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黃河水清,必有大災”,他的科學依據是什麽?

“黃河水清,必有大災”,他的科學依據是什麽?

“黃河水清,必有大災”這句話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

黃河是主要河流之中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常常有壹碗河水半碗沙的說法。正因為攜帶的泥沙過多,在黃河的下遊才會形成地上河。而也正是因為含有的泥沙太多,使得河水的顏色變黃,故而才得名為黃河。

黃河的泥沙多,在於黃河上遊的植被破壞得很嚴重,沒有了植被的保護,就容易形成大面積的水土流水,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沖刷,在黃土高原上留下了壹條條深深的溝壑。壹旦下雨,沒有植被保護的黃土,就在水流的搬運之下,流入到黃河之中,成為了黃河之中的泥沙。也使得黃河的顏色被染成了黃色。

了解到了黃河水之中泥沙來源與水發黃變渾的原因,那麽也就可以想到為什麽說黃河水清,必有大災了。黃河如果出現水清,那麽自然是黃河之中的泥沙大大的減少了。黃河是壹條大河,整條黃河並非僅僅是壹條河,而是壹個完整的水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河流域。

那麽要做到整條黃河的水清,可以推測出遭遇了旱災,只有遇見旱災,降水量大大的下降,才可能在大幅度的降低水土流失,大幅度降低黃河之中的含沙量。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就是壹般很清澈的河流在下大雨之後,水流也會變得渾濁。

黃河是壹個巨大的流域,水系支流眾多,如果僅僅只是壹兩條支流變得清澈了,那麽這並不會影響到黃河的整體情況。如果黃河整體變清,就說明了在黃河整體的流域上出現了大範圍長時間的旱災,只有出現這種情況,才會出現黃河水流變清的情況。

所以這就是黃河水清必有大災說法的科學依據,這其實是河流含沙量與降雨量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