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和數字技術加速應用,推進“智慧工地”建設已成為推動建造方式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助力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實現施工安全生產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法。
“智慧工地”基於BIM(建築信息模型)+AI(人工智能)智能大數據中心和雲平臺,圍繞建築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集成安全、質量、綠色施工、勞務實名制等多個管理模塊,支撐現場管理、互聯協同、智能決策、數據***享的信息化系統協助完成監督和管理工作,全方位監控施工現場,形成信息化、數字化、可視化的項目管理體系。
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就像是讓工地長了“眼睛”“耳朵”“鼻子”,看得見違章、聽得見噪音、嗅得到隱患,實時精確把控施工現場脈絡。現有“智慧工地”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包括:
?1、人員信息安全管控,人是安全工作的核心,是現場安全管理中能動性最強、最靈活的因素。“智慧工地”對施工人員進行高效精準管控,對於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設置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對智慧工地施工人員的身份信息、進出場等進行實名制登記管理,既能實時打卡,保護工友權益,又能規範人員進出,保障工地人員安全。借助該系統信息集成個人身份信息、技能水平、薪資賬戶等,建立施工人員信息數據庫,方便快捷地記錄工人的施工活動、考勤記錄等。
2、機械設備安全監控
塔吊、升降機、吊籃等作業活動本身潛藏高空作業風險,防護裝置或防護用品存在缺陷都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借助實時監測系統,可以解決智慧工地安全隱患,將設施設備管起來。
工地接入智慧系統後,智慧工地內作業層、塔吊、施工電梯等存在安全隱患的部位均安裝了實時監測設備,能對塔吊的起重量、力矩、幅度、高度、風速、群塔防碰撞等項目和施工電梯的載重、人數、上下限位等實時監測,傳出的視頻和采集的數據全部集中到“智慧工地”雲平臺上展示,管理人員通過手機終端也能實時查看。
?3、智能穿戴安全防護
施工現場多為露天作業,施工人員長時間直接暴露在高溫、嚴寒的工作環境中進行高強度工作,尤其從事高空作業、光線較差的地下或夜班作業等,稍有松懈就可能發生安全事故。智能安全帽、智能手環、智能眼鏡等智能穿戴設備,可以幫助施工人員做好安全防護。
比如像壹些人臉識別終端機,就可以檢測工作人員的安全帽等設備是否佩戴規範,甚至可以有檢測施工人員體溫和疲憊狀態的功能,給像塔吊,泥頭車這類的重型器械的操作,提供有壹層安全保障。
雖然現在的建築行業發展已較為成熟,但相比於其他行業來說,建築業依舊稱得上是壹個“高危”行業,隨時隨地存在著隱藏的危險。安全生產是建築業不可觸碰的底線,所有智慧工地都要增強施工安全意識、規範安全行為、弘揚安全文化,時刻拉緊安全生產生命紅線。
“智慧工地”的建設與應用,可有效預防違規作業導致的安全事故發生,實現規範施工管理、減少安全隱患、節省人力投入、降低運營成本,提前化解風險,為建築施工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如果感興趣,歡迎來咨詢漢瑪智慧,這裏有很多優秀的智慧工地管理平臺系統解決方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