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鄉土文學的主要描寫內容

鄉土文學的主要描寫內容

鄉土文學的主要描寫內容:故鄉農村的人與事,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懷鄉情調的文學作品。

鄉土文學在為人生文學主張的影響和發展下出現的,這些寓居於京滬大都市的遊子,目擊現代文明與宗法農村的差異,在魯迅思想的啟迪下,帶著對童年和故鄉的回憶,用隱含著鄉愁的筆觸,將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表現家鄉的風土人情和封建的陳規陋俗。

鄉土文學,源於魯迅的《故鄉》,20世紀20年代,現代文壇上出現了壹批比較接近農村的年輕作家,他們的創作較多受到魯迅影響,以農村生活為題材,以農民疾苦為主要內容,形成所謂“鄉土文學”。

盡管魯迅對“鄉土文學”未做出正面的定義,但他勾畫了當時的鄉土小說的創作面貌。當時的鄉土文學的作家群體多寄寓在都市,沐浴著現代都市的文明,領受著新潮的洗禮。現代文明和進步思想的燭照,幾乎成為當時作家書寫“鄉土文學”的壹個重要的創作準備。

所謂“鄉土文學”,往往讓人聯想到某種奇趣盎然、野氣撲人的田園詩意,月下小景、水鄉夜色或空靈雨景常常成為鄉土文學恬靜怡人的意境,黃泥的墻、烏黑的瓦、老人、女孩和黃狗更是時常作為壹種鄉土文學的典型背景,昭示著鄉土文學所可能具備的某種超然的美學特征。

鄉土文學中也亦時常出現粗獷的民俗,剽悍的民風,甚至是野蠻的陋俗、愚昧的鄉規和殘酷的階級壓迫,所以,如果認為鄉土文學只是敘述心靈的凈土或只描寫詩意的田園風光,顯然不夠全面。

鄉土文學在創作中呈現出的特點:

1、故事的泥土味

鄉土文學作品壹定是寫鄉村人生活中的愛恨情仇。作品懷著對沃土、草原、沙漠的熱愛,對江河湖海的深情,對玉米高梁地的神秘向往,對魚米之鄉,花前柳下的倦戀;歌頌鄉村的煙火風物,流俗韻事。總之是在講述古老中國鄉村的壹方水土壹方人物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所發生的故事。

2、風格的樸實性

“樸實”是中國鄉村人的重要特質。這種“樸實”,壹是受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化影響,二是受封建禮教的熏陶。“樸實”的鄉村人是鄉土文學的主體。真正的中國鄉土文學壹定具有樸實的風格。它不同於官場文學的刀光劍影,也不同於市井文學爾虞我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