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為什麽中國反對朝鮮核試驗而中國卻擁有核武器

為什麽中國反對朝鮮核試驗而中國卻擁有核武器

從大道理上講,限制核武器和防止核擴散,這是國際社會的普遍***識,中國自然也不例外。中國早已停止核試驗,主張朝鮮半島無核化也是壹貫立場,這些無須多言。盡管核武器“有利無害論”仍有市場,認為朝鮮成為核國家,反倒有利於半島穩定,也是時下的壹種看法。但中國作為壹個負責任的大國,畢竟要和世界大多數國家站在壹起,這也是中國反對朝鮮發展核武的重要國際原因。朝鮮發展核武器,對中國有無影響?當然有。中國和朝鮮是近鄰,朝鮮即便進行地下小當量核試驗,對中國也會造成直接影響。朝鮮第二次核試驗,爆炸地點距中國僅幾十公裏,其對中國延邊地區帶來的震動和反應,足以說明這個問題。相比而言,印度和巴基斯坦盡管都是核國家,但中國與這些國家畢竟隔著喜馬拉雅山脈,其核試驗與核沖突對中國的危害相對較小。同時,任何壹個國家,都不願看到自己周邊核國家不斷增多,即便友好國家亦是如此。中國有此考慮也不足為奇。以上所述,涉及國際環境和中國利益,這些無疑都是中國反對朝鮮發展核武的直接原因。但從深層次上看,中國歷來主張不幹涉別國內政,朝鮮選擇走有核國家道路,當然是其國防政策使然,也是維護自身安全的考慮。對於朝鮮的自主選擇,中國可以不贊成甚或譴責,完全不必介入過深。然而,中國此前積極倡導並推動“六方會談”,現在則加入國際社會對朝制裁,並始終不放棄解決“朝核”問題的主導權,這顯然有著更重要的原因。壹言以蔽之,中國必須保持朝鮮半島的戰略平衡,這是維護中國安全利益的必然考慮。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過去是針對美國和韓國,從金日成到金正日都是這種主張,中國也堅決支持。因為美國部署在韓國的戰術核武器,使朝鮮半島戰略力量對比嚴重失衡,不僅對朝鮮而且對中國都構成重大威脅。現如今,事情起了變化。美國撤走了核武器,朝鮮卻在大力發展核武器,實現半島無核化的“天枰”,開始倒向朝鮮壹方。朝鮮手中的原子彈,以後是否會對中國構成威脅?這個問題自當別論,目前感到威脅的是韓國和日本,美國當然也牽連其間。中國最現實、最重要的安全考慮,是防止因戰略平衡的打破而引發新的戰爭。毫無疑問,美日韓同盟不會容忍朝鮮擁有核武器,無論采用何種手段,都要達到迫使朝鮮“棄核”的目標。面對這種局勢,中國如果完全置身事外,美日韓對朝鮮實施軍事打擊將是早晚的事情。壹旦爆發新的朝鮮戰爭甚至核戰爭,中國如不介入,朝鮮失敗的可能性極大,朝鮮半島乃至東北亞戰略格局將會重性改寫;中國如果介入,勢必成為美日韓的對手,不僅東亞地區再無寧日,而且整個世界格局都會顛覆。正因如此,朝鮮發展核武問題,決不僅僅是朝鮮與美日韓的問題,而是關乎中國維護周邊安全,保持地區穩定和實現長遠和平發展的全局性問題。對於這種利益攸關的大事,中國當然不會掉以輕心,也決不會坐視朝核問題成為引爆戰爭的“導火索”,以至迫使中國不得不在新的朝鮮戰爭面前做出被動抉擇。有人認為,朝鮮壹經實現核武器實戰化,美日韓就不敢再輕舉妄動,中國所擔心的局面也不至出現。這種判斷顯然失之偏頗。朝鮮有了實戰化的核武器,當然具備了核威懾力,但美國的核力量要強大的多。就是不使用核武器,憑借高技術武器優勢,美日韓要摧毀朝鮮的核力量也並非難事,戰爭主動權仍然掌握在他們手中。由上可見,中國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的深層原因,既是出於對自身全局利益的考慮,也是對朝鮮的壹種愛護。中國當年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核武器,如今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對象不同但目標如壹,即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防止打破戰略平衡。朝鮮被美日韓搞垮或朝鮮把中國拖入壹場本可避免的戰爭,既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也不符合朝鮮的利益。正是基於這壹認識,中國堅持要求朝鮮履行放棄核武器的承諾,重返“六方會談”,同時也堅決反對通過戰爭方式解決“朝核”問題,並在國際制裁和對朝援助方面,留下了壹定空間。坦率地說,中國希望朝鮮不要主動挑戰美日韓,利用相對和平條件,加快經濟發展,解決好國內問題。中國的這種願望並非不切實際,朝鮮戰爭結束後幾十年的歷史,就是最好的詮釋。但朝鮮也有自己的考慮,認為“先軍政治”是朝鮮過去的安全保證,而核武器則是今後獲得“長治久安”的終極手段。這種認識上的分歧,顯然會成為中國勸說朝鮮“棄核”的最大障礙,雙方談攏並非易事。現在,中國面對的最大難題是,僅具有懲戒性意義的國際制裁,斷不會收到預期效果,而朝鮮加快核武實戰化和美韓加速發展多樣化打擊手段的努力,都在同步進行。壹旦朝鮮成為事實上的核國家,美日韓決不會接受這種局面,中國又將如何取舍?默認朝鮮的核國家地位肯定說不過去,繼續談判已經喪失有利時機,坐視美日韓對朝動武也斷然不可,中國的對朝政策難免進退維谷。鑒於這種前景,中國是該向朝鮮“交底”了。這個“底數”的內容可考慮三條:壹是中朝首腦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在朝鮮同意重返“六方會談”的前提下,中國重申《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的有效性,為朝鮮提供明確的安全承諾;二是如果朝鮮宣布不再進行新的核試驗,並且重返“六方會談”,中國將會同有關各方,推動聯合國安理會視情解除對朝制裁;三是如果朝鮮繼續堅持原有立場,中國將不得不支持並配合國際社會對朝鮮實施更嚴厲制裁,中國的對朝援助也將僅限於人道主義範圍。以上三條,當然不是中國“交底”的全部內容。這裏還應包括如果朝鮮壹意孤行,引發新的朝鮮戰爭,中國將會采取何種態度問題。在朝鮮“棄核”情況下,如果遭到軍事打擊,中國根據“中朝條約”約定,自然要介入。但如果朝鮮執意成為核國家,並且因此而導致戰爭,中國是否介入,目前以“戰略模糊”為好。倘若介入,也要看戰爭實際情況,是“外科手術式打擊”還是“伊拉克模式”,中國的應對舉措也會不同。怎樣做更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這是全部問題的出發點,也是戰略取舍的最高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