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壹起看西安。
遊覽完杜公祠、牛頭禪寺,順著塬走到韋曲街道上,便是楊虎城將軍陵園。對於很多西安人而言,中學時代都曾跟隨學校組織的清明節活動來這裏掃過墓,但專程前來拜訪的,或許並不多。
PS.關於杜公祠、牛頭禪寺的具體內容,可以看我上壹篇遊記:
西安有座“落寞”的名人紀念館,免費都沒人去,本地人壓根不知道
西安郊外有座寺廟,外面普普通通,裏面卻大有乾坤
在西安有兩處和楊虎城有關的紀念館,壹處在西安青年路的止園別墅內,壹處在長安韋曲少陵塬畔的楊虎城陵園內。
止園別墅是楊虎城在西安的故居,如今也是“西安事變舊址”,是壹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西安事變爆發後,楊虎城被迫出國考察,1937年為了抗戰回國,隨即就被拘押,被軟禁長達12年之久,直到1949年9月解放前夕被秘密殺害於重慶。
1950年,楊虎城的遺體從重慶運送回西安,最終安葬於少陵塬畔的這座陵園之中。
走入將軍陵園中,遊人稀少,松柏長青,莊嚴肅穆之感油然而生。跨過高高的石臺階,臺階便是壹座碑亭,碑亭正中聳立著的石碑之上,正面刻有葉劍英書寫的“楊虎城烈士陵園”幾個大字;背面是1949年12月16日中***告楊虎城將軍家屬的壹封唁電,唁電的最後壹句是:“今日犧牲,將永遠為人民所悼念”。或許,當日的期許如今已經實現了。
繞過碑亭,繼續登臨臺階,便是墓園區了。在蒼翠蓊郁的輕松翠柏之中,楊虎城將軍長眠在此。
楊虎城將軍墓周邊,還散落著好幾座墓冢。拜謁完將軍之墓,我們走了壹遍,發現與將軍壹起長眠於此的還有他的兩位夫人謝葆真、張蕙蘭,以及兒子楊拯民。
此外,還有楊虎城將軍的副官張醒民、閻繼明,秘書宋綺雲、徐林俠夫婦與他們的孩子宋振中。
提起宋振中的名字,或許大家並不熟悉。但如果說“小蘿蔔頭”,大家十之八九都聽說過。沒錯,這位名叫宋振中的小朋友,就是我們都熟知的那個機靈可愛卻命運坎坷的“小蘿蔔頭”。他從8個月開始就跟著母親被關進了監獄,遇害時年僅8歲,是我國年齡最小的革命烈士。
小蘿蔔頭的墓前,有壹棵石榴樹。根據樹前石碑介紹,這棵樹是他的姐姐宋振平1984年去重慶,剪下當年小蘿蔔頭親手栽下的石榴樹的壹枝樹枝,培育栽種於此的。經過36年,原來的樹枝已經長成了壹棵大樹。
我們冬日探訪,這株石榴樹的葉子已經落光了,樹幹上綁著很多紅綢,顯然是有人精心呵護過的。不知道是誰還在樹幹上掛了壹個風鈴,微風襲來,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也讓我們站在墓前、思緒萬千。
最後,說壹些 旅遊 實用信息,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
1、楊虎城將軍陵園免費開放,憑身份證入園。
2、具體位置在西安長安區韋曲雙竹村,公交車專門有這壹站,就叫“楊虎城陵園”。如果從西安市區過來,坐地鐵二號線到韋曲南站下車,直接可以步行過來,距離很近。當然也可以在西寨十字坐公交車,只有兩站路。
3、從將軍陵園旁邊的壹條小路上塬,有杜公祠和牛頭禪寺,均免費開放,可以壹並遊覽。
4、周邊還有華嚴寺、興教寺等千年古寺, 歷史 悠久、底蘊深厚,人文 旅遊 愛好者不妨壹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