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川直達世界
蓉歐快鐵壹路奔馳,將“四川造”帶入歐洲市場。而來自歐洲的紅酒、牛奶、化妝品、香水等也乘坐著“鐵路快運”進入四川的千家萬戶。
這只是四川融入“壹帶壹路”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構建開放經濟格局的壹個縮影。
根據規劃,“十三五”時期,四川實施“251”行動計劃,選擇“壹帶壹路”沿線重點國家,在能源資源、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鼓勵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拓展海外市場。規劃建設新機場國際空港經濟區,推動新川創新科技園、川法生態科技園等國別產業園區合作***建。
走出去,引進來,四川還將構建出川出川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借助長江天然黃金水道,暢通四川出川通道。
在航空上,天府國際機場壹期工程將在“十三五”期內建成投用。全面覆蓋“壹帶壹路”6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區域樞紐機場,加快形成以成都為國內中轉樞紐,至歐、美、澳、非、亞5大洲的客貨直飛網絡。
作為國內第五大鐵路樞紐,到2020年,成都將建成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二環十射”鐵路運輸網,出川通道增加至15條,至西安、昆明、貴陽、蘭州、武漢4小時快鐵交通圈,至環渤海灣、長三角、珠三角地區8小時快鐵交通圈。
2、不要羨慕“閱兵藍”
“四川藍”將越來越多
既要金山銀山,還要碧水藍天。
成都的朋友,今年明顯感覺質空氣質量明顯好於去年。未來五年,四川還將要重拳出擊,投入大量的精力治理空氣。所以,不要羨慕“閱兵藍”了,今後,“成都藍”、“四川藍”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
10月28日,成都市環保局局長陳琳最新通報的數據,與2014年同期相比,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增加9天,中度汙染以上天數減少20天,其中,今年無嚴重汙染天數,去年同期為7天;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分別下降12.4%、20.3%、26.3%、11.9%,壹氧化碳超標率持平,臭氧超標率上升14.2個百分點。
除了空氣治理,未來五年四川還將全面實施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推進生態省建設,加強若爾蓋草原濕地、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秦巴生物多樣性等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推動長江、金沙江、嘉陵江等8大流域水土保持帶建設,構建生態安全戰略格局。
3、更多城市GDP將邁進2000億俱樂部
今年,成都第三繞城高速將全面開工,壹條高速公路串聯起經濟區內個大市州,極大方便了市州交流和市民出行。去年,天府新區升級為國家級新區後,今年又有4個重大項目落戶天府新區。
成都經濟區發展迅速,其它兄弟區域又將如何發展呢?十三五規劃指出,四川將繼續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推動首位城市成都提升品質,高水平建設天府新區,形成全省新興增長極,推動壹批市州經濟總量邁上2000億、1500億臺階。
同時在優先發展、領先發展成都經濟區的同時,大力推進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川西北生態經濟區發展特色經濟。
4、創新驅動產業轉型
“雙創”人才來川機會多
科博會、海科會、菁蓉會、蓉漂茶會、磨子橋創新創業街區……今年絕對稱得上四川的創新創業年,創新人才、創新產業、創新園區,如雨後春筍壹般,層出不窮。創新創業帶來的是各大產業的蓬勃發展,比如新能源汽車,在科博會上的規模,可比車展還大得多。
十三五規劃指出,四川仍要深入推進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企業創新主體培育、產業創新牽引升級、區域創新發展示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等“四大科技創新工程”;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和“中國制造2025”;積極培育頁巖氣、節能環保裝備、信息安全、航空與燃機、新能源汽車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以及積極培育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科技服務、養老健康服務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等,已經考慮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
5、成都除外全部放開戶籍
700萬農村人將變城裏人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2014年四川省城鎮化率已經達到46.3%,,但比全國還是低了8.4個百分點,未來我們要如何走?
十三五規劃提出,四川要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要求,深入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促進城鄉壹體化發展。
四川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總工程師邱建表示,“十三五”期間四川定的目標是,將以引導700萬人就近城鎮化、促進800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500萬人居住的城鎮危舊房和棚戶為重點,推進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
為此,“十三五”要全面放開除成都市以外的其他城鎮落戶限制;徹底改變傳統以“土地財政”為唯壹模式推動城鎮化的路徑,著力創新驅動,走出壹條集約節約、資源環境友好、可持續的新型城鎮化發展之路。
6、貧困村貧困縣“摘帽”
497.6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未來五年,四川將重點圍繞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積極推進“四大片區”扶貧攻堅,實施扶貧攻堅行動計劃。通過產業扶持、移民搬遷、強化社會保障等方式,精準解決貧困地區住房、交通、供水、電力等突出問題,基本消除絕對貧困。
省扶貧移民局局長張谷,“十三五”期間四川將打扶貧攻堅“3+10”組合拳,確保到2020年497.6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501個貧困村全部和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精細實施扶貧開發“10個專項方案”, 深化精準識別建檔立卡、深化幹部駐村幫扶、深化精準扶持措施、深化資金項目管理、深化扶貧脫貧實效、深化社會參與扶貧等“六個深化”或寫進規劃綱要。持續實施重大民生工程,積極擴大就業,改善收入分配,提高教育、醫療衛生等基本公***服務均等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