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東莞有哪些好吃的小吃-美食推薦

東莞有哪些好吃的小吃-美食推薦

想要在東莞吃到好吃的,首先妳要了解當地有哪些美食,之後再去做攻略,去當地好評比較好的景區品嘗美食,下面就隨著小編壹起去看看在東莞到底是有哪些美食不容錯過。

鵝肉

廣東人對於鵝的摯愛幾乎無人不曉。當地人壹年總計能吃掉1.7億只鵝。最膾炙人口的壹定是燒鵝。多味香辛料灌入鵝腹腔入味。表皮經風幹淋水等多道工藝後送入烤爐。表皮酥脆,內裏多汁。大快朵頤風味層出不窮。

燒鵝如此盛行,東莞人卻對鵝有著自己的執著。酸梅醬,為鵝肉帶來酸甜可口的清新味道。不僅作為燒鵝蘸料,東莞人更是將其作為鵝肉加熱烹調的原料。

煮好的整鵝迅速降溫。歷經冰火兩重天,白斬鵝爽滑勁道、清淡素雅,最適合夏日消暑。

而東莞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大嶺山地區,在烤鵝上自然也有獨門見解。濕熱的氣候和密布的河網為鵝提供了適宜的生活環境。

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森林,大嶺山似乎並不急於趕上快速現代化的洪流。但是或許也就是這樣,這裏的文化將過往融入當下。即使是燒鵝,也不用依賴鐵器和電力。

在當地陶土制成的鐘形罩子鵝樓和荔枝木的加持下,大嶺山燒鵝外皮油潤筋道,肉質彈嫩多汁。料汁鹹鮮中微透清甜,由表及裏再次浸潤鵝肉。這是屬於東莞山區的風味。

香蕉

香蕉,普遍被當作即食的水果。而在東莞,這眾人眼前金黃色的水果卻在料理界大放異彩。

還在花蕾時期的香蕉稱為蕉蕾。脆嫩如筍,又含帶秋葵的粘滑。清焯去除苦澀。在豬肉蛋餅的焦香中,蕉蕾如同跳動的音符,讓味覺層次和口感進壹步豐富。

剛采摘的香蕉還不能吃。但它們已經備受麻湧廚師追捧。青香蕉生澀無糖,烹飪後質地變軟,口感和芋頭非常相似。吸足鮮味食材的汁水後,醇香綿軟。

在中國,香蕉的故事始於漢朝,而其種植始於南方。麻湧香蕉種植最早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經過壹周的等待,青香蕉已經完全熟透。糖分極高。果肉細膩綿軟。

時常被人忽略的是,麻湧的歷史,也始於800多年前的宋朝。香蕉,是這片土地存在近千年的見證人。置身於茂密的香蕉林,宛如踏入時光隧道,夢回宋朝的村鎮文化。

大豆

中國人對於大豆的喜愛,似乎上了頭。可甜可鹹,流體固體各有壹番風味。而在東莞,萬江在大豆上的造詣最深。早在2014年,萬江的腐竹就成為了東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深夜,大豆去皮磨成豆漿,低溫慢煮,表面開始凝結。整張挑起,分離出腐皮,油潤透亮,其薄如紙;小心劃開,折疊壓縮後,制成的叫腐竹。但在萬江的手工腐竹,味道層次感極強,口感更是瑩潤。

夏季的東莞,陽光直射,日出後氣溫極速升高十度以上。三十攝氏度,只需兩到三天,腐竹便可以脫水定型。

腐竹甜鹹皆宜,與雞蛋、紅棗熬煮,便是柔潤甘甜的腐竹糖水。

生長超過兩年的鱅魚,先過油,熬出白湯後,再加入腐竹。魚肉與豆類中不同氨基酸相遇,鮮味成倍放大。

但是最大的奧義,壹定是原湯化原食的腐皮豆漿。剛成型的腐皮,與豆漿壹同盛入碗中,豆香濃郁,口感黏糯嫩滑,略帶膠質,這是傳統制作工藝的額外驚喜。

始於明朝的萬江由這裏如網狀蔓延的河流得名。長久以來的文化中心為了成為“世界工廠”已經高樓聳立,但如今依舊保留著原有的水鄉和寶塔。而飲食上的傳承,也成為了必然。

青蟹

虎門位於珠江三角洲淡水與海水交界處,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這樣的環境也醞釀了當地水生物體內高濃度地遊離氨基酸,也就是鮮味物質。

這裏水產眾多。但是堪稱絕品的,壹定是這裏的青蟹。

冬春的奄仔蟹,是未成年雌性青蟹,半流質的膏體,淡雅清甜。加入簡單配料,在密封瓦煲中_烤,幼嫩鮮美。

夏秋的膏蟹,是成年雌性青蟹,橙黃色蟹膏,更加致密緊實,鮮味濃郁內斂。

除了膏蟹,夏季還醞釀了壹種更高級的美味。蟹黃蟹油貫徹全身的黃油蟹。過冰水蒸制後,如夢幻般的金黃色油脂,與蟹肉渾然壹體,呈現出綿密的顆粒感。其鮮味是普通膏蟹的十幾倍,悠長的余味中帶有松子般的油脂香。

外殼堅硬的螃蟹仿佛映射著虎門的歷史。1839年6月,為了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林則徐於虎門銷毀鴉片兩百萬余斤。銷煙結束的次日,6月26日,也成為了國際禁毒日。堅硬的螃蟹長久以來養育滋潤著東莞人的味蕾,而如同後盾般虎門也曾經守護著中國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