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解釋
時間像流水壹樣消逝,日夜不停。
二、出處
孔子的《論語子罕篇》
三、其他解釋
《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文:孔子在江邊上看著滔滔的江水感慨說:“這世間的人不顧修身續慧命,只為追逐名利前仆後繼的就像這江水壹般,挾老死病苦晝夜不停的奔勞。意為追求聖人之道要像河流壹樣,不舍晝夜的奔流向前。
四、註音:shì zhě rú sī fú
五、作者簡介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壹。
他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壹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擴展資料《論語·子罕》原文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禦乎,執射乎?
翻譯:
孔子很少談到利益,卻贊成天命和仁德。達巷黨這個地方有人說:“孔子真偉大啊!他學問淵博,因而不能以某壹方面的專長來稱贊他。”孔子聽說了,對他的學生說:“我要專長於哪個方面呢?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駕車吧。”
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沒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心。
百度百科-逝者如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