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披露的交易細節,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於17.7%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余內資股東將獲得合計2.3%的經濟權益。滴滴也因此成為了唯壹壹家騰訊、阿裏巴巴和百度***同投資的企業。同時,滴滴出行創始人兼董事長程維將加入Uber全球董事會。Uber創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將加入滴滴出行董事會。
這壹交易達成的背景是,《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的出臺。《暫行辦法》不再要求網約車輛登記為“出租客運”,即不必執行八年報廢,而代之以60萬公裏強行報廢。同時,網約車運價原則實行市場調節,未見數量管控要求。這被認為是為網約車“正名”,是推動我國網約車行業的利好政策。
從滴滴最新發布的投資確認消息中來看,國際市場、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新興領域都有可能成為合並後公司著力布局的重點領域。
二:打車行業將被壟斷嗎?難以絕對壟斷
當初在滴滴快的合並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擔心這種合並會導致壟斷,損害用戶與司機的利益。如今,滴滴快的再合並中國優步,更加深了人們的擔憂。
但是,在中國的約租車新規出臺後,互聯網約租車公司要面對的競爭者與管理者,不僅僅是互聯網約租車的公司,也包括線下的出租車公司和各種地方政府可能扶持的地方約租車公司。
現在滴滴快的的份額,優步的份額都是新政未執行之前的份額。新政執行後,滴滴快的與優步合並的公司要壹個地方壹個地方的與當地政府出租車管理部門博弈,給自己的司機和車輛註冊。而出租車管理部門以前是管理出租車的,如何在當地出租車公司的利益與現在的互聯網約租車利益之間平衡會是問題。
同時,地方也可能扶持壹些當地的互聯網約租車公司,放松審批,來對抗滴滴快的優步。
此外,因為互聯網約租車暫行辦法並不禁止壹個司機在多家公司註冊,在滴滴快的優步註冊的司機還可以在易到用車註冊,也可以在新型的曹操租車註冊。
絕對的壟斷沒有那麽容易,消費者不必過於擔心。
三、沒有了高額補貼大戰,打車會加價嗎?
現在滴滴也好,優步也好,給予消費者的價格包含了大量的補貼,特別是在早期的推廣階段。
隨著政策的正式落地,以及管理權分給地方,未來的補貼蛋糕恐怕會變小甚至消失,而合並加劇了這壹趨勢。
壹方面,合並之後IPO越來越近,互聯網約租車公司已經不需要用補貼來沖數量,吸引壹輪輪的投資者。上市之後除了看成長性,也要看財報。
現在只有滴滴在部分城市盈利,就是說,我們現在用車的價格,是建立在互聯網約租車公司虧本補貼基礎之上的。
未來公司要整體盈利,那麽或者提高運營價格,或者減低司機成本。司機成本其實已經在降了,未來運營價格恐怕是要提的。
另外壹方面,新規把管理權下放到地方出租車管理部門,這些部門掌握審批權,必然就要分走壹塊利益,這壹塊還是要從消費者身上拿。
如果競爭者多,勢均力敵,那麽盈利可以晚壹點,燒錢可以久壹點。而某壹個公司占據優勢,股東和公司就沒有那麽多的耐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