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什麽是無畏布施?

什麽是無畏布施?

無畏布施指的是運用自己的內外財、知識智慧和言語等,在他人有急難、困苦的時候,撫慰人心,使人身心安穩,脫離恐懼。

布施[bù shī]?,(1)將金錢、實物布散分享給別人。(2)指佛教用語,人的行為。布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壹項,種類有三種:法布施,財布施和無畏布施。

布施壹詞,最早也是出於道經。《莊子·外物第二十六》裏有個故事:

儒以詩禮發冢,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懦,口中有珠。詩固有之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舍珠為。接其鬢,摩其顱,儒以金椎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

擴展資料:

無畏布施。在眾生身心不安、恐懼、害怕的時候,能夠幫助他,消除他的恐懼,這壹類的布施叫做無畏布施。其範圍也是非常的廣泛。譬如國家受到外國的侵略、戰爭;在這人心慌亂的時候,從軍到前方去抵抗敵人、保護後方,使後方人民能夠安居樂業,這是屬於無畏布施。

布施,梵語dāna,意即布施。也就是以慈悲心給予他人福祉與利益之事。《維摩經》中說:“布施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壹切能舍眾生來生其國”;《中論》中說:“不依世俗諦不得第壹義諦;不得第壹義,則不得涅_。”可見,布施作為佛教修行的突破點,可以歷煉自己的身心,增長自己的福慧,以此積累自己成佛的資糧。應當說,布施是學佛中簡單、易行、契理、契機的修學法門之壹。所以菩薩六度法門的第壹門就是布施門。

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等三種,能治慳貪吝嗇,除滅貧窮。就三種布施而言,所謂財施,即是以財物施予他人;所謂法施,即是以佛法施予他人;所謂無畏施,即是以不畏懼施予他人。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無畏布施?百度百科-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