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擁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近代以來,中國經歷了太多次的戰爭,以前的中國因為保守落後已經嘗到太過苦痛。那個時候的英雄們用自己頑強的意誌力和驚人的勇氣開拓著前面危險的道路。他們用自己的血和淚鑄就了民族之魂。今天要講述的這個人就是其中之壹,也是他因為信號差聽錯了命令,硬生生地打出了壹個軍事奇跡。
正文
1905年11月22日,方先覺出生於江蘇省蕭縣的壹個小地方。家中條件還算可以,父親是壹名清末的秀才,有些文化在身上。母親的性格也是十分的溫柔,將慈母的角色扮演的很好。在家中有五個孩子,方先覺排行第三,因為也算是出生在鄉紳家庭,父母二人對於孩子的學習教育十分重視,這就讓方先覺很小便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小時候在私塾上過學的方先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便有了想要成為律師的想法。
有了自己人生目標的方先覺壹直都踏踏實實的學習著,1924年9月,方先覺順利的考到了上海政法大學就讀。當時新思想的風潮席卷全國,方先覺也大受影響。接觸了三民主義之後,方先覺內心革命的小火苗開始慢慢的燃燒。當時還在上學的方先覺恰逢黃埔軍校招生,接收到這個信息之後,方先覺立馬就報了名,經歷過壹輪輪考試之後,最終在1925年,方先覺成為了黃埔軍校第三期的壹員。開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軍校裏的訓練十分嚴苛,他自己在進行訓練時也是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每壹點。也從來沒有對自己所做的決定後悔過。從黃埔軍校離開之後為了更好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方先覺參加過大大小小不少戰爭,也在作戰中積累出不少經驗。1937年,抗戰隨即爆發,方先覺積極參加。因為自身能力的優秀,很快在1943年就成為了軍長,更值得壹提的是,他是在同期同學當中第壹個成為了軍長的人。
1944年,為了更好的打通中國的交通要線,壹場日軍派遣了50萬兵力的大規模戰爭壹觸即發,這就是——豫湘桂戰役。同年的五月,30萬日軍直擊長沙,長沙很快就被攻占了下來。按照計劃進攻的日軍在到達湖南衡陽的時候遇到了絆子。
衡陽地處軍事要塞,自古就是軍家必爭之地,當時駐守在衡陽的部隊就是方先覺所帶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十軍。戰場上的戰況非常激烈,方先覺收到上級的軍令,說要守住陣地,但因為戰地得到信號不是很好且環境十分嘈雜,方先覺錯把守住陣地7天聽成了47天。多日的征戰下來,自己的第十軍也已經元氣大傷,方先覺也疑問過軍令是否有誤,但方先覺還是帶領著戰士們壹直堅持著。
在作戰進行到第四十天的時候,士兵們的情緒都瀕臨崩潰。在這麽多天裏,日軍頻頻進行猛烈的進攻,炮彈毒氣彈都如雨點落下,傷亡慘重。方先覺為了保住更多士兵們的安危,方先覺只好跟敵軍講和。這場戰爭最終以失敗落幕,方先覺也被敵軍俘虜了起來,被關押了三個月之久後,在11月時偷偷逃往了重慶。當時他堅守衡陽47天的傳奇故事已經傳播開來,各行各業對於他的評價也都是不住嘴的稱贊。
這場戰爭雖然惜敗,並給我方帶來了不少的損失,但日軍在這場戰爭中也沒有占到什麽便宜,不僅槍支彈藥浪費了許多,傷亡人數也是十分慘重。最重要的是,正是方先覺部隊們的阻擋,才打破了日軍三日攻陷衡陽的計劃。可以說,在這場戰爭中,方先覺部隊中的每壹個人都是真正的勇士。
結語:
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生在和平盛世的我們可能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殘酷,但是當我們看到戰爭留下來的痕跡的時候,也會想到,那些曾經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浴血奮戰的英雄們。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乃至生命鋪就了中國前進的道路,這群人值得我們用心去尊重,用心去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