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庫利表示,他和喬布斯都喜歡漂亮的設計,而喬布斯還認為,應當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去開始設計。他們曾學習意大利設計師,包括汽車設計師。他們學習汽車各方面的設計,包括舒適性、材料和顏色等,當時在矽谷沒有人這樣做。斯庫利表示,這樣做並不是他的想法,而是喬布斯的想法,不過當時他的專業背景是設計。蘋果所做的並不僅僅是計算機,還包括產品設計和營銷設計,這是壹個有關公司定位的問題。
2.用戶體驗
喬布斯總是會考慮這樣的問題,即產品的用戶體驗是怎樣?用戶體驗是壹個端到端的系統,也與產品的制造、供應鏈、營銷和零售有關。
3.不進行小組討論
喬布斯曾表示:“如果壹個人根本不知道基於圖形的計算機是什麽,我怎麽可能詢問他基於圖形的計算機應該是什麽樣?之前沒有人見過這樣的東西。”喬布斯認為,向他人展示壹款計算器無助於解釋計算機的工作方式,因為跨越太大。
4.完美主義
喬布斯認為每壹步都必須做好,他對壹切事都講究方法,並且非常謹慎。喬布斯實際上是壹個完美主義者。
5.前瞻性
喬布斯認為,計算機將成為消費類產品。在80年代早期,這是壹個令人吃驚的想法,因為當時人們認為個人電腦只是體積小壹點的大型機。這也是IBM的看法。另壹些人則認為,個人電腦可能類似遊戲機,因為當時已有數款遊戲機面市。但喬布斯的看法完全不同,他認為電腦將改變世界,幫助人們獲得此前不敢想象的能力。電腦並不是遊戲機,也不是將大型機小型化。
6.最小化
喬布斯的方法與眾不同的壹點在於,他認為最重要的決定不是妳應當做哪些事,而是妳不應當做哪些事。他是壹個最小化主義者。喬布斯總是在削減壹些元素,使產品達到最簡的水平。當然,喬布斯並不是讓產品過分簡單化,他只是使復雜的系統簡化。
7.招聘最優秀的人才
喬布斯總能找到最優秀、最聰明的人。他有領袖氣質,能吸引他人加入他的團隊。此外,他也能在沒有實際產品的情況下使人們接受他的看法。喬布斯總是去接觸那些他認為在某壹領域最優秀的人才。他總是親自負責自己團隊的招聘,而不是將招聘工作交給其他人去做。
8.完善細節
喬布斯的壹個理念是“改變世界”,另壹方面喬布斯也非常關註細節,例如如何開發產品,如何設計軟件、硬件和系統,以及產品應當有什麽周邊設備。他總是親自參與廣告、設計和壹切事情。
9.保持較小的規模
喬布斯不喜歡大公司,他認為大公司充滿官僚主義,缺乏效率。他將這些公司稱作“笨蛋”。喬布斯曾經認為,Mac團隊的成員不應該超過100人,因此如果有人想加入,那麽必須有人離開。喬布斯曾表示:“我無法記住超過100個名字,而我只希望與熟悉的人***事。因此如果規模超過100個人,那麽我們必須改變組織架構,而我無法以那樣的方式工作。我喜歡的工作方式是我能接觸到所有事。”
10.拒絕糟糕的工作
斯庫利認為,蘋果就像壹間藝術家的工作室,而喬布斯則是壹名熟練的工匠。壹名工程師曾經向喬布斯展示剛剛寫好的軟件代碼,而喬布斯在瀏覽了之後就表示:“還不夠好。”喬布斯總是迫使他人做到他們能達到的最好水平,因此蘋果的員工總是能完成壹些他們原本認為無法完成的工作。
11.良好的品味
喬布斯與比爾?蓋茨(Bill Gates)等人的壹個主要區別在於,喬布斯有良好的品味。蓋茨等人總是關註那些能占領市場的產品,推出的產品總是為了搶占市場。但喬布斯從不這樣做,他認為應當做到完美。
12.從系統角度考慮問題
iPod是壹個很好的例子,反映了喬布斯對用戶體驗,以及整個端到端系統的......>>
問題二:喬布斯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他是美國人,這是壹個外部環境
其次,他有天賦
三,他不僅有天賦,而且後天還很努力最後,他運氣好
問題三:喬布斯為什麽會成功論文 論史蒂夫?喬布斯的成功原因
內容摘要:去年《財富》評喬布斯為十年最佳CEO,認為企業家若能重塑任何壹個市場,已堪稱畢生成就,然而能夠同時改變4大現有市場,喬布斯是史無前例第壹人。喬布斯究竟為什麽成功的?他是如何成功的?他的成功堅持了哪些馬克思原理?
關鍵字:實踐、認識、創新、價值、價格、科學 壹、總說
上帝有三個蘋果,第壹個被亞當和夏娃吃了,孕育了人類;第二個砸在了牛頓頭上,砸出了萬有引力;第三個被喬布斯咬了壹口,創造了別人無法打破的奇跡。
史蒂夫?喬布斯(1955-2011),發明家、企業家、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前行政總裁。1976年喬布斯和朋友成立蘋果電腦公司,他陪伴了蘋果公司數十年的起落與復興,先後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iMac、iPod、iPhone等風靡全球億萬人的電子產品。2011年10月5日他因病逝世,享年56歲。
去年《財富》評喬布斯為十年最佳CEO,認為“企業家若能重塑任何壹個市場,已堪稱畢生成就,例如亨利?福特改革汽車生產工序等。然而能夠同時改變4大現有市場,喬布斯是史無前例第壹人”。 二、與馬克思原理相隨
首先喬布斯能夠清楚的知道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活動是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主體與客體之間通過壹定的中介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客體是指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認識關系和實踐關系,也是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1、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2、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3、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4、實踐是檢驗真理性的唯壹標準。
正是因為喬布斯能夠清楚的知道認識的本質及其規律,他才能夠在廣大的市場中認識到人們最需要的東西。
早在第壹版IPod出來時,比爾蓋茨肯定在偷笑,說這兄弟昏了頭了,做壹個在中國珠海已經爛大街,隨便十幾塊錢可以買到的MP3播放器。但是喬布斯的可貴之處在於認識到並非常重視用戶的需求,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啟發。正是因為他知道了認識的本質及規律,所以,在IPod上他大獲成功 其次,喬布斯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他曾說過:“創新無極限!只要敢想,沒有什麽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維的框框吧。如果妳正處於壹個上升的朝陽行業,那麽嘗試去尋找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更招消費者喜愛、更簡潔的商業模式。如果妳處於壹個日漸萎縮的行業,那麽趕緊在自己變得跟不上時代之前抽身而出,去換個工作或者轉換行業。不要拖延,立刻開始創新!”
創新對於創新者來說,其價值恰恰在於“價值”的增長 ,學習可以使很多人“成績”優秀,創新卻是個體間差別的最佳裁判。創新的意義在於滿足客觀存在的需求,並能夠有效解決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和即將碰到的問題。創新首先是壹個觀念上的更新,事物在不斷發展變化,人的觀念隨著新的信息、理論和新事物的出現而不斷更新,引領變革的思想和理論是最高層次的創新,由此可以說創新是發展的原動力。 創新的模式其實很多,但任何創新都不能脫離實踐,而且要在實踐中有針對性地培養。創新的時機、實用價值和創新的程度等都非常重要,創新的目標是創新的歸宿和起點。創新模式可以是管理思維場新,也可以是管理機制創新,也可以是戰略創新、行為創新、技術創新或者是其它。創新就是要敢為天下先,也就是改變過去的不盡合理,使壹個人、壹個團隊、壹個集體永遠獲得領先的機會。
正是因為創新,蘋果先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iMac、iPod、iPhone,每壹次推陳出新都給用戶帶來了驚喜,並推動了行業不斷向前發展。對於......>>
問題四:喬布斯回歸蘋果公司前後有何變化?為什麽回歸後蘋果變得非常成功? 在用人制度上做了改進
問題五:用唯物辯證法論述關於喬布斯成功原因及啟示 ①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這就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樹立創新意識,積極促使新事物的成長。喬布斯的壹生就是在不斷地創新,它在電腦、手機通信等領域開創了先河。
②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喬布斯敢於打破常規,尋找新思路,在個人PC上使用圖形用戶界面,iPhone在外觀、手感和功能上有很大創新,ipad產品則是結合了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功能。
③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是緊密聯系在壹起的。創新是對既有理論、實踐的突破,要創新就要有批判和發展。iPhone對觸摸屏技術給予肯定和吸取,同時在使用方面大膽革新,創造了全新的界面,方便了用戶的使用。
④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能夠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喬布斯領導的蘋果公司通過創新推動了電腦行業、通信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問題六:喬布斯的死因 癌癥
故事得從2003年10月說起。
那年10月某天早上7點半,喬布斯接受了壹次斷層掃描,那只是壹次普通的檢查,但醫生卻在其胰臟中發現了壹個腫瘤,而當時喬布斯連胰臟是什麽都不知道。
雖然當時並未做進壹步檢查,但醫生幾乎確定那是死亡率極高的胰腺癌,甚至建議喬布斯回家,好好和親人們聚壹聚,“這通常是醫生對臨終病人說的,”喬布斯之後回憶道,那意味著在幾個月內要把未來十年想跟孩子說的話講完,得把每件事搞定,家人才會輕松,“妳到了說再見的時候。”
在那天剩下的時間裏,喬布斯腦袋中都是這個診斷結果。當晚,喬布斯在其妻子的陪伴下,接受了切片檢查,“從喉嚨插入內窺鏡,通過我的胃,進入腸子,用壹根針在我胰腺的腫瘤上取了點細胞。”喬布斯的妻子後來告訴他,當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過切片後便開始叫,因為那是壹種非常罕見的胰腺癌,雖然通過手術可以治愈。
事實上,喬布斯所患的是胰島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胰腺癌專家、前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主席Margaret Tempero稱,美國每年大約有43000人患胰腺癌,但其中只有5%的患者是類似於喬布斯的胰腺神經內分泌瘤,通常而言,大多數胰腺癌患者都活不過1年時間。
Wainberg指出,神經內分泌瘤的生長通常比較慢,能允許病人多活兩到三年。
但可以肯定的是,喬布斯必須接受手術才能治愈,喬布斯也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稱,“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不過作為壹名禪宗佛教徒,喬布斯初期卻不願接受手術。
喬布斯是壹個吃魚的素食者,在他的世界裏,只吃魚、雞蛋、牛奶以及蔬菜,2008年的《財富》雜誌援引了解喬布斯病情的人士的話稱,當時喬布斯更偏向於通過控制飲食的方法來避免手術,且蘋果在咨詢了律師的意見後,認為不需要將病情告訴投資者。
不過,控制飲食並未能阻擋病情的發展,喬布斯最終還是在2004年接受了手術,摘除了腫瘤,並在當年8月1日首次對外公布病情,表示手術很成功,也不需要化療或者放療。
值得註意的是,2004年是蘋果首席運營官(COO)蒂姆?庫克(Tim Cook)首次頂替喬布斯掌控公司運營,直至當年9月喬布斯歸來,但這卻不是最後壹次。
壹則誤發的訃告
接下來的4年時間裏,喬布斯身體狀況似乎沒有異常,蘋果股價在此期間內增了9倍之多。蘋果在2007年推出了第壹代iPhone,盡管當時還沒有受到現在這樣的追捧,但其創新的外形和功能足以震撼業界。
不過,2008年6月9日,喬布斯出現在iPhone 3G的發布大會上時,卻顯得消瘦憔悴,但蘋果當時稱其只是受到“常見細菌”感染。當年7月21日,蘋果重申喬布斯沒有離開的打算,而且其病情屬於個人事務,但投資者並未“買賬”,導致蘋果股價當天下跌10%。5天後,《 *** 》記者Joe Nocera在其專欄裏透露,他與喬布斯聊過,並被告知後者沒有生命威脅,且並未復發癌癥。
喬布斯本人也在當年9月的iPod新品發布會上開玩笑稱,“有關我的死亡報道被嚴重誇大了。”因為此前壹個月,彭博社誤發了壹則喬布斯的訃告,但隨後很快收回。
就在外界以為喬布斯真的只是開玩笑的時候,蘋果在當年12月宣布喬布斯不會出席次年1月的MacWorld大會,這是喬布斯首次缺席。該月末,知名科技博客Gizmodo稱,喬布斯的健康狀況“迅速下降”,這是他無法出席大會的原因。
蘋果並未透露喬布斯缺席原因,但這次的確被Gizmodo猜中了,
喬布斯的病情出現了變化。
2009年1月5日,喬布斯稱過去壹年體重壹直在減輕,醫生認為他患上了“荷爾蒙失衡癥”,但也已經開始壹種“相對簡單直接的”治療。喬布斯也是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