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會開車
會開車”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有尊重生命的意識,認識到自己和行人生命的寶貴,具有交通安全知識和意識,並且始終遵守交通規則;其次,才是處理緊急情況時的技術、心態與反應能力;最後,才是駕駛汽車和保養汽車的技術與意識。 前些日子,我的朋友遭遇了車禍。發生事故時,周圍的人說只聽到壹聲巨響,就看到我朋友的小車被壹輛大貨車追尾,撞出二十多米遠。當我趕過來時,我看到這輛小車尾部已經成為麻花狀,估計整個小車的外殼必須更換了。萬幸的是,人沒有受傷,我那朋友正與肇事司機理論。 這是我朋友在最近壹個月內第三次汽車出現碰撞了,幾次原因都在於他違章停車。我給他總結壹句話,“妳根本不會開車”。 在這以前,我直接跟他講這句話,他會很生氣。他的駕齡有十多年了,而且,他拿的是B證,平時他開車技術也是很熟練,他當然不會接受“不會開車”判斷。 不過,我堅持將這壹判斷送給他,至少在他沒有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問題的癥結之前。我不認為,那些懂得駕駛技術,會將車子向前、向後移動的人就是“會開車”。否則,在杭州飆車那個胡斌也是“會開車”,在南京醉駕的張明寶也是“會開車”,但事實上,盡管胡斌可以將車開得飛快,並且在某次大賽上獲獎,他仍然屬於“不會開車”的。 在我心目中,“會開車”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有尊重生命的意識,認識到自己和行人生命的寶貴,具有交通安全知識和意識,並且始終遵守交通規則;其次,才是處理緊急情況時的技術、心態與反應能力;最後,才是駕駛汽車和保養汽車的技術與意識。 交通安全知識說起來簡單,但是要將其細化也有不少東西。比如不闖紅燈,不亂變道,不違章停車、不強行超車,不超速,上車系安全帶、不飲酒駕車、不疲勞駕駛等等。這些東西其實在我們考駕照筆試時,都要求學習,但恕我直言,很多人在考後都交還給了書本,偶然問起來,還壹片茫然。 交通安全知識要內化為自己的習慣那更是難上加難。我們出差時,單位體諒我們辦案辛苦,往往給我們派專職司機。但我對所謂的專職司機其實很不放心。他們雖然專職開車,而且開車多年,駕駛技術和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都不錯,但是,我從來沒有看到他們上車系過安全帶,而且,他們往往超速行使,連續開車五六個小時,甚至七八個小時也不休息。所以,我從來不將安全寄托在所謂的專職司機身上,我上車後提醒他們要系好安全帶,我在他們超速時向他們發出警告,並且,當他們面有疲相時,我自己幫著他們開上壹兩個小時。 杭州的司機在“杭州飆車案”後更會開車了,這是我親身體驗得出的結論。去年,在發生那壹網絡轟動的案件後,我去杭州旅遊,當我路過斑馬線時,無論有無紅燈,我都看到司機停下車來,讓行人先通過,他們還用溫馨的手勢提醒我們先通過。許多出過國的人都告訴我們,在壹些國家,汽車絕對是讓行人的,只要看到行人,總是讓行人先通過。 我總是在告誡我的這位朋友,還有我遇到的每壹位沒有交通安全意識的司機,開車無小事,因為汽車是壹種高速而危險的工具,任何壹個小小的錯誤或者違規,都可能誘發壹場事故。而且,我們千萬不要迷信僥幸,因為,概率統計告訴我們,每壹百次萬幸中總會有壹次演變成不幸,只有減少所謂的“萬幸”,我們才能不讓不幸降臨在身邊。 至於處理緊急情況時的技術、能力,與每個人的悟性有關,但更多的是經驗的積累,這也需要人們用心地體會和總結。至於駕駛技術,我並不是說它不重要,但事實上,對於身體和頭腦發育正常的公民來說,只要在駕校認真學習上幾個月,都是能掌握的,並沒有什麽神秘。只有交通安全的意識和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卻是最難為每個司機所恪守,但我們往往卻本末倒置,認為懂得駕駛技術就會開車,就像我那位親戚壹樣。在許多駕校,培養學員的交通安全意識和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從來不當作最重要的事情;更可怕的是,壹些黑心駕校,更是偷工減料,用作弊手段幫學員拿到駕證,成批地制造著“馬路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