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刀的歷史,是從明治維新時開始的。在此之前,日本國內都是流行的武士刀,但在明治維新時,日本政府實行廢刀令,武士不能再公開攜帶刀劍,只有皇室成員、前各藩藩主(大名)、軍人和警察才能攜帶刀劍。
隨後,日本政府將國內武士手中的武士刀全部收繳,重新鑄成軍刀,用於軍隊兵器。
最開始,因為明治維新中,日本陸軍的戰術和軍制都是師從德國,海軍則為英國制,這也導致他們的軍刀也被西洋化,當時日本天皇、首相和軍官們,都是佩帶有櫻花紋飾的西洋式指揮刀。
等到1933年,隨著日本的崛起,日本國內開始提倡復興日本本土文化,這個時候開始有人不斷向政府提出復興日本刀劍的建議。
恰好就在這時,侵占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以第6、第8師團等部8萬余眾,向中國長城主峰口等處發起進攻,長城抗戰由此爆發。
當時,中國軍隊第29軍第37師的大刀隊在趙登禹旅長的率領下,乘雪夜迂回至喜峰口日軍側後,摧毀敵炮兵陣地,殲敵3000余人。
在這場戰爭中,日本士兵用他們的西洋指揮刀和中國士兵的大刀進行白刃戰,結果被殺得毫無還手之力,中國大刀壹戰成名。
事後,日本報紙發表聲明說:?自明治大帝造兵以來,皇軍名譽盡喪於喜峰口以外,而遭六十年來未有之侮辱。隨後,在日本陸軍大臣的倡導下,日軍遂於1934年廢棄華而不實的西洋式指揮刀,全部改為拼殺力度極大的日本式軍刀。自此,日本軍刀制度也終於形成。
當時的日本軍刀,主要仿照以前日本武士刀的樣式制作而成,主要有三種型號:壹種是裝備中高級軍官的將官軍刀;壹種是裝備中級軍官的佐官軍刀;最後壹種是裝備低級軍官的尉官軍刀。
從刀的樣式和材質來看,這三種型號的軍刀,並沒有多大區別,甚至看起來幾乎是壹模壹樣。它們最大的區別,主要有兩塊:刀柄顏色和裝飾。
關於刀柄顏色,通常情況下,尉官軍刀是黃銅色刀柄,佐官軍刀是銀色刀把,將官軍刀則是金色刀柄。
至於軍刀的裝飾,主要看?刀緒?的顏色,也就是掛在刀尾部的穗狀裝飾物的顏色,通常情況下,將官軍刀的刀緒是金色,佐官軍刀的刀緒是紅色,尉官軍刀的刀緒是青色。
當然,在軍刀的壹些工藝和細節上面,這三種型號的刀還會許多差別,但這需要專業懂刀的人士才能鑒定出來,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上面這兩種辦法,是最好且最快辨別它們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