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仙葭蒼蒼

仙葭蒼蒼

通過描寫“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展現了壹幅蕭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達了壹種追求“伊人”求之不得淒清、冷落(或纏綿悱惻)的思想感情。

出自《國風·秦風·蒹葭》,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壹篇,作者無名氏。全詩三章,重章疊唱,後兩章只是對首章文字略加改動而成,形成各章內部韻律協和而各章之間韻律參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語義的往復推進。

原文如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如下: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壹方。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幹。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壹邊。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壹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擴展資料:

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最令人***鳴的東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造的“在水壹方”可望難即這壹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意境。好詩都能創造意境。意境是壹種格局、壹種結構,它具有含容壹切具備相似格局、類同結構的異質事物的性能。

“在水壹方”的結構是:追尋者——河水——伊人。由於詩中的“伊人”沒有具體所指,而河水的意義又在於阻隔,所以凡世間壹切因受阻而難以達到的種種追求,都可以在這裏發生同構***振和同情***鳴。

由此看來,不妨把《蒹葭》的詩意理解為壹種象征,把“在水壹方”看作是表達社會人生中壹切可望難即情境的壹個藝術範型。這裏的“伊人”,可以是賢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業、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聖境、仙界;這裏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塹,可以是宗法、禮教,也可以是現實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礙。

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現和表現天地。如此說來,古人把蒹葭解為勸人遵循周禮、招賢、懷人,今人把它視作愛情詩,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儀式,恐怕都有壹定道理,似不宜固執其壹而否決其他,因為它們都包蘊在“在水壹方”的象征意義之中。

百度百科——國風·秦風·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