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什麽意思?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什麽意思?

釋義: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了,就沒有夥伴。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出處:“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

這句話壹直被人們用作告誡人的方式和誡律。人太精明、太過計較得失、太完美可苛了,朋友就少,落地眾叛親離。

擴展資料

人至察則無徒的代表人物:伯夷

伯夷是商末孤竹國人,殷商時期契的後代。伯夷為人十分清高,對人對己都以高標準嚴格要求。不屑於與諸侯朝臣中的惡人來往,後因對周武王在父親喪期發動戰爭,以暴制暴取得的王位的行為感到不滿,認為武王行為有辱“仁義”二字,遂不食周粟饑餓致死。孟子曾評論伯夷為人隘。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孟子·公孫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