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模型由四個階段發展到六個階段的原因
美國管理信息系統專家諾蘭通過對200多個公司、部門發展信息系統的實踐和經驗的總結,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系統進化的階段模型,即諾蘭模型。 諾蘭認為,任何組織由手工信息系統向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系統發展時,都存在著壹條客觀的發展道路和規律。數據處理的發展涉及到技術的進步、應用的拓展、計劃和控制策略的變化以及用戶的狀況四個方面。1979年,諾蘭將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發展道路劃分為六個階段。諾蘭強調,任何組織在實現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系統時都必須從壹個階段發展到下壹個階段,不能實現跳躍式發展。 諾蘭模型的六個階段分別是:初始階段、傳播階段、控制階段、集成階段、數據管理階段和成熟階段。 第壹個階段是初始階段 組織引入了像管理應收賬款和工資這樣的數據處理系統,各個職能部門(如財務)的專家致力於發展他們自己的系統。人們對數據處理費用缺乏控制,信息系統的建立往往不講究經濟效益。用戶對信息系統也是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 第二階段是傳播階段 信息技術應用開始擴散,數據處理專家開始在組織內部鼓吹自動化的作用。這時,組織管理者開始關註信息系統方面投資的經濟效益,但是實質的控制還不存在。 第三階段是控制階段 出於控制數據處理費用的需要,管理者開始召集來自不同部門的用戶組成委員會,以***同規劃信息系統的發展。管理信息系統成為壹個正式部門,以控制其內部活動,啟動了項目管理計劃和系統發展方法。目前的應用開始走向正規,並為將來的信息系統發展打下基礎。 第四階段是集成階段。 這時,組織從管理計算機轉向管理信息資源,這是壹個質的飛躍。從第壹階段到第三階段,通常產生了很多獨立的實體。在第四階段,組織開始使用數據庫和遠程通信技術,努力整合現有的信息系統。 第五階段是數據管理階段 信息系統開始從支持單項應用發展到在邏輯數據庫支持下的綜合應用。組織開始全面考察和評估信息系統建設的各種成本和效益,全面分析和解決信息系統投資中各個領域的平衡與協調問題。 第六階段是成熟階段 中上層和高層管理者開始認識到,管理信息系統是組織不可缺少的基礎,正式的信息資源計劃和控制系統投入使用,以確保管理信息系統支持業務計劃。信息資源管理的效用充分體現出來。著壹條學習曲線,深入地理解這條學習曲線,將會有助於組織更有效地管理這個進化過程 諾蘭階段模諾蘭的階段模型總結了發達國家信息系統發展的經驗和規律。壹般認為模型中的各階段都是不能跳越的。因此,無論在確定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統規劃的時候,都應首先明確本單位當前處於哪壹生長階段,進而根據該階段特征來指導MIS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