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氏曰趙令疇詞(樓上縈簾弱絮)當是《烏夜啼》而非《相見歡》之別名。據《唐宋詞鑒賞辭典》後附《詞牌簡介》,《烏夜啼》亦是唐教坊曲,又名《聖無憂》,平韻四十七字,又有四十八字體,或名《錦堂春》。其與《相見歡》之別名《烏夜啼》不同。趙作殆為四十八字體之《錦堂春》(《烏夜啼》)乎?”
烏夜啼·春思(樓上縈簾弱絮)也是同李煜的昨夜風兼雨壹樣格式(微異)。也就是說,此《烏夜啼》非彼《烏夜啼》。
“梅氏曰趙令疇詞(樓上縈簾弱絮)當是《烏夜啼》而非《相見歡》之別名。據《唐宋詞鑒賞辭典》後附《詞牌簡介》,《烏夜啼》亦是唐教坊曲,又名《聖無憂》,平韻四十七字,又有四十八字體,或名《錦堂春》。其與《相見歡》之別名《烏夜啼》不同。趙作殆為四十八字體之《錦堂春》(《烏夜啼》)乎?”
烏夜啼·春思(樓上縈簾弱絮)也是同李煜的昨夜風兼雨壹樣格式(微異)。也就是說,此《烏夜啼》非彼《烏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