,大部分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轉化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無害化處置,也基本消除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潛在危害。 美國制定了《資源保護與回收法》,對固體廢物管理、資源回收、資源保護等方面的技術研究、系統建設及運行、發展規劃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加利福尼亞、緬因、紐約等10個州先後出臺了包裝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資源法》、《節能與再生資源支援法》、《包裝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專門條款,以促進制造商簡化包裝,並明確制造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各自的回收利用義務。

德國在《循環經濟法》中明確規定,誰制造、銷售、消費包裝物品,誰就有避免產生、回收利用和處置廢物的義務。德國的《包裝條例》將回收、利用、處置廢舊包裝材料的義務與生產、銷售、消費該商品的權利掛鉤,把回收、利用、處置的義務分解落實到商品及其包裝材料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細微環節,因而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實效性。

2、我國防治”白色汙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我國開始從行政和技術兩個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汙染”。 在行政方面,壹是加強管理。

例如,社會上較為關註的鐵路兩側的”白色汙染“問題,通過加強管逗已取得顯著改觀。鐵路部門從1994年下半年開始,在沿線分區劃段包幹。

部分旅客列車采用袋裝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拋棄廢物。乘務員也不象以前那樣,將車箱垃圾直接掃出窗外,而是將垃圾袋卸在車站,由車站集中處理。

目前,采用袋裝垃圾的列車越來越多,隨意向車外扔垃圾的現象越來越少。已有2.9萬公裏的線路兩側基本消除了“白色汙染”。

實踐證明,加強管理是防治“白色汙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壹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

杭州是我國最早禁止使用壹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於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環衛局、工商局、衛生局聯合發布了《關於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

什麽是垃圾

垃圾有很多解釋,如果就日常生活用過的廢品也可稱之為垃圾!如果某些人做了很卑劣的事人們經常會說這個人真“垃圾”,說明這個人很壞的意思!這是我個人的解釋!以下是我搜集的資料供您參考!

詞義解釋

“垃”字從土從立,“土”即土塊、土粒,“立”指“獨立”,故“垃”字指散落在平地上的獨立土塊、土粒。“圾”字從土從及,“土”即土塊,“及”指“手頭”、“伸手可及”,引申為“身邊”、“近處”。故“圾”字指身邊的土塊。“垃圾”指“身邊的散落土塊或土粒”。

廣義上的垃圾

是指人們不需要的、無用的、或者令人惡心的東西。

網絡垃圾

網絡上看人不順眼罵別人“垃圾”,人文用語,說壹個人垃圾指人品極差,行為及其惡劣!

等等!

什麽是垃圾

“垃”字從土從立,“土”即土塊、土粒,“立”指“獨立”,故“垃”字指散落在平地上的獨立土塊、土粒。“圾”字從土從及,“土”即土塊,“及”指“手頭”、“伸手可及”,引申為“身邊”、“近處”。故“圾”字指身邊的土塊。“垃圾”指“身邊的散落土塊或土粒”。

指不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處理是壹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常見的做法是收集後送往堆填區,或是用焚化爐焚化。但兩者均會制造環境保護的問題,而終止過度消費可進壹步減輕堆填區飽和程度。堆填區中的垃圾處理不當會汙染地下水和發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積已越來越少。焚化則無可避免會產生有毒氣體,危害生物體。多數的城市都在研究減少垃圾產生的方法,和鼓勵資源回收。

也指很討厭,無用的人。

參考百度百科

什麽是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是相對工業固體廢物而言的,是從不同的產生源而作的分類。

它占固體廢物中的壹大部分,現階段只能先將人口集中,生活垃圾產生量大的城市固體廢物管理好。根據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城市生活垃圾,壹是指在城市內生活的居民,在生活、工作中產生的垃圾,如殘羹剩飯、菜葉、糞便、廢紙、廢塑料、破舊家具、廢棄家電、瓶瓶罐罐等等;二是指為人們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餐飲業、賓館、招待所、車站、碼頭、醫院、商店等在提供社會服務時產生的各類固體廢物;三是除上述生活垃圾外,法律、法規規定作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固體廢物,如建築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渣土、拆除或破損的磚瓦、廢木料等建築垃圾。

什麽是垃圾.?

最近看到這樣的壹句話:什麽是垃圾?按照環保主義者的說法:“世界上不存在垃圾,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那我是不是可以這樣推論:“什麽是經典?它是放對地方的資源!” 我們周圍常常會有壹些這樣那樣的海報宣傳,電視廣告等等媒體,通過媒體某某所謂的經典會在壹定的時期內達到“壹傳十,十傳百”的廣告效應,相應所得的商業報酬也不可同日而語。

因為無論我們對經典的看法如何執著,想必也抵擋不住這樣具有商業性質,如潮撲穴核彈似的廣告沖激吧。 說老實話,我本人就因為這些廣告而觀看了很多部不知所雲的小說、電影、散文等等,也因為壹點點的虛榮心而購的,到現在還沒有認真看到OVER的影片、書籍等。

想必在書架此時它們的身上大概也以布滿了層層浮灰了吧?不過也可以說,這些經典的東西是放錯了地方。 前天在電視聽說這樣壹則新聞:某某國的人體雕刻藝術家來我國展覽,可是前去參觀的人數就可畏是瘳瘳無幾,雖說是此人是抽象派的,但是也不至於把藝術做得如此“高深莫測”。

他還不如在展覽廳門口掛上這樣的牌牌:除本人外,其他人壹律謝絕入內。 我想:藝術到底是創造經典還是垃圾? 且不說這些所謂的經典如何糟蹋我們的銀子和寶貴的時間,站在壹個環保人士的角度去想,這些東西會給這個世界造成多少物質浪費和資源? 魯迅老人家說了:世上本沒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便成了路。

壹樣的道理,世上本沒有垃圾,放錯地方的資源多了,也便成了垃圾。也是壹樣的論證,世上本沒有經典,放對地方的垃圾多了,也就便成經典。

張世謀前段時期拍的《英雄》來對我而言,可能是出生在小縣城,缺乏少時的藝術熏陶,藝術的功底還不夠深厚的種種原因,說實話,翻來覆去18趟,還沒明白他到底想說什麽?不過不管我們做為觀眾的怎麽想怎麽做,反正人家那就成了經典,為什麽? 我想了,沒有為什麽!第壹:大牌。第二:包裝。

總是在網上發現有人說,現在我們的藝術缺乏張力,缺乏持久的生命力,那又怎麽樣,其實依我認為,老謀大概要的不是真正的流芳百世吧?!什麽永恒,什麽力量,什麽生命之樹! 大概做這些肥皂泡沫劇是他們“藝術家”的愛好也說不準哩?! 並不說這個世界不存在經典,只是要抱著客觀的態度正確對待。有壹點,人在非常疲倦的時候,應該是沒法分辨什麽是經典什麽是垃圾的,如果真的分辨不出來,咱也不說別人那都是垃圾,就索性都當是經典————垃圾! 這裏有壹例,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肯德基屬於垃圾食品,但是人家還是滿世界聯盟,壹家分店壹家分店的開,祖國江山遍地是,為什麽呀?這個妳們得想想,我也得想想,不過我想了很久,是不是因為人家具有高超地化腐配為神奇的本領呀?。

什麽是垃圾!~!!

什麽是垃圾

什麽是垃圾?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的物品就會成為垃圾了。

那倒底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是垃圾呢?其實不是的,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對生活所追求的完美感。新鮮感都已是有所提高了,

再不是將就將就了。

比方說,擺在家中客廳裏的飾物了,流行別的飾物呢?跟潮流走的人,就會把飾品給換了,而這些曾為“客萬”做過“貢獻”的裝飾品,自然也就成了垃圾了。還有許多的人,買菜回家時,都是用塑料袋的,他們要的是菜,而用來裝菜的塑料袋就變了垃圾。

所以,垃圾,其實就是我們壹念之差的產物來的,並不是它真正的是垃圾。我們不需要它們的時候,它就會變成垃圾。

什麽是垃圾?

《國語辭典》對垃圾的解釋

註音壹式 ㄌㄜˋ ㄙㄜˋ

註音二式 le4 se 4

解釋 穢物、塵土及被棄的東西的統稱。亦作拉颯

lājī 垃圾最初的讀音並不是lājī,我們經常可以在香港影視裏面聽到的lèsè這個讀音,這不是什麽演化而來的新詞匯,而是保留下來的最初的讀音。

[rubbish; refuse; waste(s); garbage; debris; juke; offal; trash] 臟土或扔掉的廢物以及不幹凈的事物

現在的垃圾已經不僅僅指通常說的因為生活生產而產生的垃圾了。這個詞已經擴展到對人的形容上來了。比如有人看見別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就會說:垃圾!。有時候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但別人做到了,只因為自己看不順眼,也會附帶壹句垃圾。其實萬萬不要輕易對別人說出這個詞,在中文裏面屬於罵人的話,有極其強烈的鄙視意味.是表示對別人的不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