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三國中,袁紹麾下的田豐和沮授謀略能比肩徐庶嗎?為何?

三國中,袁紹麾下的田豐和沮授謀略能比肩徐庶嗎?為何?

在三國時代,袁紹絕對是壹代梟雄。他在朝堂之上,膽敢當面頂撞董卓。在董卓把持朝政,無人敢對抗的情況下,響應曹操的號召,參加諸侯軍討董。在諸侯軍中,袁紹被推舉為聯軍的首領,這說明了袁紹的威望。

在聯軍解散後,袁紹和曹操這壹對發小訣別。袁紹說自己要向北方發展,在統壹北方後南下爭奪天下。曹操則說,自己要立足中原,建立自己的基業。如果袁紹南下,自己就依靠自己的智謀來對抗他。後來的官渡之戰就印證了這壹點。

而袁紹到河北後,依靠自己四世三公的人脈資源,開拓了自己的基業。他掃滅群雄,占據了幽、冀、並、青四州,成為當時勢力最大的割據力量。但是,由於在官渡之戰中,袁紹以優勢兵力敗給了曹操,使得他身上的光環被壹掃無余。袁紹成為了歷史上被人嘲笑的對象。

沮授和田豐都是袁紹手下的重要謀士,受袁紹失敗所賜,也被埋沒在三國的煙塵中。在這裏,田豐作為袁紹的反面教材,還被歷史著重寫了幾筆。比如田豐勸袁紹趁曹操攻打徐州的時候襲擊許都,比如田豐勸阻袁紹發動對曹作戰,比如田豐自己預料自己的死亡。曹操曾經評價田豐,說田豐如果跟袁紹大軍壹起來打官渡之戰,自己是無法獲勝的。而沮授則更是被壹筆帶過,幾乎難以找到他在歷史上的蹤跡。

實際上,田豐是袁紹手下最出色的謀士,如果拿曹操的手下謀士相比較,他應該等同於郭嘉。而沮授則是袁紹的謀主,如果拿曹操的手下相比較,他相當於荀彧。而且,沮授的職權還要高於荀彧,因為他還擔任袁紹的監軍,統領袁紹所有的兵馬。

我們知道,三國的每壹個集團都有自己的謀主,每壹個集團都有自己的戰略方針。曹操有荀彧提出的?奉天子以討不臣?,劉備有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而孫權有魯肅提出的《榻上問策》,而袁紹則有沮授提出的取河北的戰略方針。

當袁紹取得冀州的統治權後,當時擔任從事的沮授就向袁紹獻策,他說:

將軍弱冠登朝,則播名海內;值廢立之際,則忠義奮發;單騎出奔,則董卓懷怖;濟河而北,則勃海稽首。振壹郡之卒,撮冀州之眾,威震河朔,名重天下。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眾北首,則公孫必喪;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眾,迎大駕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復,以此爭鋒,誰能敵之?比及數年,此功不難。

沮授建策的主要方針就是統壹河北,然後迎漢獻帝於長安,建都洛陽。在此之後,奉天子以討不臣,統壹天下。這個方針裏面的統壹河北,然後再統壹天下的方針,和袁紹不謀而合,因此得到了袁紹的認可。袁紹任命沮授為監軍、奮武將軍,開始按照沮授的方針開始行動。

在沮授的幫助,袁紹很快就完成了統壹北方的目標。但是,在發動官渡之戰的時候,壹切發生了變化。沮授、田豐全部都被袁紹給廢黜了,田豐甚至被拘禁了起來。這是官渡之戰前後最詭異的壹幕。

沮授、田豐被廢黜的直接原因是在戰前的會議上發表了反對攻打許都的意見。在這裏,田豐的意見是出於現狀考慮,認為時機不成熟。而且田豐的脾氣不好,用荀彧的話來說就是剛而犯上,袁紹又是壹個外寬內忌的人。所以田豐的被拘禁只能說是他自食其果。

但是,沮授的被廢黜就實在難以解釋了。沮授在被袁紹任命為監軍後,統領袁紹的全部人馬。可以說,沮授在袁紹集團中是壹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是,就在壹夜之間,他的軍隊就被收回,而自己被袁紹極度疑忌。這樣的反差實在太大,僅僅是意見不同,他人的讒言,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效果。

而且從袁紹的舉動來看,袁紹對沮授的疑忌是不壹般的疑忌。他不但剝奪了沮授的兵權,沮授要求留下都不允許,要他隨軍。這已經是害怕沮授謀反的節奏了。在官渡之戰中,沮授的獻計獻策無論有多正確,袁紹也是根本不聽。而袁紹大軍潰敗,沮授被俘,最後死在曹操之手,袁紹也是不管不問。袁紹和沮授之間的關系已經到了何等地步。

這壹切究竟是因為什麽?只有壹個原因,那就是因為袁紹和沮授對待漢室的態度問題。袁紹和沮授的關系,就如同後來曹操和荀彧的關系壹樣,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

我們從上面的沮授向袁紹的獻策可以看到,沮授和荀彧壹樣都是心存漢室的人。他向袁紹提出的建議和荀彧如出壹轍,都是奉天子以討不臣。可是,袁紹自認為實力強大,就露出了他的野心。

在官渡之戰之前,袁紹就指使手下壹個叫耿包的主簿試探大家,想要稱帝。但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袁紹只得殺耿包滅口。我們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帶頭反對的人裏肯定有沮授在內。而在討論迎漢獻帝的問題上,郭圖是反對的。他是和袁紹壹樣,想要另立朝代。這才是在官渡之戰前,沮授遭到廢黜,郭圖取而代之的根本原因。(此處遵照《後漢書》,《三國誌》記載有所不同,本人認為《後漢書》更合理壹些)

正是因為沮授是心存漢室的人,曹操俘獲他之後,還是想收用他。因為曹操這時還是暫時打著匡扶漢室旗號的。但是,沮授還是心存故主,在出逃中被抓,最終被曹操所殺。

沮授的下場其實就是荀彧的下場的預演,後來壹樣心存漢室的荀彧也得到了同樣的下場。正是廢黜了沮授、田豐,袁紹軍心大亂,嚴重影響了戰鬥力。在戰鬥中漏洞百出,最終被曹操打敗。這才是官渡之戰中,曹操獲勝的最根本的原因。

這樣壹比較,我們就輕易比較出沮授、田豐和徐庶的高低了吧。歷史上,徐庶在劉備軍中只是個謀士,並沒有太多的記載。他最突出的貢獻就是推薦了諸葛亮。在後來投入曹操陣營後,徐庶也沒有出色的地方。他是無法和沮授和田豐相提並論的。

而在《三國演義》中,為了烘托諸葛亮的形象,徐庶曾經擔任過劉備的軍師。在戰鬥中,徐庶指揮劉備的軍隊以少勝多,連打勝仗。而且,徐庶文武雙全,他不但指揮部隊打仗,還輕易就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顯示了高超的能力。

在這壹方面來說,徐庶雖然不能和沮授這樣在戰略戰術上都出眾的人才相比,但是和田豐相比還是差不多的。因此,在《三國演義》中,徐庶能夠和田豐比肩,但是不如沮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