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拼音:[rén mín]。
釋義:
1、百姓;平民。指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
2、泛指人類。
引證:
1、《水滸傳》第二回:“府尹把高俅斷了二十脊杖,叠配出界發放, 東京城裏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
2、巴金 《探索集·後記》:“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我的人民。”
3、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人民之於鬼物,惟獨與他(活無常)最為稔熟,也最為親密。”
近義詞:
壹、黎民 [lí mín]
釋義:民眾,百姓。
引證:歐陽予倩 《漁夫恨》第六場:“為除強暴舍壹身,除了強暴救黎民。”
二、百姓 [bǎi xìng]
釋義:
1、百官。
2、人民;民眾。
引證:楊朔 《昨日的臨汾》:“村裏的百姓大半全集攏來了:有駝背的老人,筋肉結實的壯年漢子,頑皮的小孩,以及穿著紅綠衣褲的婦女。”