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不期而遇,由遇而愛,從此壹愛壹生—致親愛的妳

不期而遇,由遇而愛,從此壹愛壹生—致親愛的妳

中學時期,身邊有很多同學迷戀看言情小說,勤奮到通宵達旦那種程度,我很是不理解,所以我自然沒被傳染。

在我的印象裏,這些偶像劇、言情小說的劇情大抵就是各種感情糾葛、各種逆襲、各種仇恨等等各種狗血。在中學時代,很多學生是沒有這些人生閱歷和較為正確的判斷標準的,也就是說在沒有建立起比較正確的三觀的前提下,他們很容易就會不加甄別地效仿他們所喜愛的人物的作風。

而且有個更嚴重的現象是,很多女生會期待王子無條件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從此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男生亦然。我想,這或許就可以解釋為什麽有那麽多青少年會容易沈迷言情小說的緣故了。

即便劇情千回百轉,各種狗血,但是結局往往是自己所期待的美好。而萬壹結局不能如己所願,但起碼牽動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也經歷了壹段人生體驗。然而我不禁想問然後呢?

現實和虛構的故事總是不太壹樣,有時候人入戲太深就會模糊了現實與虛幻的界限,人容易變得偏執。我當然不是說看言情小說、偶像劇不好,而是人要學會“冷眼旁觀”。什麽意思呢?就是要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去思考值得借鑒和學習的部分。這就是我判斷壹部言情小說、偶像劇是否值得看的標準。

而雲葭的新書《致親愛的妳》也是有壹部分比較童話、比較狗血的劇情,然而我卻不反感,因為裏面有比較值得被深思的部分。

和很多故事壹樣的,書裏描述的也是壹群長得特好看,家世背景又很好的人,他們花錢如流水,出入高檔場所,可以隨意出國旅遊,可以大膽妄為,可以冒著被停用信用卡的危險與父母對抗繼而找朋友接濟。

誠如妳所想,這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例子,有錢有勢的人容易成為朋友,成為世交。

而這部書中的主線就是女主廖馨馨與暗戀四年的宋南川插肩而過,卻收獲陸西城最真摯的愛的故事。

壹口氣讀完這本書,引發了我對“愛情”和“友情”這兩個方面的思考。

壹、關於愛情

1、愛情是否講究門當戶對?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我認為愛情裏需要講究門當戶對。

世俗裏的門當戶對可能指的是物質、家世背景這方面。但這還不夠全面,還有另壹部分更重要的那便是精神層面上,也就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是否契合。具象的表現就是能夠融洽的溝通和相處。

廖馨馨與陸西城無論是相貌、學歷、家世都是達到了門當戶對的標準。他們之所以閃婚有壹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外在的各方面都很合適。

再加之廖馨馨以為宋南川已經結婚和母親要她相親的原因促使下,壹切顯得自然而然又水到渠成。

後來在不斷的相處中,促使兩人的心不斷靠近的就是融洽的溝通和相處模式。

他們兩人因為外在的合適在壹起,因為相愛許諾壹生,不離不棄,互相包容體諒。即便中間有些許誤會,也沒有撒手分開,那是因為內在的愛已經根深蒂固,它的防護系統已經足夠去抵抗外界的幹擾。

故事裏還有廖馨馨的表弟蘇適與沒有什麽家世,但各方面配上蘇適是綽綽有余的夏彤兩人為了能得到蘇適母親認可的故事。

在蘇適母親的眼裏,壹定是要家世背景門當戶對才可以做她的兒媳婦,而夏彤很明顯不是她認可的人選,所以她采取了各種手段去拆散他們。

好在蘇適和夏彤足夠的相愛和***同的信念,壹直堅持努力著去獲取蘇適母親的認可。這是持久戰,也是考驗兩人相愛程度的試題。後來蘇適的母親也終於同意他們在壹起了。

有句話不是說了嘛:愛不是壹時好感,而是明明知道沒結果,還想要堅持下去的沖動。我知道遇到妳不容易,錯過了會很可惜。

如果有這壹份***同的認知,又何嘗不是精神層面上的門當戶對呢?

所以,門當戶對真的很重要,除了物質層面上,精神層面上也是很重要的。

2、愛情來臨時,是否應該不折手段去追尋?

廖馨馨為了宋南川,從學渣逆襲為學霸,考上麻省理工大學。後來又因為得知宋南川在倫敦任教,又放棄了麻省理工的學位,追隨他到了倫敦學習比較行星學。

因為骨子裏的驕傲和矜持,她壹直掩飾著對宋南川的愛慕之情。後來得知宋南川有了未婚妻,她便有意躲著宋南川。

而宋南川也是心儀廖馨馨的,只不過礙於他已經有了婚約,所以不敢表態。

有壹天廖馨馨問他:“宋教授,妳有喜歡的女孩子嗎?”

宋南川搖頭:“沒有”。

“真的沒有?不應該吧?我感覺妳有!”

“真的沒有。”他騙她。

後來,在泰晤士河畔的夕陽下,宋南川對廖馨馨說:“如果將來妳發現有人騙了妳,騙妳的那個人妳可以嫁給他,騙妳是因為他愛妳。”

廖馨馨問她:“為什麽騙人就是愛?”

“因為…他可能是想多壹次和妳坦白的機會。”

宋南川回國後,因為也跟未婚妻楊思雨和平解除婚約,他本可以在佟老師的撮合下與廖馨馨在壹起。

但誰知在陸西城本心儀廖馨馨,在他的推波助瀾下,廖馨馨因為之前打了前男友的女朋友的事,名聲越來越臭,又很害怕母親給她安排了不滿意的對象,於是廖馨馨就壹口回絕了母親的安排,跟陸西城假裝情侶關系甚至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由於消息都登報傳出了,宋南川便沒了機會。

天意弄人真是讓人無奈。幾年來的暗戀,求而不得,到最後也是無疾而終。

3、是否有所謂的錯過的愛情?

宋南川和廖馨馨在很多人看來就是錯過彼此的壹對璧人。他們曾經彼此相愛,壹方面因為婚約的束縛不想給他人造成傷害,壹方面又礙於自己的驕傲不想成為被拒絕的那壹個,壹直隱藏著自己對對方的愛慕之情不敢表態。

可是這分明是不夠愛啊!

在愛情裏面,不傷害別人是很好的道德準則。可是如果在沒有結婚之前,明知道自己喜歡的另有他人,卻壹直藏著掖著,這樣是不是對雙方的不負責任。沒有愛為基礎的婚姻怎麽經營?雖然婚姻終歸平淡,但這是愛情退卻過後的平淡,與壹開始就沒有愛的基礎的婚姻那是兩碼事。

所以,當我們看到最後,不禁惋惜,宋南川最後還是跟楊思雨解除婚約,那麽為什麽不早點解除?

可是啊!這就是宿命。所有的錯過其實都是“本應該”,也就沒有所謂的錯過了。因為是妳的終究是妳的,不是妳的即便有人強行撮合也無濟於事。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仿佛前世就早已註定。對於廖馨馨來說,陸西城就是她不期而遇的美好。

4、什麽是愛情?

不期而遇,由遇而愛,壹愛壹生—這才是愛情,是廖馨馨信仰的愛情。

愛情其實是很美妙而神秘的,關於愛情的定義和理解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冷暖自知。

就像我們彼此喜歡上對方的時刻也是那麽的美妙各異。

廖馨馨和陸西城的結婚典禮上,司儀問他們:“妳們是什麽時候發現愛上彼此的?”

陸西城說:“當我看見她哭的那壹刻。我覺得我不應該是為她擦眼淚的人,而是讓她不再流眼淚的人!”

廖馨馨說:“當我再也不敢直視他眼睛的那壹刻。”

陸西城對廖馨馨說:我以前從未期待過婚姻,因為我從未想過我會遇見妳。誰知我遇見了,幸好我遇見了。我想這便是屬於廖馨馨和陸西城的愛情。

二、關於友情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我們不壹定都擁有愛情,但我們壹定擁有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覺得友情也是很脆弱的。

曾經無話不談,像連體嬰兒的朋友,隨著時間、空間的距離或是誤會說散就散,並且有可能還會相忘於江湖從此再無瓜葛。

就是因為友情也會如此脆弱,才會更加羨慕廖馨馨與童虞茜這對閨蜜的情誼。

她們無話不談,知道彼此最深的秘密,遇到困惑第壹時間會請教對方,也會義無反顧為對方保駕護航。

書裏有壹段廖馨馨談論友誼的文字:我的朋友們,我所珍惜的,是妳無條件、無理由地站在我身邊的那種“節操碎了壹地”的是非觀。我違背道德,妳只需嗔我壹句“妳真是個奇葩,怎麽不帶我壹起”,因為指責我是衛道士們該做的事;我打家劫舍,妳只需震驚壹下“究竟是什麽樣的寶貝,值得妳去犯法”,因為拘捕我是警察們該做的事;我打了人,妳只需疑惑壹番“他做了什麽,惹得妳去打他”,因為同情他甚至為他出氣是他的朋友們該做的事;我淪為涸轍之鮒,妳只需罵壹句“真沒出息,怎麽落到了這步田地”,然後再把我拉上來,因為感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是江湖庸人們該做的事。我做任何事,肯定不會完全都是對的,但壹定是有非做不可的理由,也是能被妳們理解的,因為妳們是我的朋友,因為妳們和我壹樣,在“自己人”這壹概念裏沒有太絕對的是非觀。我需要的是能夠設身處地為我著想的朋友,而不是壹個劉三好。

其實朋友存在的意義就是“被需要”,有時候不見得妳壹定要為我解決什麽,妳只要陪著我就好。妳也無需怕會被我拖累,因為壹個正常人是不會舍得讓朋友受傷害的。

什麽才是真正持久的友誼,我想那就是不給彼此扣上“要當壹輩子好朋友”的枷鎖,讓彼此都有“被需要”的感覺,坦誠相待,勿忘常聯系。

結語:

《致親愛的妳》的主線是愛情,裏面沒有各種毀三觀的爭奪和仇視。有的是放下和祝福。

愛情是要找還是等?

其實找就是等,等就是找。天時地利人和還是至關重要的,要不然只能是“本應該”的錯過。

我始終相信“妳是誰便會遇見誰”,如果妳想遇到合適滿意的另壹半,那麽妳首先也要讓自己達到妳設定的標準。

也許我們很多人所期待的愛情便是:和相愛的人壹起看過晨光,再看夕陽,壹早壹晚,我們就擁有了壹生壹世。

最後用書裏的壹句話祝福大家:

被神只賜福的愛情,致最親愛的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