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2015播放有哪些記錄片?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2015播放有哪些記錄片?

如下:

1、河西走廊(2015)

《河西走廊》是壹部由中***甘肅省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聯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制的十集系列紀錄片。

該片以位於中國西部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的黃金段——河西走廊為講述對象,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現了從漢代開始直至今天,河西走廊及其連接的中國 西部 的歷史,以及它對中國歷史和文明進程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河西走廊關乎國家經略”是貫穿全篇的主題。

2、帝陵(2015)

中國首部以大型編年體史詩動畫紀錄片《帝陵》——第壹部 西漢《帝陵》,精致解讀皇帝及帝陵玄密,深度揭示帝陵文化傳頌後人。封建社會的各種典章制度的完善、確立和鞏固基本上都完成於西漢,封建社會對禮儀典章制度及其重視,喪葬制度是禮儀典章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漢皇帝陵墓,真實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最高喪葬禮儀,漢代喪葬“視死如生”,帝陵也可以說是西漢封建統治階級社會歷史活動的縮影。對西漢帝陵的勘探與發掘,深刻解讀歷史、後世繼承傳頌。

3、玄奘之路(2011)

紀錄片《玄奘之路》盡最大努力為世人還原壹個真實的玄奘法師,為求了義的大乘佛法,他不顧朝廷的禁令偷渡玉門關,穿越雪山荒漠,前後歷經十九年時間,足跡遍布壹百壹十個國家。在異國他鄉他獲得了無上的尊榮與敬仰,卻仍不忘初衷,帶著包括《大般若經》和《瑜伽師地論》等佛陀和弟子們的經典返回祖國。

4、復活的軍團(2004)

大型紀錄片《復活的軍團》以考古證據和歷史研究為依托,借鑒故事片的表現形式,層層揭示秦軍之所以能夠壹統天下的歷史真相。這套紀錄片分六集、合三小時,展示了秦軍團的昔日榮光 。

5、敦煌(2010)

紀錄片《敦煌》是中央電視臺繼《故宮》之後推出的又壹部力作,旨在記錄敦煌地區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深入揭示敦煌兩千多年來的文化內涵。攝像機對準敦煌和在這塊土地上曾經生活過的人們,撥開歷史的層層迷霧,將那些被遺忘了的文明壹壹重新呈現在觀眾的視野中。

6、故宮(2005)

12集《故宮》將從故宮的建築藝術、使用功能、館藏文物和從皇宮到博物院的歷程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宮輝煌瑰麗、神秘滄桑的宮殿建築、豐富多彩,經歷傳奇的珍貴文物,講述不為人知、真實鮮活的人物命運、歷史事件和宮廷生活。觸摸歷史跳動的脈搏,傳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7、新絲綢之路(2006)

《新絲綢之路》是中日兩國國家廣播電視機構在新世紀之初的重要合作項目。25年前,中日合拍的《絲綢之路》在中國的紀錄片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巨大反響,很多人是從該片中真正了解了中國的西部地區和這條在世界史上赫赫有名的古代商道,曾經在日本等國掀起了壹股了解中國的熱潮,對中國西北部的開發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8、中國通史(2013)

話說這部紀錄片耗時3年走遍中國實景拍攝,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壹部歷史專題片,以歷代治亂興衰的歷史經驗教訓,統壹多民族國家的形成以及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為主線,描摹了中國境內從遠古人類起源到清朝滅亡的宏大歷史場景。

9、大明宮(2009)

公元618年,在華夏歷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的唐帝國建立。帝國建立不久,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同胞兄弟,如願坐上皇帝寶座。為了向父親展現孝道,唐高宗在長安城東北方向主持修建大明宮,以作太上皇避暑的離宮。公元664年,雄壯巍峨的大明宮落成,它占地五千多畝,相當於五百個足球場大小。

從唐太宗開始,這座帝國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心,在222年的歲月裏見證了唐王朝的起伏興衰,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是大唐最值得稱道的榮耀頂點,而安史之亂、甘露之變、黃巢起義、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則接二連三在帝國的肌體上留下永遠無法愈合的血型傷疤。

10、我在故宮修文物(2016)

“文物醫生”和他們的“文物復活術”!作為目前為止唯壹壹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3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用年輕的視角走進古老的故宮,第壹次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秘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

重點記錄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該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