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在貝希特斯加登迫使奧總理 K.舒施尼格(1897~1977)答應德國以下要求:特赦以政治犯名義囚禁的全部納粹黨員,任命奧地利納粹分子 A.賽斯-英誇特為內務部長兼保安部長,掌握警察權。3 月12日,納粹黨徒大肆宣揚“奧政府被***產黨暴徒包圍”,偽造奧政府請德出兵鎮壓騷亂的“緊急請求”,接著,德國軍隊長驅直入,兵不血刃地占領了奧地利。次日,希特勒到維也納,簽署了德奧合並的法律,奧國成為德意誌第三帝國的東方省。對希特勒這壹赤裸裸的侵略行為,西方列強僅僅表示抗議。不久,英、法、美等國又承認了德國對奧地利的吞並,分別把駐奧使館改為駐維也納領事館。蘇聯強烈譴責納粹德國的侵略 ,並建議召開國際會議討論集體對付希特勒的侵略,西方國家對蘇聯的建議置之不理。希特勒吞並奧地利,增強了德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和戰略地位,更加肆無忌憚地實現它的侵略和戰爭計劃。
1943年10月蘇、美、英三國外長莫斯科會議宣布德國吞並奧地利無效,決定恢復奧的獨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美、英、法四國分區占領奧地利。1955 年5月四國同奧簽訂《奧地利國家條約》,奧地利重新贏得主權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