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氓”是什麽意思

“氓”是什麽意思

意思:

[ méng ]

古代稱百姓(多指外來的)。也作萌。

[ máng ]

流氓:

1、原指無業遊民。現在通常指不務正業、為非作歹的人。

2、放刁,撒賴,調戲猥褻等惡劣行徑:耍~。

筆劃:

出處:氓,民也。——《說文》。

翻譯:氓,指外來的百姓。

引用:先秦·佚名《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憨厚農家小夥子,懷抱布匹來換絲。其實不是真換絲,找個機會談婚事。送郎送過淇水西,到了頓丘情依依。不是我願誤佳期,妳無媒人失禮儀。望郎休要發脾氣,秋天到了來迎娶。

擴展資料

組詞:愚氓、 流氓 、群氓 、邊氓 、氓外、 野氓、 氓廛 、訟氓、 氓征、 士氓 、氓庶、 氓俗、細氓 、饑氓。

1、愚氓[yú méng] 愚蠢的人。

2、群氓[qún méng] 民眾(含貶義)。

3、邊氓[biān méng] 亦作“邊甿”。亦作“邊萌”。即邊民。

4、氓外[méng wài] 猶化外。指邊遠地區。

5、野氓[yě méng] 亦作“野甿”。農民;平民。

6、氓廛[méng chán] 民家住房。

7、訟氓[sòng méng] 訴訟之民。

8、氓征[méng zhēng] 對民眾的征斂。

9、士氓[shì méng] 士人與庶民。氓,民。

10、氓庶[méng shù] 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