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七仙女修"蓬島瑤臺"是怎樣的傳說?

七仙女修"蓬島瑤臺"是怎樣的傳說?

在福海中心,有三座小島,島與島之間有板橋相接,島上建有精巧的亭臺樓閣、遊廊水榭,還有各種各樣的花草。要是晴天站在福海邊上,透過輕煙似的水氣,看水中三島,就像是神仙住的地方。這三島就是有名的"蓬島瑤臺"。傳說是神仙修的,上面還住過仙女呢。

據說,天上的王母娘娘重男輕女,如果是男孩,從小就嬌生慣養,讓他享受富貴。如果是女孩,長到七八歲,就把她關進機房學織布。

王母娘娘壹***生了七個女兒,七個女兒都是織布能手,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穿的綾羅綢緞,都是她們的傑作。七姐妹的兄弟們就不壹樣,他們吃好的穿好的,整天不是鬥雞鬥狗就是遊山玩水。七姐妹覺得很不公平,她們心中的怒氣越來越大。

王母娘娘壹看七姐妹不像以前那麽賣力了,就把她們叫到壹起,訓斥了幾回。可越是訓訴,七姐妹的情緒越大。

有壹天,王母娘娘悄悄來到機房,正好幾姐妹湊在壹起發牢騷,王母娘娘命侍女把她們傳到宮裏,叮囑她們好好幹活,還破例每月放她們壹天假,讓她們在瑤池附近隨便逛逛。

七姐妹壹聽高興了。放假這天,七姐妹像出籠的鳥壹樣,歡天喜地地來到瑤池,觀賞美景。這瑤池本是娘娘的禦花園,金碧輝煌的殿堂,小巧玲瓏的亭榭,美麗的花草,奇特的樹木,景色非常優美。

七姐妹盡情遊玩了壹會,忽然想起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議論過人間的圓明園,如何勝過瑤池,景色如何秀美,突然間對那裏無限向往。

七姐妹倚著瑤池的欄桿,透過薄雲淡霧,果然看到九天之下的某壹個地方有壹座規模很大的園林,只見那裏於山光水色之中,散布著無數千姿百態的精巧建築。在七妹的慫恿下,幾姐妹駕起壹片祥雲,離開了瑤池,直奔圓明園而來。

來到圓明園的上空,姐妹們這才知道,圓明園真正的妙處,遠非天上所能領略。七妹建議大家選個好地方住下來,大家也很贊同。

她們最後選中了福海。這裏水面開闊,人跡罕到,是個非常理想的地方。

大姐把手上戴的三個翡翠戒指往下壹丟,福海裏剎時出現了三座翠綠的小島。

七姐妹來到小島上,二姐和三姐把手中的拂塵壹丟,立刻出現兩座白玉橋,把三個島子連接起來。

四姐五姐把手絹,撕成大小不等的碎片,往空中壹撒,三座島上立刻長滿了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

六姐拔下頭上的金簪,往水裏壹扔,眨眼間湖水裏就出現了壹條金碧輝煌的龍船。

七妹不慌不忙地折了壹根松樹枝,在三島上畫起來:這裏畫座宮殿,那裏畫棟樓閣,島頂畫座涼亭,島邊畫座水榭,松林裏畫座軒館,花叢裏畫座歌臺。最後還沿著三島畫了壹道曲折的長廊,又在水邊畫了座碼頭。

畫完了,七妹從懷中掏出壹個小玉瓶,用小拇指在瓶中沾了點水往空中壹彈,天上馬上飄飄揚揚下起了細雨,轉眼間所畫的壹切全都變成了精美的建築。

福海裏突然出現了三座島嶼的消息,很快被雍正皇帝知道,他帶著大臣和後妃們,趕快來到福海邊上。雍正等人壹看那三座翡翠般的島嶼和那些精美的建築,大家都象在做夢壹樣。

這時,只聽得壹片笙管笛蕭之聲,眾人正納悶,忽見從島後劃出壹條龍舟來,舟上有七個美貌絕倫的女子各操樂器,演奏著壹支非常美妙動聽的曲子,雍正忙叫樂師記下這仙樂。

七姐妹奏完曲子,又在龍舟上載歌載舞起來,舞姿輕柔優美,令人嘆為觀止,雍正趕快叫人記下這仙舞。

七姐妹歌舞完了,就把龍舟靠了碼頭,上島去了,雍正只好帶著眾人離開。圓明園的總管大臣問皇上給福海裏的三島取個什麽名字。雍正想了想取名為"蓬島瑤臺"。

後來,王母娘娘發現七姐妹私自下凡了,就派巨靈神帶著天兵天將,把七姐妹押回天庭了。雍正皇帝知道後十分傷感,他選派了七名美女住在"蓬島瑤臺"上,以補心中的遺憾。

七姐妹下凡的日子是八月十五,所以每到這天,雍正就讓七名美女登上龍舟,模仿七位仙女的仙樂和仙舞,曼歌妙舞,作為對七仙女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