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介紹中國的名山大川及其現在的旅遊情況,500字,總體介紹名山大川包括黃河長江三川五嶽道佛教聖地。拜求

介紹中國的名山大川及其現在的旅遊情況,500字,總體介紹名山大川包括黃河長江三川五嶽道佛教聖地。拜求

中華大地上,自古以來,從西向東橫貫著兩條奔流不息的大河——黃河與長江。在大約4000年的歷史中,黃河下遊決溢泛濫達1500次以上,河道曾多次作較大幅度的改道。因此,中國人民常常既把黃河比作孕育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偉大母親,又將她作為中華民族多災多難歷史的象征。黃河與長江,都是從中國西部的青海發源,自西向東奔流而入大海。長江流經的地區,稱為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壹,與黃河流域珠聯璧合,成為中華農業文明的保障基地。 五嶽 泰山: 泰山景區位於山東歷城、長清和泰安之間,面積為426平方千米。泰山為五嶽之首,主峰天柱峰(俗稱玉皇頂)在泰安境內,海拔1532.8米。景區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眾多。傳說歷代帝王登基之初或太平年歲,多會來此朝拜或舉行封禪大典。泰山主要自然風景名勝有柏洞、中天門、雲步橋、望人松、仙人橋、日觀峰、黑龍潭、石塢松濤等。主要文物古跡有位於山麓的許多殿廟寺院以及山上的王母池、南天門、碧霞祠、普照寺等。 華山: 華山在陜西省華陰市境內,北臨渭河平原。又名太華山,為五嶽之西嶽。山形遠望如蓮花盛開,古時“華”“花”通用,故名華山。華山崢嶸雄險,壁立千仞,海拔2200余米,向有“華山天下雄”之譽。有蓮花峰(西峰)、落雁峰(南峰)、朝陽峰(東峰)、玉女峰(中峰)、五雲峰(北峰)等。從山麓出發,經過白雲觀、玉泉院、青柯坪,越過著名的險徑“千尺幢”、“百尺峽”可達北峰。由玉女峰去東峰,可到觀日出處。附近有仙人亭、下棋亭。從東峰到西峰要經過南天門,這壹段是華山最險峻的長空棧道。在西峰可觀落日。 衡山: 衡山位於湖南省中部,是五嶽中的南嶽,山閫林木蔥茂,人稱“五嶽獨秀”。山麓的南嶽大廟占地近10萬平方米,大廟由象征衡山72峰的72根巨型石柱支撐,氣勢宏偉。山上景點眾多,以祝融峰(海拔1290米)之高、方廣寺(深藏於密林之中)之深、藏經洞之秀、水簾洞之奇合稱衡山“四絕”,日出、雲海、雪景、蛙會又稱衡山的“四大奇觀”。登山路線自山下南嶽大廟起,至半山亭後分為兩條。山上西嶺壹帶為湘中避暑勝地。 嵩山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內,屬伏牛山脈,東西綿延近100公裏,是我國壹大名山,為五嶽中的“中嶽”。嵩山有36峰,風景優美。主峰為峻極峰,海拔1492米。該山被譽為我國歷史發展的博物館,歷代曾多次興建廟宇、書院。帝王禪祭、文人騷客講學、高僧名道傳教,在嵩山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跡,著名的有漢代三闕、嵩山寺塔、中嶽廟、會善寺和少林寺。 恒山: 恒山位於大同南約62千米,為我國五嶽之壹,東接居庸關,西銜雁門關,是海河支流桑幹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恒山以道教聞名,古往今來,以奇險吸引著遊人。相傳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道教八仙之壹的張果老就是在恒山隱居潛修的。恒山以自然景色的雄奇秀美而著稱,東西綿延250千米,號稱有108峰,主峰高2016米,地處渾源縣城南。恒山王峰分為天峰嶺與翠屏嶺。兩峰各居東西,對峙而望。天峰嶺集中著恒山的諸多景觀。亭旨嶺、虎風口、懸根松、紫芝峪、梳妝樓,都是自然景觀中的奇跡。果老嶺、姑嫂崖、飛石窟、苦甜井更因為伴隨著瑰麗的傳說而充滿了神奇的色彩。 三山指 黃山: 黃山在安徽省黃山市,秦稱黟山,唐天寶六年(747年)改現名。主峰光明頂海拔1841米,最高點蓮花峰高1873米。在154平方千米的風景區內,有72峰各逞奇秀。古今遊人稱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為“黃山四絕”。主要景點有玉屏樓、始信峰、天都峰、慈光閣、半山寺、溫泉、排雲亭等。 廬山: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北望長江,東臨鄱陽湖。廬山主峰為海拔1474米的漢陽峰,全山景區面積廣達282平方千米。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氣候宜人,四季可遊。由於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山間植被茂密,凉爽宜人,盛夏時平均氣溫不足23℃,為避暑勝地。 雁蕩山 :雁蕩山位於浙江省樂清市境內,因“山頂有湖,蘆葦叢生,結草為蕩,秋雁宿之”而得名“雁蕩”。雁蕩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古為我國“東南第壹山”,以“山水奇秀”馳名中外。景區總面積450平方千米,有500多個景點,分靈峰、靈巖、三折瀑、大龍湫、雁湖、羊角洞、顯勝門、仙橋八個景區,其中“二靈壹龍”被稱為“雁蕩三絕”。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源於古代的巫術,方士,神仙。東漢末年,沛國豐縣人張道陵,對方術和神仙家思想核心進行總結,以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經典,編輯《想爾註》,招了聚門人,組成五鬥米道,在社會上傳播,於是道教便正式產生。最為人熟悉的應該就是武當山了,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鄂西北的丹江口市境內,是我國的道教名山,列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又是武當武術的發源地。主峰紫霄峰海拔1612米。武當山山勢奇特,雄渾壯闊。有72峰、36巖、24澗、3潭、9泉、構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的秀麗畫境。山間道觀總數達2萬余間,其規模宏大,建築考究、文物豐富的道觀建築群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山間主要景點有金殿、紫霄宮、遇真宮、復真觀、天乙真慶宮等近百處。 還有壹種大自然的奇跡。沙丘會伴隨著外力的作用,發出不同的聲音。有的好像絲竹管弦之音,有的如同鐘鼓之聲大作,隨著地理環境的不同以及外力作用的差異,沙丘也在改變著自身的旋律。從1000多年前開始,就有人為這壹奇異的現象尋找著答案,壹些神秘的傳說隨之應運而生。這是壹個困擾了科學家們長達十幾個世紀的謎團。關於它形成的原因,壹直眾說紛紜。像鳴沙山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城南5公裏。因沙動有聲而得名。古稱“沙角山”、“神沙山”。山有流沙積聚而成,東西長約40公裏,南北寬約20公裏,最高海拔1715米。其山沙壟相銜,峰如刀刃,遠看連綿起伏入虬龍蜿蜒,又似大海中的波濤湧來蕩去,甚為壯觀。沙粉紅、黃、綠、白、黑五色,晶瑩閃光不沾壹塵。如遇摩擦振動,便會殷殷發聲,輕若絲竹,重如雷鳴。故“沙嶺晴鳴”為敦煌“八景”之壹。1994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三山五嶽在中國雖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東、西、中三嶽都位於黃河岸邊,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詩經》中有“泰山巖巖,魯邦所瞻”、“嵩高維嶽,駿極於天”等詩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三山處於南方,相對於中原稍遠,繼五嶽之後成名,反映了華夏民族的南向擴展和中原文化的傳播。 後面幾句詩是描述黃河的,應該也能用到,上述的介紹應該不止500字,我不知道妳重點要介紹什麽東西,所以妳自己看著刪節吧,希望有幫助。 王昌齡的“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 杜甫《黃河二首》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願驅眾庶戴君王,混壹車書棄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