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2005年世界氣象日主題是什麽?

2005年世界氣象日主題是什麽?

2005年世界氣象日主題

天氣,氣候,水和可持續發展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設立世界氣象日旨在慶祝世界氣象組織(WMO)公約於1950年3月23日生效.2005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天氣,氣候,水和可持續發展",旨在認定氣象,水文和相關地球物理學科對人類進步,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和消除貧困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及做出的傑出貢獻.

可持續發展是指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在不破壞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的條件下,使自然—經濟—社會得到協調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不僅關系到人類社會的進步,更關系到人類的生存和永續發展.片面依靠對自然界的掠奪和破壞環境來發展經濟,必然會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給人類自身發展帶來毀滅性災難.

伴隨著工業化進程而日益呈現的全球氣候變暖現象並由此帶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的事實,已經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敲響了警鐘.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加,給世界和我國經濟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研究表明,氣象災害對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相當於GDP的3%—6%,而氣象災害引發的生態,環境,社會,人文,經濟等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則難以估量.全球變暖還嚴重地影響我國生態,資源,環境等安全,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壹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既對氣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又為我國氣象事業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在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 中國氣象局牽頭組織了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並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加快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減輕氣象災害影響,應對氣候變化,合理開發利用氣象資源,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是中國氣象事業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和崇高責任.

水資源短缺將嚴重制約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水資源短缺,而用水效率卻不高,浪費現象普遍存在,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國有可能在未來出現嚴重的水危機.

我國水資源總量2.8萬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壹.預計到203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峰值16億,人均水資源量將降到1760立方米.按國際上壹般承認的標準,人均水資源量少於1700立方米的為用水緊張的國家,屆時我國將進入用水緊張時期.在充分考慮節水的情況下,估計用水總量為7000-8000億立方米,而全國實際可能利用的水資源量約為8000-9000億立方米,預計用水量已經接近可利用水量的上限,水資源進壹步開發的難度增大.

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我國尤其是北方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目前,我國年缺水總量約為300億-400億立方米.全國669個城市中有400個供水不足,110個嚴重缺水;在32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個長期受缺水困擾.全國城市年缺水量為60億立方米左右.據有關部門分析,由於供水不足,城市工業每年經濟損失2000億元以上,影響城市人口4000萬人.同時,水資源短缺也使得農業生產受到很大影響,每年農田受旱面積2-6億畝.

與此同時,我國用水效率不高,普遍存在著用水浪費現象,不僅加劇了水資源短缺,也增加了汙水排放量,加重了水體汙染.我國的用水總量與美國相當,但GDP僅為美國的八分之壹.我國農業灌溉用水利用系數大多只有0.4-0.5,而很多國家已達到0.7-0.8.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平均為241立方米,是發達國家的5-10倍,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平均為40%左右,而發達國家平均為75%壹85%.

中華人民***和國氣象法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1999年10月31日中華人民***和國主席令第23號公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章 氣象預報與災害性天氣警報

第二十三條 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應當根據需要,發布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等專業氣象預報,並配合軍事氣象部門進行國防建設所需的氣象服務工作.

第二十四條 各級廣播,電視臺站和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報紙,應當安排專門的時間或者版面,每天播發或者刊登公眾氣象預報或者災害性天氣警報.

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應當保證其制作的氣象預報節目的質量.

廣播,電視播出單位改變氣象預報節目播發時間安排的,應當事先征得有關氣象臺站的同意;對國計民生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災害性天氣警報和補充,訂正的氣象預報,應當及時增播或者插播.

第二十五條 廣播,電視,報紙,電信等媒體向社會傳播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必須使用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提供的適時氣象信息,並標明發布時間和氣象臺站的名稱.通過傳播氣象信息獲得的收益,應當提取壹部分支持氣象事業的發展.

第二十六條 信息產業部門應當與氣象主管機構密切配合,確保氣象通信暢通,準確,及時地傳遞氣象情報,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

氣象無線電專用頻道和信道受國家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擠占和幹擾.

第五章 氣象災害防禦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組織有關部門編制氣象災害防禦規劃,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禦氣象災害的能力.有關組織和個人應當服從人民政府的指揮和安排,做好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未完待續)

海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和國氣象法》辦法

2001年11月29日海南省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2001年12月1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47號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四條 省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會同省海洋與漁業,廣播電視,信息產業等行政管理部門建立本省海域專業氣象信息預報服務網絡,逐步覆蓋本省管轄的海域,每天播報氣象信息不得少於4次,本省管轄的海域出現災害性氣候變化時應當至少每小時播報1次.

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所管轄的重要港口組織建立氣象信息服務機構,采取民辦,當地政府資助的方式,配備必要的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為在海洋作業人員提供氣象信息服務.市,縣,自治縣氣象主管機構對氣象信息服務機構的業務進行管理和指導.港口氣象信息服務機構組建的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五條 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報紙和廣播電臺,電視臺,應當安排固定版面或者固定時間,每天刊登,按時播發公眾氣象預報或者災害性天氣警報,對重大災害性天氣警報和補充,訂正預報,應當及時刊登或者增播,插播.

電視氣象預報節目由發布該預報的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制作並保證制作質量.電視臺應當保證播出質量,未經制作單位同意不得修改氣象預報節目內容及播出方式.

廣播電臺,電視臺改變氣象預報節目播發時間安排的,應當事先征得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的同意,並提前告知公眾.

第十六條 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紙,電信等媒體向社會傳播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或者其他氣象訊息,必須使用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站直接提供的適時氣象信息,並標明發布時間和臺站名稱.

利用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站發布的氣象信息從事經營活動獲得收益的,應當提取壹部分用於發展氣象事業.具體比例由氣象預報制作單位與播發單位約定.

第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以災害監測,預報警報系統為重點的氣象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組織有關部門編制氣象災害防禦和應急方案,根據氣象主管機構提供的氣象信息,采取有力措施,組織防災減災,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

有關組織和個人應當服從人民政府的指揮和安排,做好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未完待續)

人類面臨著巨大的環境風險

氣候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何變化都會對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社會經濟系統產生影響.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對氣候變化反應敏感的人類社會系統有:水資源,農業(特別是糧食保障系統)和林業,海岸帶和海洋系統(漁業),人類居住,能源和工業,保險與其它金融系統,人類健康.科學家預測氣候變化有可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和危害有:1,海平面上升,2,影響農業和自然生態系統,3,加劇洪澇,幹旱及其他氣象災害,4,影響人類健康,5,對保險和其它金融業的影響,6,氣候變化對農牧漁業的影響.

可持續發展將應對的十大挑戰

● 清潔的大氣 ● 交通運輸 ● 清潔水源 ● 住 房 ● 食 品

● 就 業 ● 能 源 ● 土地利用 ● 廢物處理 ●衛生健康

3月份水產養殖生產建議

1,與2月份相比,3月份全省的平均氣溫將有明顯的回升,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要偏高0.6—1.4℃,月極端最低氣溫也將保持在12℃以上(水溫可以保持在15℃以上),比較適合於水產養殖生產.

2尚未放苗的養殖場要盡可能避開低溫時間放苗,建議利用中旬的時間充分準備好養殖池並提前養殖好水色,待氣溫回升後再選擇晴天放養種苗.對於已放養種苗的養殖場要加強養殖管理,由於最近氣溫較長時間偏低,建議在減少投餌量的同時盡可能提高餌料的質量,有條件的養殖場最好能補充壹些動物性活餌以增強幼苗的食欲和免疫力.

3,由於我省長時間受幹旱影響,近壹段時間全省缺水情況仍將十分嚴重,對於受旱情影響較大的養殖場壹方面要想法擴充水源,同時也要想法增加水體利用率(如廢水再利用或養殖水循環利用等)等措施減少水的用量,盡可能降低幹旱對水產養殖造成的不利影響.

2005年2月1日開始實施的《防雷減災管理辦法》中的罰則

第三十壹條 申請單位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資質認定,設計審核或者竣工驗收許可的,有關氣象主管機構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許可,並給予警告.申請單位在壹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資質認定.

第三十二條 被許可單位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資質,通過設計審核或者竣工驗收的,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給予警告,可以處3萬元以下罰款;已取得資質,通過設計審核或者竣工驗收的,撤銷其許可證書;被許可單位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資質認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壹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3萬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壹)塗改,偽造,倒賣,出租,出借,掛靠資質證書,資格證書或者許可文件的;

(二)向負責監督檢查的機構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拒絕提供反映其活動情況的真實材料的;

(三)對重大雷電災害事故隱瞞不報的.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壹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3萬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壹)不具備防雷檢測,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資質,擅自從事防雷檢測,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

(二)超出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資質等級從事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活動的;

(三)防雷裝置設計未經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審核或者審核未通過,擅自施工的;

(四)防雷裝置未經當地氣象主管機構驗收或者未取得合格證書,擅自投入使用的;

(五)應當安裝防雷裝置而拒不安裝的;

(六)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防雷裝置或者產品的;

(七)已有防雷裝置,拒絕進行檢測或者經檢測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導致雷擊造成火災,爆炸,人員傷亡以及國家財產重大損失的,由主管部門給予直接責任人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瓊海氣象

2005年3月20日

瓊海市氣象局編

第6期

(總第4期

▲以實際行動支援抗旱.3月1日,瓊海市局組織幹部職工捐款800元,幫助幹旱地區群眾抗旱救災.3月3日,為了幫助幹旱地區群眾自救解決飲水問題,從緊張的經費是拿出1000元支援蹲點鄉村挖井自救.3月3日,局支部組織在職和退休黨員為抗旱繳納特殊黨員,為抗旱工作提供微薄的資金支持.

■我局黨員幹部到市委黨校上黨課.3月4日上午,瓊海市農委在市委黨校舉辦"保持***產黨黨員先進性"理論培訓會,全農口黨員近300人到會接受培訓.在此次培訓會上市委黨校副校長龐學新,講師葉丁才為我們上了意義深廣的黨課,使我們從歷史背景,意義到實施對保先有理解再上臺階,也為我們下壹步的工作點亮引路燈.

▲南航部隊官兵到我局傳經送寶.3月2日,南航部隊氣象代表壹行17人在氣象處李就處長的帶領下到我局送經,從地溫觀測到雲層觀測對我們提出了寶貴意見,同時也為我們地面觀測人員的觀測誤差提出了他們的整改建議,地面股的同誌也表示,將努力把誤差減少到最小的範圍.他們壹行中包括海南8個部隊氣象站及南航所轄四省的部分部隊氣象代表. 他們壹行還就保持黨員先進性與我們做了交流.

■氣象局長會議在海口召開.海南氣象局長會議3月17日在海口市召開.此次會議對未來3年海南氣象事業發展做出規劃,對2005年工作任務提出要求.

▲我局人工增雨作業設備通過年檢.為了更好地開展火箭人工增雨作業,確保安全生產,3月3日,省氣象局邀請火箭發射架生產廠家到海南省對全省的火箭人工增雨作業車進行維修校準,圖為我局的作業正在接受"體檢".

■江澤林副省長對氣象工作提要求.2月24日,在省委省政府專門召開的抗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江澤林副省長在作抗旱工作總結時強調,各級氣象部門要密切監測天氣變化,積極作好抗旱氣象服務工作.實踐證明,人工增雨是抗旱的有效手段.全省氣象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從人員,裝備等方面作好準備,抓住壹切有利時機,努力擴大人工增雨作業的規模和作業時段,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工增雨在全省抗旱工作中的作用.各市,縣政府也要大力支持人工增雨工作,為人工增雨工作提供必要的保證.

天氣預報公眾服務電話:"12121"

●局辦公室電話:62822428 ●防雷所電話:62832171 ●人工增雨辦電話:62815688

●專業氣象服務電話:62826428 電子郵件:qixiangju@qionghai.hainan.gov.cn

●瓊海市氣象局地址:嘉積鎮興工路32號 郵編:571400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