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7.1香港回歸紀念日的來歷及意義

7.1香港回歸紀念日的來歷及意義

7.1香港回歸紀念日的來歷及意義

 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因此這壹天也成為香港回歸紀念日。下面我就為大介紹7.1香港回歸紀念日的來歷及意義,歡迎閱讀!

 7.1香港回歸紀念日的來歷

 1997 年6月30日,國家主席江澤民率中國政府代表團抵達香港,出席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踏上香港的土地。 同日,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進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進駐香港特別行政區。於1997年7月1日零時開始履行防務職責。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進駐香港歡送大會在深圳隆重舉行。中***中央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代表、中央軍委向即將啟程的駐港部隊官兵表示歡送,並發表重要講話。 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淩晨 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五樓大會堂隆重舉行。

 6 月30日23時42分,交接儀式正式開始,中方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總理、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琛、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英方查爾斯王子、首相布萊爾、外交大臣庫克、離任港督彭定康、國防參謀長查爾斯?格思裏,同時步入會場登上主席臺主禮臺。1997年7月1 日零時,中華人民***和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在香港升起。零時4分,中華人民***和國主席江澤民莊嚴宣告:根據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兩國政府如期舉行了香港交接儀式,宣告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這是中華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與正義事業的勝利。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回歸祖國,標誌著香港同胞從此成為祖國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發展從此進入壹個嶄新的時代。零時12分,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結束。

 7 月1日,中華人民***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1時30分,中華人民***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七樓隆重舉行。江澤民主席、總理和錢其琛、王漢斌、張萬年等中央代表團成員在主席臺就座。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錢其琛主持儀式。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第壹個宣誓就職,國務院總理監誓。接著,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壹屆政府23名主要官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壹屆行政會議14名成員,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 會59名議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常設法官、高等法院法官36人,分批走上主席臺宣誓就職。隨後,總理講話,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成立表示 熱烈祝賀,並且宣布:從今天起,《中華人民***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開始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壹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作題為《追求卓越,***享繁榮》的講話。

 當日上午,中華人民***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舉行。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典上發表講話,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回到祖國大家庭的600多萬香港同胞表示親切問候,並鄭重重申:?壹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變,是中央政府壹項長期的基本方針。 當日下午,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盛大招待會,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全國56個民族的代表及首都各界人士等***四千多人出席。當日晚,中***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舉行?首都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大會?。

 江澤民在大會上講話指出:香港回歸,標誌著中國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國恥,開創了香港和祖國內地***同發展的新紀元;標誌著我們在完成祖國統壹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壹步;標誌著中國人民為世界和平、發展與進步事業做出了新的貢獻。

 7.1香港回歸紀念日的意義

 壹九九七年七月壹日,中國政府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壹國兩制?的理論和政策首先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付諸具體實施。這壹切均表明:壹個重要的歷史時刻來到了我們面前。

 香港回歸是今年我國的兩件大事之壹,但是它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顯然是超年度的,它的影響是世界性的,可以說是世紀末世界上的壹件大事。正如外電評論所說的,今年6月30日午夜的鐘聲敲響以後,香港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此英國殖民統治長達150多年的歷史結束了。

 作為壹個中國人,筆者和所有的炎黃子孫壹樣,對香港的回歸懷有天然的歡欣之情;作為壹名學者,筆者又不免對此產生了特殊的獨立思考。

 壹九九七年七月壹日是壹個特殊的。敏感的時間刻度,它高度濃縮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多方面內容。筆者甚至對它抱持著壹種十分微妙。細膩的情感和唯恐輕率地跨過這壹?時間門檻?的潛意識。如同大多數周圍的人壹樣,筆者從北京市中心中國歷史博物館正門前豎立起香港回歸倒計時牌之日始,便經常在心中暗暗地計算著它日益迫近的倒計天數。香港回歸祖國,是中國社會和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當今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所決定的。時間老人絕不會偏愛任何壹方,也不會喪失自己的天職。

 香港回歸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意義。它將是自然而然地讓中華民族挺立在壹座歷史的高峰上,平心靜氣地回顧歷史。成熟理智地總結經驗的十分恰當的時間座標。人們將穿越時間的隧道,從150多年的民族坎坷和積極奮鬥中,從每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和關鍵的.轉折時刻中,去尋覓歷史的足跡,把握歷史發展的脈搏。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中華民族飽嘗了外國列強的侵略和壓迫。中國的近現代史是壹部屈辱的記錄。其中,英國殖民者通過炮艦政策。海盜行徑和不平等條約割占了香港,使之成為西方世界問鼎中華和擄掠東方財富的橋頭堡。因而香港的歷史命運正是中華民族150多年特殊遭遇的壹個生動寫照。今天,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不懈努力之下,香港回歸祖國,百年的民族恥辱被洗刷,民族的神聖感情再次升華。這是香港回歸歷史意義的最基本的方面。

 香港回歸歷史意義的另壹個方面,在於它表現了中國人民長期反對強權政治的膽識和魄力。歷史敎科書告訴人們: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1860年《北京條約》和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占《或強行租借》了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從而成為強權政治捆搏中國人民手腳的壹條條枷鎖。然而另壹方面,中國的近現代史也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奮起反抗,從不向外國列強低頭讓步的鬥爭歷程。林則徐。關天培和三元裏的民眾,這些響當當的名字和他們不屈不撓戰鬥的業績,早已成為象征中國人性格的自然符號。而從1840年起,中國人民從未停止過跟強權政治作抗爭的行動;並且,這種抗爭已經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和不容爭辯的偉大成果。人們會想起:1982 年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來北京訪問,與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進行了十分坦率的會談。這壹時期,正是鄧小平?壹個國家,兩種制度?和?和平統壹,壹國兩制?的構想趨於成熟定型的關鍵時期。當鄧小平提出中國政府將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並用?壹國兩制?方案來解決香港問題時,素有?鐵娘子?之稱的柴契爾聞聽此言,心慌走神,在人民大會堂的臺階上險些跌了壹跤。挾馬島之戰勝利余威來到北京的柴契爾夫人,在會談開始時就拋出了?三個條約繼續有效? 的論調,聲言中國只能收回新界,而香港島和九龍則按條約永屬英國。未料,此說被中國方面當場回絕,鄧小平以堅定的口吻回答:?主權問題是不可以討論的?。第二年,英國政府推出?以主權換治權?的方案,再次遭到中國政府代表團的否定。畢竟,中國不是阿根廷,中國已是壹個站起來的大國,以強權政治為內涵的?阿根廷情結?在北京這裏壹點不起作用。

 從1840年到1997年這樣壹個極大的歷史跨度,包含了中國社會和歷史的豐富內容,在世界歷史發展中也占有極為特殊的重要地位。這150多年的時間,是中國人民不斷探索,逐步走向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社會進步的現代化目標的過程。因此,我們說它?香港回歸? 確實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還包含了又壹個方面的應有之義。它為中國正在從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了壹個很好的參照系。進入近現代以來,中國社會面臨著兩個大的歷史主題:壹是要爭取民族和國家的真正獨立和自主的地位,二是要爭取努力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以使中國走出古老文明的困惑而躋身於世界強國的地位。但是由於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這兩大主題不時地發生沖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人民致力於解決第壹個問題,即通過不懈的努力以獨立自主的姿態出現於現代世界民族之林。而在距離我們較近的時候,中國人民才開始進入了現代化探索和建設的新時期。而恰在這樣的階段,對於中國來講,機遇與挑戰並存;探索中有挫折,建設中有進步。更加重要的是,壹個輝煌的前景已經展現在全體中國人民面前。當然,香港作為壹顆?東方的明珠?,無疑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扮演有重要的角色。當這顆?明珠?回到祖國母體懷抱之時,它也就有了更加光明的明天;它也就能夠成為中國與世界進行?國際接軌?的極有力的環節。

 除了從歷史的角度,即透過歷史表像看到100多年的歷史積澱之外,我們也認為香港回歸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香港回歸在中國國家統壹的整體進程中,包括香港問題。澳門問題和臺灣問題的解決中,占有重要的先導地位;毫無疑問,它是國家統壹大業邁出的堅實的第壹步。江澤民主席指出:它是祖國統壹邁出的歷史性的重要壹步。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認為:它將開創香港和中國的歷史新紀元。極有可能的是,香港的順利回歸和繼續保持繁榮穩定,會啟動中國國家統壹的實施過程。筆者認為,香港回歸對於國家統壹大業的壹個重要啟示,是成功地解決了?過渡時期?的問題,即順利實現了?平穩過渡?。1992年彭定康當上香港總督後,英國方面提出了?成功過渡?的新政策,反對它承諾過的?平穩過渡?方針。所謂?成功過渡?,就是給香港回歸制造麻煩,把港英的壹套政經框架強加給中方,在?九七大限?後繼續發揮?體制性?的作用。中國政府對此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在港英破壞?直通車?的情況下?另起爐竈?,采取了有效。有力的措施,成功地舉行了首任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臨時立法會?等的推選工作,並妥善解決了?新機場?等跨越九七的問題,這樣就保障了香港回歸前的?平穩過渡?。香港回歸大局既定,大勢所趨,港英當局陷於十分被動的尷尬境地。

 在談到國家統壹大業時,不少人經常提到?要發揮政治智慧?,但這種?政治智慧?具體是甚麽,又常常講不太清楚。筆者以為,說?發揮政治智慧?不如說 ?發揮春秋智慧?,即用新的觀念。變通的方法去解決我們面前的難題。香港的順利回歸在這方面起到了示範的作用。?壹國兩制?方針應用於香港問題的解決,已經形成了壹套完整。系統和有效的模式,我們可以把它稱作?壹國兩制?的?香港版?。這壹版本有如下特點:

 1、形成了?壹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完整配套方案。而與此對比,在解決臺灣問題時如何建構?壹國兩制?後面的配套方針已甚值考慮;

 2、在解決香港問題過程中,提供了有效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從182年憲法關於設立?特別行政區?的條款。《香港基本法》到《駐軍法》等具體法規及其壹系列政策的出臺,使香港問題的解決具備了充分的條件;

 3、在解決香港問題時,沒有在?壹個中國?原則上發生重大爭執。

 我國政府提出的是?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英國方面並未對此提出挑戰,香港人也未提出要建立?對等的政治實體?。而與此對比,在解決臺灣問題時,臺灣當局反對壹個中國原則,提出要建立?對等的政治實體?,以?分裂分治?為兩岸關系定位。因此,在壹個中國原則上產生高度***識,是順利推行?壹國兩制?方針的政治基礎,這也就是香港回歸對於祖國統壹的壹大啟示。當然,?壹國兩制?將如何具體落實和執行,到底會產生甚麽樣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諸層面的效果,香港回歸後是真正揭曉的時期。應該說,?壹國兩制?是壹種前所未有的構想和政治選擇方案,是總結歷史經驗。面向香港實際情況的產物。英國政治家柴契爾夫人和希思等人認為它是壹個?很好的構想?,美國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基辛格也說?壹國兩制在香港是能夠行得通的?。今後,人們肯定會更多地從實踐層面,去體會?壹國兩制?這壹在80年代初提出。在90年代末期付諸實施,而更加面向21世紀的方案。總之,?壹國兩制?的理論和政策在香港這塊土地上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香港回歸,從現實層面考慮,還將加強中國的國家力量和國際地位。在實行十幾年的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綜合國力大大提高,而香港的回歸,將首先增加國家總體的經濟實力。世界貿易組織(WTO) 總幹事魯傑羅最近訪問我國,他指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五大貿易國(而原來是第十壹位),這是因為香港這壹重要的貿易力量回到了中國。香港的回歸,還將加強我國的國際政治。經濟地位。洗刷百年恥辱,有助於提升我國的國際威望,而?國際威望?在國家總體實力和國際地位的評估中占有相當大的份量。從地緣關系上看,香港回歸,會直接加強我國在亞太地區的地位,進壹步改善我國的外部環境,使我國在亞太經濟合作。政治發展和安全對話中,擁有更多。更好。而且也更加機動的機會。這種效應,今後將會持續地出現,而且是壹種?放大效應?(或叫?馬太效應?)。

 最後我們要說,真正完全的國家統壹和徹底實現現代化的目標,是對全部中國現代歷史的最後總結,也是全體中國人(包括中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的中國人)尋找到自己位置的最佳衡量指標。現在,香港問題已經成功順利地解決,澳門也將在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而臺灣問題在中國統壹進程中的地位將日益突出地擺在我們大家的重要議事日程上。只有牢記這150多年的歷史及其經驗,只有不那麽輕率地渡過許多?重要的歷史時刻?,才能找到解決歷史和現實問題的?鑰匙?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