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向往著自己能擁有壹副超於常人的天賦,但如果每壹個人都是天才,那麽世界上就沒有天才。而天才就是天生擁有的才能,大部分表現為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或者動手能力。成人只要有其中壹項,就會被當成天才。人的大腦是神奇而復雜的,科學家至今為止並沒有研究出其中全部的奧妙,還是在不斷探索當中。而神童的大腦就更值得我們研究。在我國有這樣壹位九五後的小神童,他叫龔民。
1997年,龔民出生,他是壹個湖北人。小時候的***鳴並沒有上過幼兒園和小學,而是在家裏靠外公外婆教導或者自學。那有的人就會好奇了,不讓小孩子上小學,這不是瞎胡鬧嗎?這當然並非胡來,而是當時的小龔民有這個資本不去上小學和幼兒園。當時,龔民剛生下沒多久,父母就離婚了。兩個人誰都沒有管這個小孩子,於是小龔民從小就待在外婆外公身邊。盡管外公外婆家並不富裕,但都是有文化的知識分子。兩位老人也對龔民的教育非常上心。
龔民壹歲的時候,外公就給他教壹些簡單的數數,每次如果龔民理解了,外公就繼續往下講。隨後外公還給龔民教了壹些漢字或者數學。而且外公還特別善於在生活中舉例。由此兩人正在吃油條,外公為了給龔民教分數的概念,就把完整的壹根油條壹分為二,這樣能讓小龔民更容易地理解這是數學概念。其實數學就在生活中,與生活息息相關,不是外公外婆就拿生活中的很多例子來給龔民講解更多的學習上的問題。而小龔民也像吸收不滿的海綿壹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理解外公外婆教給他的知識。
在這樣壹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之下,即使是壹個普通人也會有不錯的成績,更何況龔民這樣的天才呢?在龔民兩歲半的時候就能記住3000多個漢字,壹些簡單的數學加減問題、他能背誦英文單詞和部分古詩,這些似乎對於壹個常人來說沒有什麽難度,但此時的龔民也才兩歲半而已!對於普通的孩子來說,在這個年齡創造欲望、身體的協調性,還有求知欲也紛紛跟了上來,但完全不會像龔民這樣能學習得了這麽多知識。又過了僅僅半年,龔民已經能十分輕松地閱讀他那個年齡段的書籍,他還有壹個比較絕的技能,就是能把圓周率小數點後的數字背到200位。如果是壹個普通的孩子,三歲應該是上幼兒園的年紀,可能說話都還牙牙學語,因此,龔民的天才屬性已經毋庸置疑的凸顯了出來。
外公和外婆當然已經知道了龔民的特殊性,於是專門買了小學的課本,在家裏給他教課,外公外婆二人多年教學,教學能力自然沒的說。而龔民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也超強,五歲的時候竟然把小學六年的課程全部自學完了。於是六歲的龔民就開始上中學的課。壹個6歲的孩子去讀初中,而且去的班級是學校裏最優秀的班。同學們自然對龔民充滿了好奇心和羨慕。隨後,龔民又去蘇州壹所學校的少年班就讀了壹年。初中讀了三年,九歲的龔民又開始上高中。在他上高中的地方,他媽媽也在這個城市裏打工。不過後來因為戶口不在那兒,龔民只好轉到另外壹所高中考大學。每次轉學似乎都對這個只有九歲的孩子沒有任何壹點影響,他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再次名列前茅,或者成績根本就沒有掉下去過。
讓龔民學習成績這麽好的原因到底是什麽呢?因為他過人的記憶力。除了早期外公和外婆給她提供了壹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外,他的學習與他的智力還有學習方法也分不開關系。像壹串電話號碼,龔民看壹遍就能記得下來。讓許多文科高中生背的如癡如醉的長篇而又多復雜字句的文言文《離騷》,龔民也幾乎是看壹遍就能背得下來,這強大的記憶能力可真讓人羨慕啊!在完成了高中的學業以後,高考時,他取得了630多分的好成績。
對於壹個12歲的少年來說,這個事真是值得可喜可賀。值得壹提的是,在高考復習期間,龔民從來沒有熬過夜,他總是按時休息,按時早起,嚴格地遵循著休息的規律,因此在考場上也是比較放松的。最後,龔民獲得了兩家國內頂尖大學的橄欖枝。其中壹家就是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最終,龔民聽從了外公等人的建議,選擇了中科大少年班。少年班裏幾乎都是同齡人,全都是學習能力超強的少年,這樣壹個優秀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將非常有利於龔民以後的成長和生活,而且中科大少年班還設有專門的心理老師給予相關的心理輔導,避免這些天才學生過早的出現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剛進入大學以後,龔民確實感到了不小的壓力,周邊幾乎都是同齡人,但成就卻壹個比壹個的大。在這裏,龔民沒有以前那麽顯眼,但他不因為這個而氣餒或者沮喪,每個少年班的學生似乎心理也要比同齡人成熟的多,因此他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開始了自己的學業生涯。而之後的龔民還讀了中科大的研究生。隨後他打算去美國更頂尖的學府進行深造。
結語
每壹個天才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龔民在上大學的時候,有過壹段非常自由的時間,他就有點兒松懈了,後來在長輩和老師的監督下,他才又回到了以前那種不懈怠的學習狀態裏。因此每壹個天才也是需要後天努力的。如果後天不努力,不學習。那麽天才也還不如壹個普通人,壹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也同樣是重要的,否則就會發生我們語文課本上學習到的"傷仲永"這樣類似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