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萬戶是哪朝人

萬戶是哪朝人

明朝。

第壹個想到利用火箭飛行的人——萬戶飛天垂青史

火箭是現代發射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的運載工具,是我們祖先首先發明的。起始,只是用於過年過節放煙火時使用,到13世紀,人們把火箭用作戰爭武器,以後傳入歐洲。

第壹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準,最早的載人航天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西方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壹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萬戶的想法現在看來很可笑,然而在那個時代卻是富有創造性的,他的基本方法和勇敢精神受到人們的肯定和敬仰。他既考慮到上升的工具也考慮到安全下落的降落傘——風箏,這都是前所未有的。為紀念萬戶,月球上的壹座環形山以這位古代的中國人命名。

有人說,中國人的“載人飛船研究”,其實從600多年前便開始了。而在人類第壹個宇航員加加林上天41年之後,這壹偉大的進程,終於回到了人類登天的“祖國”——中國。“神舟”號,是為了完成萬戶沒有實現的古老夢想。

據《文明》雜誌介紹,美國火箭學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噴氣發動機》(Rockets and Jets)壹書中提到,“約當14世紀之末,有壹位中國的官吏叫萬戶,他在壹把座椅的背後,裝上47枚當時可能買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綁在椅子的前邊,兩只手各拿壹個大風箏。然後叫他的仆人同時點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進的力量,加上風箏上升的力量飛向前方。”

基姆在書中並沒有提到“萬戶飛天”壹事的來源。國內清華大學教授劉仙洲首先將其翻譯為中文,後來“萬戶飛天”的故事以各種形式被廣泛引用。在前蘇聯、德國、英國等國的火箭專家的壹些著作中,也提到了這件事。在20世紀70年代的壹次國際天文聯合會上,月球上壹座環形山被命名為“萬戶”,以紀念“第壹個試圖利用火箭作飛行的人”。

關於萬戶飛天,其中還有壹些不為多數人所知的故事。

據說萬戶原是木匠,喜好鉆研技巧,從軍之後,改進過不少刀槍車船,在同瓦剌的戰事中屢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將的青睞,要他在兵器局供職,兩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從不趨炎附勢,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廣太等壹班*臣,被革去壹切職務,並幽禁在拒馬河上遊的深山鬼谷中。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棣,想繼位當皇帝。他壹方面網羅黨羽,擴充兵力;另壹方面搜羅各種技藝,獻給朱元璋,討其喜歡。李廣太投燕王所好,知道萬戶是與班背***同造飛鳥的,對其軟硬兼施,想利用他來為皇上造飛龍。萬戶表面上同意造飛龍,想趁機營救班背,同時完成造飛鳥的宿願。

萬戶去鬼谷與班背會合,但是晚了壹步,原來班背已被瓦剌軍所害,是李廣太暗中給瓦剌軍報的信。好在班背見勢不好,令隨從帶著他的《火箭書》沖了出去。萬戶決心造出飛鳥,以實現班背的遺願。他仔細閱讀了班背的《火箭書》,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火箭,然後畫出飛鳥的圖型,眾匠人按圖制造飛鳥。試飛時,飛鳥放在山頭上,萬戶拿起風箏坐在鳥背上。先點燃鳥尾引線,火箭噴火,飛鳥離開山頭向前飛去。接著兩腳噴火,飛鳥沖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飛鳥翻滾著摔在山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