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說苑》

《說苑》

分類: 教育/學業/考試 >> 學習幫助

問題描述:

齊桓公問管仲曰:“王者何貴?”曰:“貴天。”桓公仰而視天。管仲曰:“所謂天者,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為天,百姓與之則_____,輔之則_____,非之則,背之則,詩雲:‘人而無良,相怨壹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幫忙翻譯全文和加括號的字,填上橫線上的字。

解析:

齊桓公問管仲:“君王要重視(貴:重視,崇尚)什麽?”(管仲回答)說:“要看重天。”桓公仰望著(天)。管仲說:“所說的天,不是指蒼蒼茫茫的天空。當君王的,要把老百姓當作天。給與百姓恩賜就能社會安定,幫助百姓就能國家富強;非難百姓天下就會危險,違背百姓國家就會滅亡。” 《詩經》說:百姓不良善,在壹方埋怨不已,百姓埋怨他的官員,最後不滅亡的,從來就沒有過。

西漢劉向編著的《說苑》中,有壹篇記載齊桓公和管仲談“天”的文章。原文如下:

“齊桓公問管仲曰:‘王者何貴’?曰:‘貴天’。桓公仰而視天。管仲曰:所謂天者,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人君者,以百姓為天。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背之則亡。”

這段文言文大體的意思是:

齊桓公問管仲道:“當君王的人,應尊重什麽?”(管仲回答)說:“應尊重天。”(於是)桓公仰而望天。管仲說:“我所說的‘天’,不是蒼蒼莽莽的天,當君王的人,要把百姓當作天。(對於壹個國家來說),百姓親附,就可安寧;百姓輔助,就能強盛;百姓反對,就很危險;百姓背棄,就要滅亡。”

原文不足百字,可謂言簡意賅。“以百姓為天”之論,振聾發聵,難能可貴!在古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閃耀“貴民”思想火花的言論,時有所見。《尚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明言人民是國家的根本,人民安居樂業了,國家才能安寧。《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坦言人民最為重要,其次是國家,君主是最輕的。

貴 重視、謂 指、詩 《詩經》、遂 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