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電企業安全生產中常見問題
1.1 管理的職責、範圍、技術要求變化給安全管理帶來壓力。
1.1.1 安全管理職責更重了。農電體制改革後,電力部門政企分開,原供電局進行公司化改組、商業化運營、法制化管理,電力部門不再行使政府管電的行政職能。對農電工進行統壹收編,其人身安全也納入了縣級供電企業安全管理範圍。此外,農村老百姓發生人身觸電傷亡事故時,不管責任在誰,供電企業都難逃幹系,使縣級供電企業肩上的擔子更加沈重。
1.1.2 安全管理範圍更廣了。縣級供電企業常規安全管理範圍壹般指10kV及以上電力設施,農村配變的低壓出線為用戶產權分接點。農村電網實行“兩改壹同價”後,供電企業的電費計量點設在每個農戶的進戶線端即縣級供電企業的安全管理範圍從1OkV 延伸到農村220V。管理範圍擴大了數十倍,發生事故的幾率也同比增加,導致安全管理難度加大。
1.2 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措施沒有跟上改革與發展的步伐。
1.2.1 安全意識不強。沒有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穩定、發展、業績的關系,安全生產的責任意識淡薄,職工自我保護技能差,習慣性違章屢禁不止,人員責任事故時有發生。在檢修、施工中不認真落實現場安全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違反操作規程作業和不正確使用安全工器具造成人身死亡、重傷,電網事故、主設備損壞事故屢屢發生。
1.2.2 措施執行不力。對安全工作缺乏嚴肅認真的態度,缺乏“嚴、細、實”的工作作風;安全生產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安全管理措施沒有完全落實到位。
1.2.3 設備管理不實。設備缺陷處理不及時,長期帶病運行:設備的正常周期檢修、試驗工作沒有按照“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則進行;電網的穩定措施不力,留有安全隱患。
1.2.4 運行管理不細。現場運行規程沒有及時修訂;“兩票執行情況差”;“五防裝置”管理不規範:應急預案不完善:設備運行檔案不健全。
1.3 在依法保護、安全監督上措施不力,經營環境堪憂。
1.3.1 依法治企欠缺。電視線、廣播線、通訊線與電力線路同桿架設;未按要求懸掛安全警示牌、告示牌和標誌牌:與電力用戶未簽訂供用電安全協議:項目法人與設計、監理、施工方簽訂的協議不規範等,不依法依規的現象普遍存在。
1.3.2 安全監督不嚴。由於縣級供電企業安全監察部門人員少,結構不合理,專業知識欠缺,對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職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致使“壹般號召多、具體組織少,宏觀部署多、實際指導少,提出要求多、監督落實少”,經常被壹些非生產性事務纏繞,習慣於事故後的調查和責任追究。
1.4 供電企業內部的壹些影響因素:
①安全思想意識模糊,安全職責落實不到位,對實際工作中的安全措施宣講不全面不具體。
②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習慣性違章,如有些需要停電的作業,在沒有停電,掛地線情況下,就開始工作。
③管理工作不到位,設備的檢修記錄,設備檔案等記錄,不及時,保管不認真。
1.5 高速發展的電力需求對安全生產構成巨大的壓力。
①電力供需形勢轉換迅速,把握工作重點的難度增加。由於電源不足所掩蓋的電網供應能力與結構缺陷逐漸浮出水面。
② 電網的建設與改造規模空前,對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從基建質量監控、現場安全管理、施工器械維護到設備試驗投運驗收、系統方式調整、啟動投運等方面都長時間處於高強度運轉,稍有不慎,就會留下事故隱患。
1.6 電力體制改革的不確定性給安全生產管理帶來新的問題。
①不能根據市場變化趨勢及時調整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和市場運作機制,不穩定因素增多。
②基建市場逐步開放,但與之相適應的管理規範未能及時修正,安全管理控制的難度加大。
2.加強電力安全生產管理的幾點建議
2.1 建立持續改進機制,抓好安全性評價動態管理:建立應急預警機制,加強安全生產全過程管理,按照“分級管理,限期整改”原則,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單位,及時下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通知書,督促整改到位;完善管理機制,加強基礎管理,認真做好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十八項重點反措》等規程、標準的培訓和執行工作。
2.2 加強監督考核,完善約束機制。
2.2.1 切實履行安全監督職責。安全監督管理要做到“三個到位”,即思想認識要到位、監督職責要到位、基礎工作要到位,同時要強化“四種意識”,即服務意識、從嚴意識、協調意識、創新意識。
2.2.2 完善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完善安監職能和人員配備,通過安全性評價和安全檢查,使安全生產監督工作向發電側和需求側延伸,加強農電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把安全監督網絡向農村中低壓電網延伸,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
2.2.3 在預防事故上下功夫。堅持從基礎抓起,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現場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三重”(重大險情、重要施工、重大操作)到崗到位規定,嚴防各類責任事故的發生。
2.3 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的思想,對待工作要有責任心。“安全第壹”的思想不能體現在 口號 上,更重要的是貫徹落實。檢查設備時,壹定要按標準化的要求進行巡視。各級領導,應以身作側,遵守各項 規章制度 。
2.4 堅持科技創新,強化員工的專業素質,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同時,還應繼續深化企業內部改革,不斷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技能培訓不能僅限於壹般專業知識的學習,還應包括安全技能的內容,善於總結,善於吸取教訓,加強個人修養。
2.5 加強現場管理,在管理過程中要細心。因為整個管理過程都是壹些細小的事情,如標準化巡視等都是壹些細小的事情,而只有通過這些細微工作,才能及時發現隱患。
2.6 是要完善管理機制,加強基礎管理,完善約束機制,切實履行安全監督職責。嚴格作業現場管理和安全事故監督考核,加強對生產現場監督檢查,嚴格查處違規作業、確保施工作業方案的正確性、合理性;嚴格控制執行作業前技術交底、安全交底、確保每壹位作業人員對作業現場、作業程序、現場危險源和風險預控措施清楚。
2.7 加強安全性評價工作,貫徹“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到心中有數,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整體水平的有效途徑。
2.8 加強隊伍管理,對待違章現象不能姑息遷就。所以要強化作風管理,要真正地做到令行禁,有關部門要深入基層壹線,掌握現場的情況,遇到問題要及時解決,使規章制度能得到更好地執行。
2.9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文化,加強思想培訓教育,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同時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獎罰機制,加強安全責任體系建設,這也是目前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得以落實的組織保障,各級領導與壹線的工作人員,壹定要時刻樹立安全責任的傳遞意識。安全責任落實到位,通過量化、細化,使各項工作都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事故發生後,堅決抓住事故責任者和應受教育者這壹環節不放,讓他們在思想深處真正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總而言之,只要我們不斷地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培養他們良好的安全生產習慣,安全生產就不會成為壹句空話。
3.結語
電網安全生產不僅是壹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而且是電力公司乃至全社會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基礎。電網的安全關系到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責任十分重大,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電力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