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幹,他的廟被稱為“天下第壹廟”,墓被稱為“天下第壹墓”,孔子為他刻的碑又被稱為“天下第壹碑”,以死諫君的忠臣,被稱為“天下第壹仁”。
比幹是商末周初傑出的政治家,幼年就聰慧過人,在20歲就輔佐帝乙,為民著想,在帝乙去世後,又輔佐商紂王帝辛,壹生忠君愛國,主張減輕賦稅徭役,在商紂王沈迷美色,不理朝政,縱情聲色之時挺身而出,接連三天三夜在摘星樓下,勸紂王早日醒悟,能看清妲己的真面目,但紂王已被妲己所迷惑,聽不進任何建議,所以比幹以死相諫,所以說他是“天下第壹仁”。
我們都知道比幹有壹顆七竅玲瓏心,紂王聽了妲己的讒言,挖其心,傳說比幹被挖心後,在路上遇見壹個賣“沒心菜”的老奶奶,比幹問:“菜沒心能活,人沒心會如何?”,老奶奶說:“菜沒心能活,人沒心就會死。”比幹聽後,吐血身亡。
比幹廟是廟墓合壹的建築群之壹,正是這樣壹個亙古忠臣,許多皇帝都為他修繕陵墓,許多文人雅士也用詩詞的形式來紀念這位忠臣,而在廟宇之中,有著孔子用劍刻的碑,上面寫著“殷比幹莫”,因為這是孔子的真跡所以被稱為“天下第壹碑”。而之所以是“天下第壹墓”是因為這是第壹個有歷史記載的墳丘式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