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落不明、下馬看花、下筆成章、下學上達、下車泣罪等。
壹、下落不明?[ xià luò bù míng ]?
下落:著落,去處。指不知道要尋找的人或物在什麽地方。
出處:馬識途《清江壯歌》尾章:“我的女兒,從此下落不明。”
二、下馬看花?[ xià mǎ kàn huā ]?
比喻在壹個地方停留下來,了解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出處:唐·孟郊《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譯文:策馬奔馳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三、下筆成章?[ xià bǐ chéng zhāng ]?
隨手寫來,便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出處: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發言可詠,下筆成篇。”
譯文:隨口說的話便成了詩,隨手寫來,便成文章。
四、下學上達?[ xià xué shàng dá ]?
指學習人情事理,進而認識自然的法則。
出處:《論語·憲問》:“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譯文:不埋怨天,不責備人,我學了些平凡的知識,從中領悟了高深的道理。
五、下車泣罪?[ xià chē qì zuì ]?
舊時稱君主對人民表示關切。
出處:漢·劉向《說苑·君道》:“禹出見罪人,下車問而泣之。”
譯文:大禹看到了罪人,下車問他什麽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